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急诊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延续护理服务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则开展延续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可明显优化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外二科接受治疗的7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入院30 d内接受高压氧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入院30 d后接受高压氧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且早期治疗更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使生命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采用Brunstromv6期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12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ADL评分及Fugl-Meyer 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SSS评分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较佳,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4):178-179,18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94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肺癌术后患者优质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常见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治疗效果以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的治疗中,采用通心络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莱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并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肾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UN、SC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角色、认知、社会、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角色、认知、社会、躯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脓毒血症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级监控管理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莱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监控管理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率,护理前后腘、股静脉血流速度与运动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率分别为6.00%,1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NIH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7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道护理,管理组患者接受系统性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医护人员应采取综合性系统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硫酸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筛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硫酸镁,对照组接受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90d后Rankin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和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症状发作2~5 h内接受镁治疗的患者90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6~12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硫酸镁可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和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4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3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3周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24 h、3 d、3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3 d、3周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简明神经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与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专业护理对于卵巢囊肿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后,精神抑郁以及躯体抑郁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对于有效缓解卵巢囊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优化路径护理方案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床优化路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运动神经功能以及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管再通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效果、应对问题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优化路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运动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于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营养和生活质量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突出饮食护理。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全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