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结构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研究了公司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得出公司适当的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能够提高公司价值的命题。运用中小板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适当的股权集中程度可以提高公司价值;股权制衡程度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公司的其他大股东对控制性股东的制衡可以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2.
股东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体现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基石,决定公司治理的效率高低最终又由公司经营绩效体现;理论表明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且提高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余股东持股比有利于制衡大股东;实证方面借鉴相关研究与理论针对上市公司设计模型探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雪 《商》2013,(21):58-58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的特征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因此股权结构的变动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本文以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股权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不论是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都会存在公司治理问题。提出应当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及优化董事会结构,改善董事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原因和背景,简要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发展;第二、三部分分别阐述了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涵义,并进一步论述了合理股权结构的特征及股权结构的适度性。接下来就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不利影响。最后指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方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径是优化股权结构,构造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股权制衡机制和建立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5.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对公司的管理行为与经营业绩有着深远影响。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中股权集中与股权制衡两个关键点在改进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截至2013年年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35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股权结构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股权制衡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唐文娟 《商》2014,(30):192-192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总体特征作为参考,从股权结构的制衡度出发,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完整性,选择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制衡度现状,通过对股权制衡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风险承担与与股权制衡度成负相关关系。这也验证微观模型的计算结果,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应该适当降低集中度,降低国家股比例,优化外资股持股比例,推行加大股权制衡度的建议。但同时要保护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他股东相关利益合理股权结构,加强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和自身对风险承担的控制,从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郭娜  张骏  冯立 《财经论丛》2023,(2):35-44
金融科技将金融与科技相联结,为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而股权结构作为银行治理的基础,将对银行创新活动安排与金融科技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2019年我国11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等股权结构特征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较为集中的股权安排有利于股东充分发挥自身股权优势,集中资源开展创新活动,从而推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非控股股东股权占比的合理增加能够发挥股权制衡作用,提升创新效率,从而有利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尽管国有属性的控股股东更有利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但国有持股比例过高反而不利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与企业风险的经验证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是导致企业风险的根源所在.本文研究股权结构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股权集中程度、控股股东性质和股东活跃程度三个方面描述股权结构,同时采用Z指数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作为企业风险的度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确实能影响企业风险,股权集中程度越高企业风险越低,国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风险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股东活跃程度越高企业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9.
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可以将股权结构类型分为三类: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和股权相对集中。不同的股权集中分散程度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三种情况对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可以将股权结构类型分为三类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和股权相对集中.不同的股权集中分散程度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三种情况对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一直是热门的讨论话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中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和约束管理层的重要治理机制。 因此,为保护创始人的利益和对公司的控制权,双重股权结构也就应运而生了。 文章通过对双重股权结构的京东案例的研究入手,得出双重股权安排的利弊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波 《商业会计》2012,(22):90-91
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企业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成为普遍现象,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升级,俨然已经成为新的代理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股权制衡力量或者监督机制,极易产生"大股东控制",影响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本文对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股权制衡正面效应的发挥是有条件限制的,本文引入终极产权理论,对终极控股股东的私人控制权收益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更好地发挥股权制衡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财贸研究》2012,23(6):111-121,138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方面存在显著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要的分析了各类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从中选取了股权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得出,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着负向的作用,而制衡股东的存在能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程度.并且,由于国有股东的特殊性,导致制衡股东在非国有企业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控制权收益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秋 《商业研究》2005,(16):62-64
公司治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说明,股权集中和家族控制才是全球公司股权结构的主导形态。当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存在控制性股东的情况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此时,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是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获取控制权的私人利益成为大股东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上市公司的制衡股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军 《商业时代》2003,(14):28-29
股权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少数“人格化”的大股东联盟控制的状态,改造现有内部管理的模式,形成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以提高公司的效率。针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特征,首先是降低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其次是发展有股权制衡能力的大股东。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企业的各个股东来说,健全、完善的公司股权结构能够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和确定公司股权结构是否能够对公司治理的绩效有促进作用是具有参考意义的。由于现在我国相关的学者还没有对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绩效有着统一的结论,因此文章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绩效出发,阐述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的主要影响,从妥善处理股份股权的分置、合理的控制投资主体的持股比例和适当的调整股权集中程度三个方面探讨怎样优化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治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王德 《商》2013,(15):138-138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重庆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样适用于重庆的公司。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的绩效呈倒U曲线关系,而股权制衡度和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菡菁 《现代商业》2014,(5):124-124
本文以我国市46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法,以ROE作为公司绩效的度量指标,考察中小板板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中小板公司中,制衡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仍然能够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最优股权结构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宏 《财贸经济》2006,(9):93-95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同股同权同价将解决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时代通过高溢价融资攫取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矛盾.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股独大"与制衡的股权结构,指出单纯靠搞股权制衡并不能解决中小投资者利益被侵害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还是要通过优化公司治理去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