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读有关艺术与商业的书籍,使我了解并坚信艺术市场是需要优秀学术型艺术家引领的,好的艺术家不应该过多的受市场影响,艺术家应该静下来认真的研究艺术规律,研究艺术本质的东西,研究人的情感和人性,研究人和社会,而不是一味的找买点研究市场,那样或许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沿307国道向东大约80公里,就到了人杰地灵的辛集市.从这里走向全国的艺术家就有好多,诸如众所周知的近代长安画派领袖赵望云、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美术批评家、中国当代重彩写意开创者张士增等,他们是辛集人的骄傲,是河北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采访杨科那天,他穿了一件白色无领衬衫,衬衫很长很宽松,可能因为是棉麻质地的缘故,还显得有些皱.话题自然而然地从他像艺术家而不像商人的穿着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艺术家创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更多的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对于材料的认识更为广泛.在其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专业浅谈一下金属雕塑的创作.在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生了很多的剩余材料,其中废弃金属是其中一种,它们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上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处理它们也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由于金属焊接和金属加工工艺的进步,金属材料被艺术家发掘.从它们身上找到美的另一面,让它们重生换发艺术价值变废为宝.并且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觉体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CE:你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水平怎么看? MS:我在北京游览了位于798、草场地和闹市区的大约20家画廊,那里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中国的艺术馆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也觉得中国的艺术界是充满活力的.中国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经验,也有更多机会踏足国际艺术市场,作为艺术家,他们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销售自己的作品,不然,他们会变成生产艺术品的工厂,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声誉,希望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企业标准化》2010,(10):30-32
去年年底,为了香奈儿(Chanel)上海半岛酒店精品店开业,Chanel艺术总监Kad Lagerfeld先生出现在上海,倚托着黄埔江对岸流光溢彩的都会夜景,Chanel高级手工坊完成了从巴黎到上海的圆梦之旅;今年初,普拉达(Prada)的早春广告短片,邀请中国艺术家杨福东掌镜,展现一部充满旧上海风情的黑白影画;而迪奥(Dior)曾邀请21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通过他们的自由表达一窥艺术家眼中的迪奥王国,作品当时于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题为"迪奥和中国艺术家",然后被迪奥艺术馆收藏;爱马仕(Hermès)也曾邀请中国艺术家丁乙专为展览设计了一款名为"中国韵律"的丝巾;而路易·威登(LV)也开始了一轮在中国的品牌艺术游戏:2009年最为抢眼的品牌合作者当属中国当代观念艺术家周铁海.来自他的两幅名作:<我的作品要用路易威登的包来装>和<中国又来了一个顾磊克>,被摆在路易威登北京店的橱窗里,与之共同展示的是独一无二的路易威登旅行箱.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也会老,他的艺术创造力可能会衰竭,当他不再为市场和观众接受时,张伟平说自己也就不做这一行了,新画面公司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谈毕加索     
毕加索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和他的画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毕加索从小就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天分,他受美术教师的父亲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美术技艺,又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院,接受专业严格的训练,而后在1897年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可见他具有的深厚的艺术功底.毕加索14岁时已经能创作出比较成熟的作品,他的作品《赤脚姑娘》就已经能充分体现出他对光影、色彩的运用;并且在构图上,整个画面也具有和谐稳定的安排,整个画面富有节奏感和层次,可见少年毕加索对于绘画技巧的把控之娴熟.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到"建筑呼唤艺术"的说法.告诉我这一说法的人士长期在北京居住、工作,他说不止他一个人持那样的诉求,显然,这与他们对北京城市迅猛增加的新建筑不甚满意有关.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的城市建筑就越来越注意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谐,北京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像这位人士以及他的朋友们仍会有这样的呼唤?值得认真地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0.
广州珠江新城心脏,力迅上筑酒店咖啡馆。赵宏面对面而座,四平八稳。身后墙角,叠靠着即将于此展出的当代优秀艺术作品。我们谈话从这些作品开始。赵宏说,他邀请了国内最优秀的现当代艺术家在此展出,这些珍贵的美术作品,两日后在此展出,你可不能不看。赵宏得意于他玩的现当代艺术,更得意于他从事的文物保护事业。他刚从山东青州回来,在那里他看到中国最美的佛像,"那种美、那种  相似文献   

