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富人,他害怕死后他的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朋友们建议他做些善事,这样当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举就会保护他。他决定接受朋友们的劝告,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别人,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一天,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一堆垃圾上,他认为这个人肯定是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就给了这个人100枚金币。这个穷人惊呆了,他问这个富人为什么从全城的穷人中选中了他而且送给他这么多钱。富人告诉他说自己曾经发誓只给那些对生活完全绝望的人送礼物。听到这句话,穷人抓起那100枚金币又扔给了富人,弄得富人狼狈不堪…  相似文献   

2.
穷人的习惯     
某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富人,他害怕死后他的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朋友们建议他做些善事,这样当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举就会保护他.他决定接受朋友们的劝告,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别人,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相似文献   

4.
云飞 《致富之友》2005,(10):56-57
六月,广州。广州的夜色真美。每次鲍柯到广州都要看看夜景。闪烁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那种万家灯火的景象总是让他感慨万千。这么美的城市不属于穷人。有人说,穷人是为了富人过得更好而活着,富人是为了享受这个世界而活着。的确,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不欢迎穷人。看这些五光十色的夜总会,它们本来就是为富人而设计的,富与穷在世人的眼光中是两个极其残酷的概念,人不能无名无利地活着,我更不能没有名利而活着。想着,想着鲍柯走进了一家装潢讲究的夜总会。  相似文献   

5.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  相似文献   

6.
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决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相似文献   

7.
是什么拉大了收入差距——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拉高了中国基尼系数的富人们致富的不二法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外国记者看来,权钱交易正是中国暴富阶层的生财之道。日本NHK电台所作的中国纪录片《激荡中国——中国的富人与穷人》,对此结论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阐发。这个片子选择了两个富人做为中国富人的典型代表。其中之一为已逾50岁的中年人,发家致富的关键手段是分布在国家各部委机关的眼线,每分钟提供来自股市的消息,其家财过亿元;另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富人,年收入几百万,靠的是其父亲(一个曾经在天津市委工作的老解放军干部)的人脉,以及他那些都是官宦子弟的大学同学,都掌握着房地产、股市等等的所谓内部消息。 这就是一个外国纪录片创作团队对中国富人的直观感受。这个结论显然超越了此前国内舆论关于市场化改革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与否的笼统争论。毫无疑问,躲在黑暗中的权力是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罪魁祸首。这源于我们市场化建设过程中制度不规范以及民主监督的缺乏。显然,对造成此结果的内在机制的真实情况的掌握,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真正破题之处。否则,政府在再分配领域所作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努力,也会因制度的扭曲产生新的权力寻祖与分配不公。 为此,我们选择了王小鲁研究员与雷诎副研究员不同角度的调研报告。王小鲁研究员的报告利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取得被调查者可信的收入和消费数据,据此分组推算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包括恩格尔系数在内的若干消费特征参数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用以同现有的统计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对此分析,弥补当前统计数据中高收入群体瞒报的部分。雷致副研究员则以社会大众主观公平感的角度给出了分析。 我们看到,虽然是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两位学者调研报告的结论却如出一辙:必须建立和形成一个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环境,从根本上减少腐败、寻租现象和垄断行为赖以存在的根源。这是调整收入差距的根本之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三叔     
三叔属鼠,可三叔长得相貌堂堂,一点没有老鼠相。有人说他像关公,有人说他像佛爷。我说三叔就是三叔,谁也不像。三叔六岁那年,我本家一位富人爷爷到家来,一眼看上了三叔。给我家爷爷商量要三叔过继给他。富人爷爷在当地有万顷良田,娶了三房太太,可就是没有生养出儿子。爷爷和奶奶商量后决定将三叔送到福窝里去。三叔一开  相似文献   

