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机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好这个战略机遇,用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生态施工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新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中西生态文明的观念比较,评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环保管理体制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于是.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要求全国各族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显示了党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全国各族人民应该统一思想、意志坚定地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早日步入“美丽中国”.文章依次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意义、现实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进而提出了十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郭佑 《江南论坛》2009,(11):12-14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这些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军队院校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对于促进军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军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情况,军队院校应主要围绕科学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意识以及健康生态文明行为和良好生态文明风尚的教育与培养等内容;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强化实践环节、加强监督等有效途径;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帮助军校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自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存在不断深化、不断升华、不断拓展认识的过程,可以用不同方法观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理论自觉。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新的深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属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散见于习近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需要进一步从学理上加强系统研究,以形成足以概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的理论范畴.本文从总体上分析阐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生态理想,生态文明是生态理想的现实化,生态理想的现实化有赖于制度变革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应当遵循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和农村作为人与自然直接发生关系的两大空间载体,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分治格局,加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应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创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融、和谐统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消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被异化为"病态式消费"模式,这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我国新富群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上西方消费主义影响,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克制消费欲望、调整消费行为,才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1.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in the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Huanren CountyHuanre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simply Huanren County) islocated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eastern Liaoning,bounded in the east by Jian city of Jilin Province.The south is adjacent to the Kuandi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the west is connected with theBenxi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and the northis linked by Xinbi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and Tonghua county in Jilin Province. It is 19…  相似文献   

15.
试图从生态化产生背景与社会需求、具体表现与基本要求对生态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认为生态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荣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生态文明下伦理观内涵的必然扩展,生态化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和系统生态缓冲能力的持续保持,并针对生态化水平评价是生态化研究最主要的社会实践应用,根据生态化水平的内涵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建设要重视生态的维度,以实现文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环境关是“生态文明”在环境上的体现。环境美学不只是环境美化学,还是环境保护学,它为环境保护提供美学理念和新的高度。没有人文精神包括美学观念作指导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真正的保护,有时会造成对环境的另一种意义的破坏。环境美学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这和谐包括诸多利益的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从根本上保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环境美学将“乐居”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注重生活环境的软件建设。营造“乐居”的环境,让人们生活更幸福。这就是环境关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基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介绍生态城市的含义及其特征,从生态文明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独特性、美学性、循环性和持续性原则阐释了生态城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建设基础,为生态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生态转型服务,有助于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文明观的视野下,传统德育已经不合时宜,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迫切需要向生态德育转向。生态德育的兴起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结果,它的核心要素是:绿色、和谐、人文、民主、自由、可持续发展。生态德育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意蕴,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德育的生活化、多元开放、全球化与本土化是生态德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