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面向种植户、农民经纪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及加工企业的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近日研制成功,并于11月1日开始模拟运行。该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形成了集粮食的订单生产、集中交易、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平台,被当地农民称为粮食交易的“电子订单”。长春粮食交易市场工作人员郑斌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的合同兑现率不到20%,80%的订单都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和农户两头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订单”因何如此脆弱?据了解,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契约经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订单粮食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从粮食流通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收购中发展起来的,订单一般由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厂或农民经…  相似文献   

3.
作用与意义   订单农业是指农业产需双方以合同 (订单 )形式,将农产品生产的数量、质量、收购价格等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下来,产需双方分别按照订单规定的内容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积极参与订单农业,意义十分重大:   ──有利于优质优价政策的落实。优质优价是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收购政策。但以往国家在出台收购政策时,并没有对优质粮的品种和理化指标进行政策界定,农民出售的粮食是不是优质粮,用什么价格组织收购,实际上只有收购企业按照政府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产品的交易方式主要集中于现货交易、订单农业交易和期货合约交易,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及消费升级,传统流通渠道如批发市场、生鲜电商、订单农业、期货交易所等存在的痛点问题逐步显现。市场对初级农产品交易的分类分级、规模化、标准化、品质保障、质量溯源、契约精神等相关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学者们提出的解决流通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交易所可基于其职能和政府政策导向,完善"订单农业",发挥交易所的信息归集、风险管理、价格发现、降低交易费用、信用监控等功能,整合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民、当地政府等各方相应资源,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助力打造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北方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流通情况,结合农业发展银行的实际,提出农业发展银行应积极支持北方玉米主产区发展质押预付订单农业。所谓质押预付订单农业,是指具备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条件有经营能力的粮食企业与农民平等、自愿、协商签订粮食预购合同,企业向农民预付一定比例的粮食价款,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企业预付粮款和兑现合同的质押,农业发展银行向企业发放预购定金贷款,支付农民预购粮款而形成的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决定》所阐明的政策取向将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条件等带来深刻变化,同时也将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粮食信贷资金供应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德阳市粮食部门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首先在广汉市进行“订单农业”的试点,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生产的粮食逐年增多,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经过几年的实践,广汉的“订单农业”在“龙头企业+收储企业+农户”的基础上,逐步延伸为“龙头企业+收储企业+优质稻协会+农户”并实行二次分配的模式。什邡市在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中探索出了“公司+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实践证明,推行粮食“订单农业”,是农户和企业的共同需要,通过“订单农业”,一方面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粮源逐渐…  相似文献   

8.
“订单农业”,作为联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新形式,较好地避免了互不衔接,产销不对中的弊端,为农产品生产找到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出路,为市场找到和培植切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了生产与流通的“双胜双赢”。粮食是重要的农产品,更需要“订单农业”形式进行引导,实现粮食生产的效益化。因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过去粮食生产与流通、消费等,存在着严重的产销脱节,供需失衡等扭曲现象,不仅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低下,制约了粮食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国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如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适销不对路粮食,长期压库,造成收购资金沉淀,增加各项费用开支,等等。解决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消费存在的“悖反”现象的办法,“订单农业”无疑是十分可行可取的。然而,“订单农业”是柄双刃剑,在可能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因为,“订单农业”是在粮食经营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提出和实施的,而粮食市场则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订单农业”是一种相互有约束力的承诺,如果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会带来损失。因此,对“订单农业”要分析要研究,并在实际操作中弃弊扬利,最大限度地发展其积极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9.
粮食流通体制的制度安排对居民的粮食消费偏好与选择、对农民的粮食生产偏好与选择、对粮食流通企业的偏好与选择都有作用和反作用。粮食流通体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必须注意居民和农民的行为偏好与行为选择,必须同粮食流通企业(国有的或民营的)出于自身利益追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关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有、共管、共享的机制 ,确保了农民利益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依靠合作制 ,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是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普遍采用的做法。一方面建立在合作制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实质上是农民自己的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 ,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农民 ,既保护现有龙头企业自身发展 ,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 ,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引…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 ,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 ,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这充分表明 ,国家政府期望通过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来进一步稳定我国的农业和保护农民的利益 ,逐步减轻国家财政补贴的负担和粮食企业经营亏损的压力 ,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流通机制。但是 ,从二年多的实践来看…  相似文献   

12.
行业态势     
“直补粮农”政策与法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草案)》。 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粮食企业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是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  相似文献   

13.
尽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各地不少成功的实践,展示了生机和活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有、共管、共享的机制,确保了农民利益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依靠合作制,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普遍采用的做法。一方面建立在合作制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实质上是农民自己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农民,既保护现有龙头企业自身发展,按照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运行,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一、粮油订单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是粮食企业走向市场求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快我市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经营,关键在于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粮食企业通过购、销、调、存、加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可以将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使产业化经营链的各个环节成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2000年以来,我市粮食部门在实施“川粮优化工程”中,坚持粮食经济为“三农”服务的大方向,落实订单收购,转变经营方式,使工作延伸到了田间地头,收购网点设到了场边路口,推进了粮食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供销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也给粮食购销活动带来深刻的变化。但粮食企业在发展订单粮食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实际问题。一是价格问题。从反映的情况看,粮食订单的履行率普遍比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订单中的价格因素。从客观实际上说,不论是粮食订单也好,还是传统的粮食收购也好,农民关心的是粮食的收购价格。因此,国有粮食企业只有在收购价格绝对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较高的订单兑现率,这显然是粮食企业所不能接受的。这也可以看出,现在的粮食订单在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程度上是十分不够的。在粮食订单中,价格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约定内容,但实际上却起不了对双方的约束作用。由于粮食订单的双方没有在收购价格上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产、购双方实际都对执行订单合同缺少诚意,也就难以取得相互的协调发展。二是产品技术问题。订单农业从本义上说,它是一种农产品的市场化生产形式。公司掌握雄厚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并在农产品的生产中提供技术保证,使农产品最终具有市场商品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和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技术优势是发展好订单农业十分重要的条件。从这一角度看,粮食订单还是十分原始的,甚至还不具备订...  相似文献   

16.
订单农业 ,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 ,是指在农业生产之前 ,农民与企业或中价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 ,由此确定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农民依据合同组织生产 ,企业或中介组织则按合同收购农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当前 ,我国农业订单的形式主要有粮食主产区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 ,农户与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签订的农产品购销合同等。由于订单农业从签约到履约有一段生产周期 ,在自然、市场、供销等方面都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存在着风险。订单农业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类 ,即自然风险 ,市场风险和信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农产品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在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也对农业保护政策的执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与美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并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但两国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因此,研究美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具体运作方式,对于我国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发展和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属地化管理粮食流通企业。粮食流通企业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由于种粮农民、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都是属地化管理,而且各地方粮食安全了,国家粮食就能够安全。因此,建议对所有粮食流通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本地区内所有粮食流通企业。从而真正实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的政企分开,使各种惠农政策和粮食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分离。同时,也符合国家加大发展县域经济的精神。(二)稳定和加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稳定机构…  相似文献   

19.
发展订单粮食,要努力探索利益共享的有效途径.订单粮食难落实,一个主要原因是订单双方未能真正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农民按不按订单售粮,结果都差不多,订单粮食就失去了生命力,同时也背离了推广订单粮食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认为,200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粮食流通秩序逐步规范,粮食产销合作得到加强,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指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