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越一般     
我的职业是一名作曲家。在英文中"作曲家"这个词是"composer",意指编写音乐的人。通过英文单词的解释,应该比较容易了解我的工作内容。以电影来说,假设现在有部电影要开拍,而且希望由我来为这部电影配乐时,我的工作第一步就是阅读脚本。如果是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作品,则是先看画好的分镜头脚本。我也会事先询问导演,他脑海中描绘的是何种景象,或他有什么样的要求。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主题,从整体的角度构思要使用哪种乐器、什么风格的曲调。最后则是决定要在哪一幕配  相似文献   

2.
包公是一位妇乳皆知的历史人物,如今他正一步步地被推上神坛。包公生于公元999年,他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使。近千年来,包公实际上成了清官的代名词,俗称包青天,以包公为题材的戏剧、电影、电视剧数量极多、五花八门、影响巨大,比如,铡美案,打龙袍等。包公的戏如火如茶,可谓热闹非凡,死后的老包受到人们的极大推崇。人们觉得这样还不够,  相似文献   

3.
在2008年之前,DMG董事长肖文阁很少看电影,然而自从2008年涉足电影投资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观看电影。不过与一般人的习惯不同,肖文阁通常都是到汽车电影院——能同时看几部电影,发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他会再抽出时间重新看上一遍  相似文献   

4.
名人轶事     
剃头柜客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各种会晤。待须发长整齐,他的大作也告成功。遗嘱惊人著名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在遗嘱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一生都期望能当一名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只可惜缺乏演员的才干,不能如愿。在我死后,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制成骷髅,做《哈姆雷特》一剧的道具,这样就算我死后演上了莎士比亚戏了。打蝇趣事有一次卓别林正在看电影脚本,一只讨厌的苍蝇不断地…  相似文献   

5.
记得看电影版《加菲猫2》的时候,我还在想,究竟会不会有人爱一只猫到愿意把全部身家都留给它享用的程度。看完电影后,我说服自己,不,如果我是那个富婆,我的财产继承人只有那个猥琐的提不上台面的侄子,那么我也会选择猫的——当然,最后我想,电影始终是电影,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我还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6.
放电影广告能赚钱韩飞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榴园镇。1996年3月,他托亲属在枣庄市一个建筑工地上,为自己找了份给食堂厨师打下手的活。打工之余,韩飞偶尔会一个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但一张电影票的价钱一般要30元,有的甚至要50元,这令韩飞心疼不已。更让他心烦的是,城里的电影院在放电影前都有大段的贴片广告。他皱起眉头想:花几十元钱就应该只看电影,却看了不少广告,真是划不来。后来,他向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打听,才知道电影放贴片广告可以拿提成!韩飞不禁茅塞顿开:原来这样也可以赚钱啊!那我也回老家给乡亲们放露天电影,也可以靠做广告赚钱呀……  相似文献   

7.
包公是一位妇乳皆知的历史人物,如今他正一步步地被推上神坛。包公生于公元999年,他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使。近千年来,包公实际上成了清官的代名词,俗称包青天,以包公为题材的戏剧、电影、电视剧数量极多、五花八门、影响巨大,比如,铡美案,打龙袍等。包公的戏如火如荼,可谓热闹非凡,死后的老包受到人们的极大推崇。人们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又推出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少年包公的形象更是大放异彩,少年包公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说心理话,我是很敬佩包公这个人物的,他的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有口皆碑,他受到人们喜爱是顺理成…  相似文献   

8.
最分享     
赵国瑞 《英才》2012,(10):158+160
|分享主人公|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最值得看的电影只要简单的坚持我觉得最值得看的一部电影是《阿甘正传》,它对我的启发很大。尽管,几乎十几年没有再看这部电影,但片中很多场景依然清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影片开头,一片羽毛在风中飘曳,它飞向树梢又划过汽车,轻抚路人的肩头,最后慢慢飘落在阿甘的脚下。阿甘用心地把它夹进自己喜欢的书中,继续坐在长椅上,向坐等公车的人讲述自己的一生,表情淳朴而简单。  相似文献   

9.
李子政 《经营者》2010,(3):122-135
我们进屋时,李子政正在看电视剧《雪狼》。“讲的都是真事,我一直在看,我都懂。我当年还去破过李兆麟被暗杀的案子。”他说。  相似文献   

