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旅游业逐步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作为丝绸之路重要交通要道的塔里木盆地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经济效益低,旅游资源的开发受自然条件制约,旅游业发展不均衡,旅游资源开发单一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多样化开发旅游资源;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点布局;打造旅游品牌等措施以促进塔里木盆地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稳定提升,我国正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要步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我们必须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策略,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地理景观,这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并且丰富,是我国向旅游强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中,旅游资源是最具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的行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能够大范围开展的优势产业。西部地区的政府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观点,把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努力把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变为经济利益。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想出相应解决对策,促进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浩淼 《中国市场》2014,(27):124-125
本文分析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指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对于拉动西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凉山州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极其有利的资源条件。本文在概要介绍凉山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凉山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资源利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聊城市科协"科普扶贫提素专家服务行动项目"政策指引下,对聊城市东阿县姜楼镇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当地旅游扶贫开发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姜楼镇旅游开发的优势在于其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亮点颇多且前景广阔;但其劣势也很明显,当地缺乏旅游文化资源的深挖掘、旅游资源过度分散、零散,旅游业基础薄弱,旅游接待能力低,发展旅游业意识不足,旅游业发展难度较大。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姜楼镇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是:深挖掘、广宣传、科学规划、联合营销、完善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7)
宜春市十分丰富又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诸般资源中,禅宗文化应该可以说是一种充满亮点又很有卖点的个性特点凸现的地域文化优势资源。本文首先简要地阐述了宜春禅宗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宜春旅游业的影响,突出了开发其资源对宜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突出开发宜春禅宗文化资源与发展宜春旅游业之间是相互相承的,互相影响的,开发宜春禅宗文化资源可以补充、更新宜春旅游资源和发挥旅游资源整体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宜春禅宗文化的内涵,促进宜春禅宗文化的发展。其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阐述了开发宜春禅宗旅游文化资源的对策,对禅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促进禅宗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面开发,从而促进宜春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非常密切,旅游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从上地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入手,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艳 《中国市场》2014,(51):178-179
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分析辽宁省旅游竞争力,找出辽宁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对辽宁省旅游业提出发展建议,这对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开发、规划、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般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带着文化意义的旅游项目越发吸引人们的眼光。潮汕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以及颇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保留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风情,为其开发民俗旅游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是民俗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把握潮汕民俗的开发价值,以及如何将潮汕民俗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红安县是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开发旅游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红色旅游存在的旅游项目单一、旅游功能单一、旅游对象单一、旅游路线单一、导游队伍单一等问题也制约了红安旅游业的发展。红安旅游业应摆脱"传统服务业"、"非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约束,打好"五张牌",即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资源优势、激活旅游业活力。  相似文献   

11.
李玥瑾 《北方经贸》2008,(2):115-116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旅游业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高端旅游人力资源缺乏,旅游资源保护不力,而旅游资源、旅游人才、旅游环境这三个方面又主导着旅游业是否能健康有力发展。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旅游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保护三个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合法、合理的开发,对潜在旅游资源创意开发;利用现代公关活动来树立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旅游资源业人才培养;以我国的经济方针政策为依托,加强旅游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谭波 《市场论坛》2020,(2):77-79
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民俗旅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基于不同民俗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显示出了鲜明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审计工作的开展时促进资源开发工作走向规范性和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绿色审计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对于审计工作开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如何在符合绿色审计要求的背景下做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需要重视并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为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东盟旅游的合作。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的机遇和区位优势,合理有效地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和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促进广西红水河流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上下掀起了发展旅游业的热潮,旅游业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旅游资源的开发的项目为起点,以旅游业配套建设与开发为主,分析了促进沈阳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纲 《江苏商论》2012,(4):126-129
枣庄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也是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迄待转型的城市。具有130多年历史的中兴煤矿公司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为枣庄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枣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可以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枣庄工业遗产旅游应在遗产保护整体性、原真性的基础上,适当拓印记忆拓片,贯彻慢游理念,注重体验过程,营造绿色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6.
毕德全 《江苏商论》2011,(7):110-112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句容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为范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从开发与规划的条件、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趋势与对策等方面综述了句容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17.
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庄大昌 《商业研究》2006,(16):203-209
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市的主要旅游精品,也是南京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而目前其文化旅游资源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南京市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南京市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钟慧 《江苏商论》2011,(7):121-123
德保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机遇难得。但是德保县旅游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旅游业开发上要抓住机遇,找准加快德保县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滨海湿地为代表的天津生态脆弱地区为例,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生态脆弱地区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第一"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根据其景区资源条件的特殊性,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上海旅游经济资源及世博会对其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的分布更是对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力图从对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的梳理和总结归纳中,寻找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并且在理论分析角度展望了世博会举办后的上海旅游资源分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