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韩莹  赵秀彦 《理论观察》2014,(9):137-138
民族声乐作品在旋律的创作与表现上有着丰富的声音形态,从基本的音调、节拍到主旋律的进行,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创作手法与技巧。为了将声乐表达的内容与人物的形象塑造相适应,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与音乐旋律创作中,形成了民族声乐作品中旋律美的各种形态和艺术特点,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民族声乐题材的旋律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声乐形态的声音特色与审美要求。本文从民族声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入手,分析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抒情性、节奏性、叙述性与戏剧性五种艺术特征,分析了民族声乐旋律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由“吴碧霞现象”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碧霞,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的优秀歌唱家。她以其对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以及外国歌剧咏叹调的驾驭能力,赢得了国内外声乐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声乐界依然存在着"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纷争的时候,"吴碧霞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不可跨界的观念,她不但跨界了而且在这两类声乐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她的成功在声乐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发了人们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玉琳  王香美 《魅力中国》2010,(9X):207-208
"新民歌",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是一种以"民"为主,主要采用"民通"的演唱方法;创作上在立足民族风格基础上加进流行、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演出形式上强调商业包装的全方位视听体验的新型歌曲演创形式。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新型艺术形式做的探索性研究,分析了新民歌产生的背景、列举了其代表人及作品,指出新民歌是民族声乐艺术与时俱进的必然,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钢琴是"乐器之王",它可以为人声或任何一种乐器伴奏,同时,钢琴伴奏也承担了渲染及补充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及声乐演唱方面的作用,以及不同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技巧方面进行研究,以钢琴演奏方法为基础,一以具体的声乐作品为例,总结出其中的共性与不同。  相似文献   

5.
尹楠 《理论观察》2012,(2):113-114
就中国少数民族声乐中所涉及到歌曲的独特性、歌曲演唱方式及少数民族声乐作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认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文化内涵与风格个性,体现出中国少数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在对少数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声乐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6.
张庆果 《魅力中国》2013,(32):382-382,384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声乐作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声乐是一门较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声乐作品是将声音作为作品表达的载体,通过声乐作品的表演者对声乐作品风格的掌握以及对声乐作品意境的理解和表达,将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充分的展示出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掌握声乐作品的风格以及如何表达声乐作品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民族声乐作品,梳理传统戏曲演唱方法,总结演唱新方法咬字行腔规律、风格韵味和民族特点,力图探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及艺术表现,旨在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人类语言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文化人类学作为探索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研究方式,将对传统民族声乐研究带来深刻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将使中国的民族声乐更具有人性因素、更易于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并推动其朝向既具有凝聚力又不断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人类学具体方法包括:以参与式观察为主要方式的田野调查,注重对特定民族的特定音乐作个案研究,对不同语言、不同地域、不同风俗的民族声乐文化进行个体闻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汉语言发音的基础之上,结合众多演唱技巧所形成的演唱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的风格和技巧,使得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将其运用到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晶 《魅力中国》2013,(10):87-87
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妙不可言的风格特点在内的方法和体系。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风格特点的研究,对于更好的诠释和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声乐唱腔艺术传承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唱腔风格与技巧,是中国唱腔艺术的延流与新发展,形成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钟啸隆 《魅力中国》2014,(21):77-77
(一)民族唱法的概念 说道民族唱法,我们得首先了解什么是民族声乐。民族声乐中的“民族”一词乃传自日本,而在此之前,我国称之为“中乐”或“国乐”,但为了把我国的歌唱艺术与国外尤其是西方歌唱艺术区分开来,便采用了“民族”一词,既将我国内地本土的声乐艺术称之为“民族声乐”,其中包括中国本土内所有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出现的争议,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建议民族声乐工作者以一种严谨的、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探索我国民族声乐的内在发展规律,加强民族声乐理论及声乐技巧的学习,要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增强自身民族民间音乐的底蕴.  相似文献   

14.
曾慧芳 《魅力中国》2010,(6):300-300
本文通过正确分析声乐作品,把握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感情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声乐作品分析在歌唱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先对声乐作品进行了分析,有了正确的把握,才能进行作品的二次升华,通过歌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作品所表现的感情和情境呈现给观众和听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真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赵元任的声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钢琴伴奏作品结构的重要部分,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1.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构中的形态和意义;2.西方传统和声在歌曲伴奏中的应用;3.民族化旋法的伴奏处理.从这三方面认识赵无任声乐钢琴伴奏,其目的是:不仅可以从微观上认识赵元任在伴奏中的较具体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在宏观了解上世纪初我国声乐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16.
赵元任的声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钢琴伴奏作品结构的重要部分,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1.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构中的形态和意义;2.西方传统和声在歌曲伴奏中的应用;3.民族化旋法的伴奏处理.从这三方面认识赵元任声乐钢琴伴奏,其目的是:不仅可以从微观上认识赵元任在伴奏中的较具体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在宏观了解上世纪初我国声乐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门类,它代表和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用于区别于他人的文化特性和精神特性.本文基于此简单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各种声乐赛事皆以三种唱法划分并不科学,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唱法上不存在唱法之分,只有科学唱法,所谓的不同唱法实质是不同演唱风格.歌唱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应以作品来划分声乐比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各种声乐赛事皆以三种唱法划分并不科学,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唱法上不存在唱法之分,只有科学唱法,所谓的不同唱法实质是不同演唱风格.歌唱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应以作品来划分声乐比赛.  相似文献   

20.
姚蕴珂 《魅力中国》2010,(19):190-190
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领域的反映,是在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形成的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状态、具有多元化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发声练习对歌唱者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独立学习声乐成为现今声坛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部分,如课前预习、表演,独立选择作品,独立学习理论来分析作品等。在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提倡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独立进行歌唱发声训练,在练习中逐步掌握声乐技巧,使其独立学习在歌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