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结构性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特色农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但是,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也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才能推动西部特色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市场导向原则;二是优质高效原则;三是农民利益取向原则;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
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作者认为,突出5个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突破口,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发展特色农业是贫困农村地区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实现现代化农业所需原始资本快速积累的有效手段。一般意义上来讲,政府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部门,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典型区域,政府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于特色农业产业实际发展的作用到底如何,课题组在2007暑期“三下乡”调研中,对河北省灵寿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作了深入而细致的调研分析,发现政府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中,在很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而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没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一支农业科技队伍是不行的,在当前知识经济已经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已超过其他资源成为首要的和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开展特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业的论述 ,探讨了农业发展的途径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系统分析,指出对徐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及发展机遇。提出徐州应采取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优势,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提升当地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最后提出要从培育优质专用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等方面,促进徐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贸城市发展下的特色农业是利用工贸城市资源环境禀赋与区位优势发展下的特色农业。依据山西省河津市工贸城市发展,构建以"链条式"服务与"物流式"流通两个方面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内涵及其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为河津市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农业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共产党农业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注重对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探索,经过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农业经济思想日臻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农业资源的共同特征是“生物性”。生物性资源引发季节性、地域性等六项基本特性和知识性、生态性等三项衍生特性。农村资源的共同特征是“生活性”,引申出产业性、传统性等五项特性。休闲农业营造特色,最重要的是把握农业及农村资源的上述特性,设计游客满意的体验活动。体验设计因资源种类、地区特色、季节变化、游客属性之不同而异,须灵活变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真正拉动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业劳动力跨区流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把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工作,是我们当前农村工作需要思考与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地方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发展,也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特色农业的相关特征,分析了地方特色农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对目前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构建并利用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重点要加强发展乡镇企业,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最大限度减少外部性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陕西发展观光农业的基本原则及区域布局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发展观光农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在观光园区布局上,应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农业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和民俗文化状况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状况和新生代农民的教育状况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现阶段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对新生代农民教育的要求和新生代农民素质的提高对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中人主动性的发挥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产业化组织形式,创新运行机制,是目前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工作。政府应从体制、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但必须清楚,农业产业化只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营组织和制度导向.是农业发展的辅助手段,科技进步和持续的制度创新才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另外,农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必须和适应世贸组织要求以及壮大县域经济的社会基础结合起来,突出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视野来说,提升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灵魂,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它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就具有姜堰特色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升姜堰市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特色农业的内涵,浅析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重要性,近年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成就与问题,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目标方向设想,最后,着重提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世界城镇化道路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发展,市场推动和政府导向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市,郊区农业的发展必须更新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要立足首都,面向国内外市场,走发展现代化城市型农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陕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受自然经济传统约束,广大农民缺乏市场经营意识和经营经验,加之缺乏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程度低,现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要创建陕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必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组织专业协会,发展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产品技术服务支持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