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KP病毒并不是某一种病毒的名称,而是对利用ARP协议的漏洞进行传播的一类病毒的总称.AKP协议是TCP/IP协议组的一个协议,用于进行把网络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通常此类攻击的手段有两种:路由欺骗和网关欺骗.是一种入侵电脑的木马病毒.对电脑用户私密信息的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2.
孙忠良 《魅力中国》2010,(22):72-72
ARP地址欺骗类病毒(以下简称ARP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病毒,该病毒一般属于木马(Trojan)病毒,不具备主动传播的特性,不会自我复制。但是由于其发作的时候会向全网发送伪造的ARP数据包,干扰全网的运行,因此它的危害比一些蠕虫还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3.
浅谈局域网防ARP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P地址欺骗类病毒(以下简称ARP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病毒,该病毒一般属于木马(Trojan)病毒,不具备主动传播的特性,不会自我复制。但是,由于其发作时会向全网发送伪造的ARP数据包,干扰全网的运行,因此它的危害比一些蠕虫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4.
袁华群 《魅力中国》2010,(25):69-6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正日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机遇。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联结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网络边界的不可知性,网络中必然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针对网络的欺骗和攻击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利用ARP协议漏洞对网络进行欺骗和攻击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田喆  褚玉晓 《魅力中国》2014,(14):264-264
通过介绍了ARP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分析了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网段内和跨网段ARP的主要欺骗及攻击方式,最后。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等技术。提出了一些具体防范措施,来解决网络管理中出现的AKP的欺骗和攻击。  相似文献   

6.
刘杰 《魅力中国》2011,(4):243-243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01)是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相似文献   

7.
何影 《中国经贸》2013,(8):178-179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各研究所发展迅速,不断承接国家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重大研究任务。研究所经费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院发展战略,实现管理创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由此ARP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所级ARP系统的实际应用阐述科学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科研单位)借助该系统如何加强过程管理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实际的应用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相关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筠 《中国城市经济》2011,(9X):287-287
科研项目经费的过程管理是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科研院所在项目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过程监管不到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研发了ARP所级预算管理系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为院属研究所成为试点单位。本文具体分析了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ARP所级预算管理系统的功能,阐述了推行ARP所级预算管理系统对提高科研经费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是-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相似文献   

10.
徐慧  梁捷  桂姗 《南方经济》2019,38(2):86-107
如何减少欺骗是当前中国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社会地位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研究了减少欺骗行为的机制。我们利用实验室实验,区分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地位获取方式,用欺骗博弈来检验不同社会地位来源对欺骗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人通过真实劳动获得的自致性社会地位可以显著减少欺骗行为;由于幸运得到的先赋性社会地位不能减少欺骗行为。同时,非物质收益的社会地位比赋予物质收益的社会地位更有效减少欺骗行为,说明物质收益是对市场化自我概念的提醒,从而无助于降低欺骗。研究结果在剔除策略性行为后依然稳健。研究有效验证了Mazar et al.(2008)关于影响欺骗行为的自我概念内在决定机制,并对各类组织提升诚信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媛 《改革与开放》2015,(6):59-60,62
对互联网应用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简要介绍.从微观上,分别对“情感欺骗”、“竞价排序”和“新闻娱乐化”三种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根据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宏观分析.创新点在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IT外包中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加以分析,探讨了IT外包服务供应链中合作双方监督与欺骗的混合纳什均衡博弈.研究了服务集成商的质量监督水平和供应商的欺骗概率.  相似文献   

13.
说话     
《中国报道》2010,(8):22-22
"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打假斗士"方舟子炮轰"打工皇帝"唐骏的博士学位为伪造,唐骏如此回应。  相似文献   

14.
“这里充满了欺骗” 如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来到墨西哥之前,我对墨西哥人的印象停留在不靠谱、说话不算数上.事实上,墨西哥本国人也是如此看待彼此.当我疲惫不堪地来到墨西哥华雷斯国际机场转机时,在向一位警察打听转机楼的位置后,他善意而严肃地忠告我:“在这里不要随便向别人问路,更不要轻信别人,因为这里是墨西哥,这里充满了欺骗.”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物联网引入到产业集群信息共享中所产生的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引入监督机制的物联网信息共享的合作模型。在缺乏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企业间的欺骗行为无法受到约束;适当的监督机制可以约束企业的欺骗行为。通过对未引入监督机制与引入监督机制模型比较,发现产业集群中企业缺乏引入监督机制的动力。最后提出了一种监督机制的引入方法,使得监督机制对产业集群中企业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李夏旦杰 《魅力中国》2014,(21):385-385
介绍了马铃薯病毒病害的种类,阐述了几种主要病毒病害的表现症状、侵染循环途径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增加,各研究所的资产总量与以前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如何管理好这些资产,并能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益,是摆在资产管理员面前的重要问题。ARP系统应大家的需求所产生,引入ARP系统进行资产的管理,结束了几十年的手工和单一的出入库、盘点等领用系统。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办公效率,更好的为科研做好服务,那么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的发明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然而,紧跟计算机而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却极大地威胁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的安全.就在计算机病毒出现后,计算机杀毒技术也就被唤醒了,一场病毒与反病毒之间的较量在永不停息地进行着.综合病毒和杀毒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病毒的蔓延也促进了杀毒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对杀毒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种类作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当前杀毒技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许静 《浙江经济》2009,(24):63-63
当前社会上对经济学的看法有这样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经济学是深奥难懂的学问,是藏在象牙塔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珍品,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另一种认为经济学是一群互相争吵的伪劣学者欺骗世人的把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造了HIV病毒感染数学模型,分析并论证了CD4+T细胞感染HIV病毒模型的动力学性质.文章首先介绍了不带有时滞的ODE模型,然后再考虑离散的时间滞后因素,构造一个新的模型—DDE模型,研究了时间滞后因素对感染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该模型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