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特征,但各朝代的文化艺术基本上是延续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艺术的发展仍和统治者的理念不无关系.宋代的绘画风格于唐代是一次重大转变,每位皇帝对艺术的态度也导致了宋朝绘画发展流程的殊异,总之宋代相对来说比较重视艺术事业,这对于中国画的艺术语言、风貌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及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放导报》2005,(6):128-131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重镇。因这里曾是夏朝的都城,因建有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钧名而得名。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定为御用珍品,属皇宫专用贡瓷、宝瓷。钧瓷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被称为“国之瑰宝。”元、明、清各朝代的豪门贵族常以珍藏钧瓷来夸耀其富豪,当时就享有“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室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钧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为宋、元、明、清四朝宝瓷。现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堪为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3.
典籍类汉文西夏文献多分布于史、 子、 集诸部和笔记、 文集中,分为专书类、 专题类、 散现类文献.宋代开始出现并大量积累典籍类西夏文献,辽代、 金代辑录不多,元代选编删汰,明朝尝试重辑、 重修,清代大量编著.宋、 清两代专书类文献最多,宋、 辽、 金、 元、 明、 清各个朝代都有专题类文献和散现类文献.宋元两代的文献价值最高,宋代的专书文献都已散佚,明清两代的专书文献多是改编、 撮抄.  相似文献   

4.
试论南宋经济的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但在各个阶段却是大不相同的。宋代经济发展的势头,主要呈现于北宋,突出于宋神宗时期。自宋室南渡以后,南宋经济——或言南方经济,则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就时间上考察,高宗一朝最为明显,孝宗朝稍有恢复,而自宁宗以降,南宋经济的发展力日渐丧失,直至南宋末年,经济严重萎缩,财政全面崩溃。由于  相似文献   

5.
吴晓波 《发展》2012,(7):55-55
前日,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 为什么是宋代呢?那不是一个老打败仗、老出投降派、老没出息的朝代吗?连钱穆老先生都说,“唐汉宋明清5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呈坎是皖南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一个非常特别的古村落。它是一个集自然八卦和人文八卦相结合的千年古村,是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最完美的结合。呈坎地处黄山南面40公里处,在灵山和丰山之间,现有人口2800人;全村拥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3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二处;“一村双国宝”全国罕见。它是中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被称之为:中国国宝最多的乡村。呈坎鼎盛于宋、元、明三个朝代,明朝罗氏家族族谱记载在朝为官者就达11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大的人物有宋代吏部尚书罗汝辑,  相似文献   

7.
邹宇 《魅力中国》2012,(32):16-16
宋代绘画亦被称“百代标程”。在宋代,山水、人物、花鸟的分科全部完成,中国画诸多艺术主张均滥觞于宋。宋代绘画在确定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中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开创和丰富中国绘画艺术语言等方面的贡献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但是绘画,就画学教育也是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8.
王鑫  何林隆 《中国西部》2015,(11):28-39
今天的泸县,南北长不过65公里,东西长不过60公里,但就在这么一个幅员2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县19个乡镇无一没有宋墓分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宋墓群160余处,单单暴露在外的宋墓就有500余座,出土了大量武士、青龙、白虎、乐舞、仕女石刻造像,是迄今中国最为密集的宋代石室墓群。有人开玩笑说,整个泸县,就建在一个规模巨大的宋墓博物馆上。  相似文献   

9.
张明 《走向世界》2001,(1):61-63
在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唐朝与宋朝是两个伟大的朝代。其伟大不仅体现在疆域的宽广,民生的富足,更表现为人文的发达,文化的绚丽多姿。而唐之诗歌艺术与宋之词艺术乃中国文化的两座艺术高峰。因此,虽然诗、词艺术并不是为唐、宋两代所独有,但只要一提“诗词”两字,在人们脑海中闪现的自然就是“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10.
蔡菲 《魅力中国》2013,(16):88-88
中国古代礼与乐相结合成为封建社会宫廷中重要的祭祀仪式,而自《周礼》后亦是以吉、凶、嘉、宾、军这五礼为国之礼乐主要事宜,扬荫柳先生曾言:在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对于“礼乐”之崇尚莫过于宋代和清代两朝。鼓吹亦作为祭祀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在宋代凶礼祭祀仪式中有着重要的仪式职能。  相似文献   

