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4,(3):32-32
对于吉林省农安县40多万农民来说,有个人可谓家喻户晓。在电视上常能见到他农业科技讲座的身影;在“12582”专家热线上常能听到他解答农民生产技术问题的声音;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常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就是被吉林省农广校系统誉为“专家型”校长、被吉林省农委评为“农民喜爱的专家”、被广大农民誉为“难不倒的老蒲”的农安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蒲树双。  相似文献   

2.
张保军自2002年7月任甘肃省农广校校长以来,带领省内各级农广校紧紧围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不断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他认真研究,不断拓展农广校职能,提升和加快了农广校的发展;他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他带领全省各级农广校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和服务农业农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体育局、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农民体育协会、吉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农安县人民政府、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陈家店村)承办的"陈家店杯"2021年第三届全国农民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开幕。大赛以"建党百年华诞,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农民风采,  相似文献   

4.
正"扎根农民教育办学11年,如何让农民职业化?"这句话常被山东省招远市农广校校长张友挂在嘴上。第一批被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招远"诞生""3年多树就长这么粗了,而且树形呈纺锤形,非常漂亮,真不孬。"一到李玉杰的苹果地里,张友就对他的种植技术赞叹不已。李玉杰是夏甸镇东丁家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招远首批新型职业农民之一。他经营苹果20多年,他的苹  相似文献   

5.
正"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的教育智慧关系着学校的教育品质,校长的教育理想决定着学校能走多远。"这是常建平对农广校基层校校长角色的真切认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常建平把他深情耕耘多年的宁夏西吉县农广校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6.
<正>干好农广校事业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带头人,最需要的是一位热爱事业、思路清晰、能力过硬、开拓奋进的好校长。校长是决策者,是带头人,只有一位好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才能办出一所好的学校,才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向前发展。第一期和第二期基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能力建设培训班2013年12月圆满结束。基层农广校校长培训班是在全国农广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7号文件精神和西安"两会"精神,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形势下举办的,是农广校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启动  相似文献   

7.
<正>在享有"中华太极城"美誉的陕西省旬阳县,有一位扎根农业,与农民血脉相依,与农民教育事业携手同行的"农技天使",她就是旬阳县农广校校长——钱宝花。踏入农广校21年来,她践行着"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誓言,和同事携手开展农民培训9565人(次),认定初级职业农民582人,各类大中专学历教育培训2783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3万人(次),旬阳县318个行政村的三职干部中有70%是农广校学员。钱宝花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奋战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第一线,为广大农民送去致富增收的法宝,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在津沽大地农业科技教育战线上,有一位常年深耕书香,立足广袤田野,为农民教育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人,他就是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津南区分校校长张立岐。20年来,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民,走乡镇、入村户、进田间、送科技,足迹遍布全区175个自然村,培训农民3万人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800余人,有大批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领下,农广校已经成为农民提升素质、增收  相似文献   

9.
十三年前,他带着满腔热忱投入到农广校教学中,致力于向求知若渴的农民朋友传播农业新技术,让一方百姓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高产出".十三年中,他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产业扶贫,让广袤的耕地释放出"高效益".他就是黑龙江农广校安达市分校校长韩仁波.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F0002-F0002
<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工作会议9月25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议交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研讨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来自全国各省农广校以及教育部职成司、农业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共8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并走进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学点、农广校学员创办的家庭农场以及依托农民合作社建立的田间学校,深入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豫西山区,崤函大地,提起陕县农广校,无人不知。而说起校长郭仲儒,更是家喻户晓,村民都伸出大拇指夸他是位挽回孩子希望和梦想的好校长。陕县农广校,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城区,学校不大,看上去有些简陋,但电脑室、实验室内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走进校园,"办贫困农民家庭能上得起的学校,育自强自立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育人第一、能力第二、知识技能第三"的标语十分醒目,学生自己办的板报内容丰富多彩,让人从中感受到多彩而充实的校园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12.
七年前,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在职工眼中他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领导者,在领导眼里他又是踏踏实实、文武双全的左膀右臂。在农广校七年的光景,他身先士卒,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领农广校系统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奉献之歌。他就是刚刚离任的天津市农广校校长——刘训江。从天津市农业局办公室调任农广校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近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上,各省级农广校校长交流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了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本期刊登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地对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  相似文献   

14.
<正>王淑艳,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在学校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25载,为了心中的那份梦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扎赉特大地、奉献给了扎赉特父老乡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她对黑土地及黑土地上辛勤耕作的农牧民的赤子情怀。为了一份希望,倾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王淑艳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1988年进入扎赉特旗农广校,2007年9月起任校长。扎赉特旗是农业大  相似文献   

15.
正杜建军33岁就当上了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靖边县分校校长。"怎样才能做好基层农广校的校长?做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往哪里带?"这是上任之初的杜建军所面临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在教育理念上作出选择。而他给出的答案是:要办一所关注农民教育发展的学校。他打造教师队伍、建设课堂、对学员"私人定制"、紧抓管理和教学,协调上下,整合内外,是教育的操办者,也是师生的领航者,集掌门人和服务员于一身。他  相似文献   

16.
正53岁的迟宗军,32年的时间都用来履行农广校教师、校长的职责。32年来,他扎根基层,走田坎、进场院、送科技,兢兢业业的工作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承德县农广校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他用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献身农广校办学事业,写就无怨无悔人生1985年,迟宗军毕业于承德农业学校,当年被分配到承德县农广校任专职辅导教师,1991年任县农广校校长,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果树学博士,在柑橘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他是国家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足迹遍布主要柑橘产区,被果农誉为"农民的财神";他先后当选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农民关注的"三农"问题持续发声。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在他与柑橘科研结缘的30多年里,一直情系"三农",怀揣让中国柑橘产业跨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15,(3):41-42
<正>刘爱武1991年调入虎林市农广校任专职教师,2007年任校长,现已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近24年。在农广校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刘爱武怀揣着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引领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在工作实践中,刘爱武发现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让农民群众接受你欢迎你,不仅自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主体,辽宁省农广校在组织全省体系实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有效开展。开展体系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辽宁省农广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对校长业务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师资水平开展培训。经过培训的农广校教师逐渐成为培育职业农民的行家里手,授课教师成为职业农民的指导专家。2013年,辽宁省8个试点县农广校承担了全省培育任务,占全省项目实施机构的100%。2014年全  相似文献   

20.
<正>2001年底,何建斌调任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十二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河北省农广校一直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兴校,育才强农的办学宗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上了一条较为全面、协调、有质量、有内涵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