10.
他要了一碗面条,说这样省事,不用菜,不麻烦。在繁忙的会议间隙,他答应了记者预约的一个小时的专访。因为他急于赶到另一个城市,他连择了边吃边说。闫希军西北人的耿直、爽快可能就这样上百次地通过媒体传播。但我很快感受到他坚定而又强烈的信念,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可阻挡的表述下去,我没有机合在他精彩的言论处插话。但我又不能因此断定他强势的性格。“企业内部研讨,我不可能先发表意见,那样就把别人的话封死了”。同样,他不否认自己的强势,“经常会有人否定我的意见,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但得由我来做出决策。”他承认企业核心的东西肯定都是企业的决策者先提出,其他人再来讨论丰富,而并不是总结大家讨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关于普华永道的故事是这样的:各大公司到非洲去看大象,轮到普华永道的哥们儿,过去先跟大象说:我是普华永道的。大象就哭了,因为连大象都知道普华干的活辛苦。然后他跟大象说:我们来非洲数大象。大象就乐了,原来普华永道还是不着四六靠审计吃饭。最后他跟大象说:我们来非洲还打算招几头大象回公司上班,结果大象吓得一边哭一边掉头就跑。另一个故事是IBM的:  相似文献   

12.
邹玉珂 《经营者》2010,(6):74-75
一天,我回家告诉正在边吃饭边看电视剧的妈妈说:你的下饭菜要变少喽。妈妈愣了一下问我:哪样下饭菜?我笑着说:当然是电视剧啦。5月1日即将兑现的限播令,让我这位酷爱电视剧的妈妈有点怅然若失.喃喃地自言自语道:那怎么行!没有电视剧让我看什么?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标准化》2004,(5):57-57
当大影院的音效设备一次次升级更新,一些人却开始流行去咖啡馆看电影。咖啡馆的电影客有这样的共性:懂电影,爱自己。落入眼里的是艺术影片的唯美或实验影片的前卫,他们从未走出的,却是自己内心的某种情境。窗外的阳光、四壁的装饰、邻座的客人,怀中的饮料——恰好制造一些间离效应,甚至他们钟爱的电影,也只是配合心情的某件道具。  相似文献   

14.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参加招聘面试,当他赶到时已经有20位求职者排在前面,于是他写了一张纸条,老板看后大笑,原来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任何决定。”最后这位青年如愿以偿。这位青年求职的成功,从技巧方面讲,在于他新颖的创意,唤起了主考官的特别注意。能否引起招聘考官的注意,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些看似无关的小创意,有时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临近大学生毕业求职的高峰期,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常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如何使你的求职信在一大堆信中惹人眼目呢?信封和邮…  相似文献   

15.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位教授在讲授秘书学时,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一天早上,某公司老板收到一封代理商寄来的非常无礼的信。他看后十分气愤,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来,让他记录自己口述的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已有长时间的交往,但事到如今,我不得不中止我们之间的一切交易,而且我还要到处宣扬你的恶行!”老板命令秘书将信打印出来并立即寄走。对于老板的命令,不同的秘书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谭一平 《秘书》2012,(3):27-28
这天下午一上班,老板就把秘书小汪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怒气冲冲地拿出一份客户来信给他看,让他替自己给对方回封邮件,大意是: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已经有那么长时间的交往,但事到如今,我不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枣庄市,有一个叫韩飞的农村青年每天走村串乡,把放露天电影做成了一项事业。在请村民免费看电影的同时,他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赵薇的《致青春》火了。有不少粉丝看了还想再看,一是因为电影的题材吸引,二是赵薇的号召力,三是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总之观看的人很多,不但自己观看,还推荐身边的人去看,这样就形成了口碑传播,从而掀起了《致青春》热。这是内地著名女影星赵薇执导的首部电影,其票房已经突破6亿,而且热潮还将持续下去。耀眼璀璨的票房得益于背后打青春牌及其无孔不入的社会化营销。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我在看这部电视剧时联想到自己在台大求学时的情形。当时台湾学生对留学趋之若鹜,尤其是到美国,就如剧中所述的一样。是不是中国人的命运都差不多,千辛万苦地跑到国外,遭遇到各种困难.却在互相帮助、互相嫉妒间,交织出说不完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很喜欢看表现真实、勇敢的电影。主人公一定要有优点有缺点,这样才真实。遥想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已是永恒的追忆。我是农民的儿子,第一次看的是露天电影《闪闪红星》。那会儿,我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但那一代人普遍早熟,也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