11.
正有宋一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窘迫的国家财政并存。在中央财政索求无度的背景下,每一级财政单位都面临着维持自身行政成本和满足上层征缴任务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作为宋代财政最基层的核算单位,一直被认为是无为的"小角色",加之南北宋现存史料的不均衡以及宋人对其记录上的忽略,使得县级财政的独立身份经常被遗忘。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而将宋代县级财政作为一个考察对象,致力于将其发展的背景、收支内容、状  相似文献   

12.
宋例是宋代重要的法律体系,是宋代政府处理事务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数量庞大,在适用中必然遇到同一事务,有数条类似的先例作为参考,那么采取其中哪一条作为依据,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择用标准和原则,宋人择用先例的原则包括,第一,时间先后,即数条先例中,选择成例越早的一条。第二,适用次数,选择已往适用的次数最多的先例。第三,类比的近似程度,即选择与本次待决事务最为近似的一条先例。第四,综合判断先例适用于本次事务的合理程度,选择最为合理的一条。第五,宋人择用先例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对例进行灵活变通修正的过程,有缺陷的例被修正,有效正确的例被保留固定,而宋例的这一现象也是宋代其他法律形式使用状况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大多数情况下,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代人口和境土面积都比明代少很多,但其工商税收却大大高于明代,虽不能就此简单证明宋代工商业比明代发达,但至少证明宋代政府组织工商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税收的管理水平更强。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帆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3):F0002-F0002
有宋一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窘迫的国家财政并存。在中央财政索求无度的背景下,每一级财政单位都面临着维持自身行政成本和满足上层征缴任务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作为宋代财政最基层的核算单位,一直被认为是无为的“小角色”,加之南北宋现存史料的不均衡以及宋人对其记录上的忽略,使得县级财政的独立身份经常被遗忘。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而将宋代县级财政作为一个考察对象,致力于将其发展的背景、收支内容、状态评估、管理方式、人事配置、危机应对机制等问题梳理清楚。  相似文献   

15.
宋代商业信用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商业信用(包括预付货款、延期付款、赊卖赊买)的兴盛始于宋代。以前,主要存在于消费领域,到宋代,就普遍存在于流通领域,并开始染指生产领域了。茶、盐、酒、粮食、布帛等物的买卖都程度不同地采取了商业信用的方式,并且,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也大量涌现。这是以前各朝代所不曾见的,表明宋代商人资本  相似文献   

16.
"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正如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所言,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变,故而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并论.王夫之叹息:"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国学大师陈寅恪进一步指出,不仅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亦)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中,知名宋史学者吴钩仔细考察了25项集聚近现代化特征的宋朝文明表现,并综合各种方家学说,从市政、人文、经济、政治、司法等五个维度近距离观察奔涌于两宋的近代化浪潮,为"宋代近世说"及"中国近代化的时间开端"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1,(15):65-65
胡陈乡地处宁海东部山区,境内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丈荟萃,是宋代丞相叶梦鼎的故里,素有“唐朝尚书第,南宋丞相家”之称。  相似文献   

18.
李婕  袁璨 《产权导刊》2008,(3):74-76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有宋一代妇女奁产权制度可说是这一时期独特文化的缩影,也是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与此对应,罗马法中关于妇女奁产权的规定也极具特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后,对女子奁产权的保护就更加具体可行。  相似文献   

19.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迄今仍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大致形成了南移完成于南北朝、隋、唐、北宋几种不同意见。但将南移时间确定在北宋后期之前,则无异议。然而,程民生博士的新著《宋代地域经济》截断众流,对多年来沿袭的定论提出不同的意见:“概括而言,北宋南北经济各有特色。经济重心从发展趋势上看正在南移,但从历史现状上看还未完成。东南经济只能与北方经济平分秋色,而不能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20.
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由于尚处于萌芽时期,所以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其直接传播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但通俗叙事文学以先天的、与民众共生共存的特性,使得我们间接地感知到了它强大的传播效果.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反映了社会现象,促进了平民思想、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对通俗小说在宋代的发展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