11.
钟恺琳 《房地产导刊》2012,(11):101-104
建筑师档案1945年,让·努维尔出生在法国西南部菲梅勒,年少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但父母和导师希望他有个更安定的生活,于是他妥协选择了建筑设计。"学习建筑让我意识到,我可以直接在大街,在城市,在公共空间中创造视觉文本。"努维尔从20岁开始就因天赋异秉而获得法国美术学院颁出的建筑奖项,25岁,他与人合办了建筑设计公司。自从他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Nouvel从现代和后现  相似文献   

12.
听话的艺术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说话是创造,听话是批评。说话目的在表现,听话目的在了解与欣赏。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鄙薄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英国十八世纪小诗人显斯顿(Shenstone)说:“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可是这里既无严肃的批判,又非尖刻的攻击,只求了解与欣赏。若要比批评,只算浪漫派印象派的批评。听话包括三步:听、了解与欣赏。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  相似文献   

13.
为自己心灵欢愉而创作的东方涂钦,追求艺术的纯粹。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种纯粹的艺术忽然成了市场化的新经典。从东方涂钦举办首次画展——“现代水墨和您的亲密接触·东方涂钦现代艺术展”开始,他就被商业利用了。虽然他本人也是赢家,但最大的赢家还是参与办展的相关社会机构。其后他的成功,或者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成功,都离不开网络、公共传播和工作室的精心策划。自称无艺无术的东方涂钦,并非纯粹的专业出身。但外界认为他是一种地道的艺术现象。事实上,他的成功得益于一系列平民化的思路,这包括:平  相似文献   

14.
郭健 《英才》2005,(7):80-81
一边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商业,一颗曾发誓要为艺术献身的心究竟要向哪一边靠拢? 已经故去的陈逸飞就曾被评价为“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商人里最出色的艺术家”, 但问题依然存在。对利润的斤斤计较会不会糟蹋艺术,当艺术成为商品时它还会不会是艺术家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侯明廷 《经营者》2004,(9):110-113
周子琰,一个美丽而又浪漫的女 CEO,虽然,在“他+她-”营养素水还没有红遍大江南北时,她已被称为是中国体验营销的第一人。但人们更多地知道和了解她却是从她充满想象和浪漫的“他+她-”营养素水开始的。周子琰带着这份浪漫在弥漫着浓浓竞争火药味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开始了自己的“浪漫”之旅,而原本剑拔弩张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因周子琰的加入而多了一份妩媚。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在商品的交易中,会出现卖方知道产品质量,而买者却不了解产品质量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假如市场上只有两种产品(优质品和劣质品),消费者因为不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会按平均质量出价,这样优质品就会退出市场,而只有劣质品留在市场上,预期到这一点,消费者会进一步降低价格,按劣质品的价值出价,最终只有劣质品成交;在产品质量连续分布时,任何等级的产品都不能成交,造成某种商品市场的消失.或者,由于产品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需花费极大的考核成本和鉴别成本来准确地辨别商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国家高级美术师杨东平的别墅生活独具一格,他一直很期待能在自己的家中,作画、开画展,组建一个艺术家俱乐部。艺术创作需要山水启迪,需要安静,同时又离不开外界的信息。能够实现他需要的别墅,并不好找。很久以前,他就开始筹谋。他与大部分艺术家一样,在鼓山、北峰等山水秀美之地找寻,结果都失望而归。  相似文献   

18.
朱江燕 《秘书》2011,(6):37-37
就像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所说:"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王增藩老师不是艺术家,不过读他的书我想还是要和他的为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CorningGlass公司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时,雇佣了退休的外交官负责公司的国际部。这位外交官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有极好的私人关系,而且他会几国语言。但他对公司及开展的业务不是很了解。公司之所以聘用他是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成为  相似文献   

20.
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沿307国道向东大约80公里,就到了人杰地灵的辛集市。从这里走向全国的艺术家就有好多,诸如众所周知的近代长安画派领袖赵望云、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美术批评家、中国当代重彩写意开创者张士增等,他们是辛集人的骄傲,是河北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