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选用1980-2011年山东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出结论: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且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每增加1%,会引起通货膨胀比率上升0.39%,滞后二期的经济增长每增加1%,通货膨胀比率降低0.02%.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兰益江,叶谢康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未得到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率高达21.8%.但与此相反的是,实行汇度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反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调低的走势,在相对稳定中呈现出上升趋向,较年初上升3%。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及对策隋洋,王建华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干扰我国经济生活。1993年,全国生活费用指数上升了14.3%,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13%;1994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达21.7%。在一些大中城市,物价指数升幅...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宏观调控面临新的挑战。我国2007年CPI全年平均增长4.8%,超过3%的预定目标。2008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8.7%.为11年来月度增长的最高值。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如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每年有2000万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上亿农村过剩劳动力,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能低于8%,但是如果超过10%,物价就会加速上升。当物价上升到社会无法忍受的时候,想要降低物价,就要付出经济下降的代价。长期看来,经济大起大落,反不如稳定发展好。 有人说,失业比通货膨胀更危险,主张以通货膨胀来替代失业。实际上,目前中国的问题是:使用大量低息贷款补贴亏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 至少从十九世纪初期以来,巴西经济就已经有了通货膨胀的倾向。但恶性的通货膨胀则始于1959年,那一年物价总指数上涨了40%,并加速上升了五年之久,1964年达91%。从60年代到1973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年平均约18%,1976—1978年在40%左右徘徊,1980年—1983年达100%,1984年以后基本保持在200%—300%,1987年通货膨胀率达365.95%。通货膨胀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巴西上空,严重地影响巴西经济的发展。 巴西是属于发展中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吸取的。  相似文献   

7.
<正> 当今世界,通货膨胀类型,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爬行通货膨胀。当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总水平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上升,对经济的增长可以起到刺激作用。如果这样,在15年内货币购买力将降低一半。这种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谓之爬行通货膨胀。 二、显性通货膨胀。它是在自由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物价普遍上涨。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是这种形式的通货膨胀。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通货膨胀也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抑制型通货膨胀;而改革过程中,则表现为抑制型通货膨胀与公开性通货膨胀二者共存并互相转化的局面。如果公开性通货膨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险滩,那么抑制型通货膨胀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暗礁。因此,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陷入“膨胀→紧缩→再膨胀”的怪圈之中,决不能忽视抑制型通货膨胀,尤其是对抑制型通货膨胀产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薛文君 《上海会计》1996,(7):36-37,15
物价变动会计模式选择刍议上海财经大学薛文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逐渐对改革、发展和稳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94年全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比1993年同期上升20%左右。通货膨胀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体现...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不论是以CPI、PPI还是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我国通货膨胀水平都快速上升.CPI从2007年1月的2.2%上升到2008年2月的8.7%,之后有所波动。PPI则一路上升,从2007年10月的3.2%上升到2008年5月的8.22%。GDP的平减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指数也是如此,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快速上涨。通胀问题成为社会广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十五”宏观调控与税收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是“九五”的第一年。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6%,而通货膨胀率已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6%,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格局。这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有效遏制住严重的通货膨胀,被世界经济学界称为“中国政府创造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越南通货膨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越南通货膨胀日益加剧。进入2008年,越南通货膨胀愈演愈烈。2008年5月份越南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5.2%,增速为1992年以来最快水平,成为亚洲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越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输入型通货膨胀、货币投放增长较快、本币贬值、经济持续过快增长、持续低温天气等自然灾害较频繁发生等因素造成的。在越南政府采取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率、实施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限制部分产品出口、实行限价政策等综合调控政策后,越南通货膨胀将有所缓解,但仍将在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3.
经营环境     
《新理财》2007,(8)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中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7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2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11.9%,同时6月份的通货膨胀大幅上升,使中国政府在解决经济过热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6月份的CPI较上年同期上升4.4%,不但超出预期,且远远高于近几个月来的升幅,  相似文献   

14.
对我省通货膨胀的分析与思考林国开1994年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竭力与通货膨胀斗争的一年。全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比1993年同期上升2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更高。我省情况更为明显,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3%,超过全国...  相似文献   

15.
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从物价走势情况来看,宏观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1.3%,较上年同期上升8.3%。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双双上扬。投资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4%,较上年同期上升8.8%;消费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7.4%。  相似文献   

16.
郭庆 《金融研究》1988,(6):15-19
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根源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而其中分配结构的剧烈变动,则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就这种分配结构剧烈变动所形成的通货膨胀做一些探讨。一、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把由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分为两种典型情况,一种情况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某一关键性部门处于瓶颈状态,其短缺造成的价格上升带动了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由此形成通货膨胀;另一情况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朝阳部门的价格迅速上升,但夕阳部门的价格却因为垄断操纵形成的刚性不但不下跌,反而也在上涨,由此形成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市场速递     
《金融博览》2011,(20):8-8
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1.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日发布的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3%,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以零售业为首的消费性行业带动非制造业经济活动整体活跃,季节性因素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恶化与安定人民生活,我国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从1989年1—9月份执行情况来看,物价平均指数比1988年平均水平的增长幅度有较大的下降,但仍然保留在两位数;经济增长比1988年同期增长水平下降则更快,其中工业下降6.4%。这种经济增长水平小于物价平均指数上涨幅度的状况,有可能使经济运行陷入滞胀的泥潭.为此,重新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探讨走出滞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管理》2012,(15):18-21
2012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提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为7.5%,CPI的调控目标为4%以内。由于令球经济增速低迷.除农产品之外的大宗商品价格滑坡,中国经济本身也处于转型期,使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出现趋势性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