9.
<正>在瑞昌赤湖一带,余策陆成为家喻户晓的"富人"。因为他去年养殖螃蟹、小龙虾挣了一百四十多万,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能手。可对他来说,事业成功来之不易,从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拉高了中国基尼系数的富人们致富的不二法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外国记者看来,权钱交易正是中国暴富阶层的生财之道。日本NHK电台所作的中国纪录片《激荡中国——中国的富人与穷人》,对此结论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阐发。这个片子选择了两个富人做为中国富人的典型代表。其中之一为已逾50岁的中年人,发家致富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1.
加盟慈善     
慈善,并非是富对贫的单项施与。富人慈善,其实也是在帮自己。一个健康、追求幸福的人,不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视域下,资源匮乏地区富人治村的生成、运作及其后果。通过对华北平原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发现:首先,项目进村已然成为乡村治理的主旋律,在"不完整政权"的乡镇,资源匮乏使项目进村与富人治村具有高度亲和性;其次,富人治村从治理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治理任务与治理过程这三个维度上重塑了"不完整政权"下的村级治理;最后,乡镇政权实现了从依赖中坚农民到依赖富人参与的转变,导致原本就不完整的政权随着富人垄断村庄政治和制衡乡村关系而进一步削弱。本文实现了富人治村研究的两个转向:一是研究视域上从基层民主自治到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转向,二是研究场域上从资源密集地区转向资源匮乏地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富人会不会帮助穷人?如何帮助穷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经济学模型中,分配公正与否容易被当作一个外生的问题来处理,所以,对这里的提问,经济学家自然是不大愿意回答的。这也是经济学常常遭受批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的旋涡中,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刺激经济计划。不知不觉中,刺激经济几乎和鼓励花钱成了同义词。不久前我写了篇文章,讲到中国的富人不在本国“刺激内需”,而是跑到香港买钻石,跑到美国赌博、买房,于是跳出一位有高级经济师头衔的高管怒斥:“从表面上看,富人到外国去消费是把钱花在了外国,这是刺激了外国的需求,因而有益于外国。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在重庆作经济形势报告,在讲到当前贫富差距问题时,对我国富人群体的成因作了历史性圈点。他认为,我国富人主要有九大成因:一是企业推行承包制,一批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走上“先富起来”的道路;二是国家落实各项政策而得到一笔补偿资金所惠及的一批人;三是国家鼓励私人经济发展,先“下海”的人;四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分析了富人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其利与弊要试不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友》2005,(4):38-38
昝逮梁1978年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宁波的一个小山村教书,当时他最大的烦恼是老家太穷了。就拿自己家来说,父母亲这么勤劳.可还是上无片瓦,下无存身之地,留给她的只有两间养猪养鸡的小房子。于是,昝建梁做了件不安分的事,利用业余时间去养兔子,就这一个决定注定了他未来20年为兔欢喜为兔忧。他当时算了一下,  相似文献   

18.
常听人说某某爱上某某是看中了他(她)的钱,看中了他(她)的相貌……结局自是鱼死网破,一番拚杀,因为,有所图的一方总不会按兵不动吧!女人总是免不了虚荣,谁也不能脱俗,都羡慕腰缠万贯,住别墅,坐豪的,穿金缕玉衣……几多潇洒,几多风流。但这些富人们的生存状态却丝毫也不让人羡慕:因为富有,便处心积虑,殚精竭虑地防着别人"是否看中了我的钱袋子?"真够累的!像我等一文不名的小卒也好,省却了那许多烦恼:因为我没有钱,就不会上演图财害命的悲剧;由于家境一般,就不会在失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由乡村企业家担任村干部的富人治村现象出现且普遍化,但对富人治村的效果,研究者各执两端。本文利用2014~2016年27省份756个村庄的治理调查数据,分析了富人治村对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代表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富人治村能够显著提升灌溉设施维护频率,但对整体灌溉状况和集体行动组织影响有限。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约束产生的交互作用: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规模并不能影响富人治村的治理绩效,但正式的基层民主制度可以显著提升村庄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在劳动力外流、乡村治理衰败的背景下,兼具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威的富人村干部逐渐超越传统的宗族网络,成为乡村公共事务中的主导性力量,而基层民主的发展则对富人村干部扩张中的权力构成了约束,激励其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保姆走进农户家保姆,一个古老而平凡的职业;保姆,一个并非新鲜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巨变,保姆业如同任何行业一样,也在变,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曾一直为大人家、富人、领导人、城里人服务的保姆,近年来竟不知不觉中走进农户家。真可谓新潮一族接一族。保姆在为谁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