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都海生 《魅力中国》2013,(20):308-308
目前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的犯罪活动还很猖獗,这类案件多数是多人结伙作案,预谋的过程又是多种多样。共同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的案件中,共同作案人如果是在一起共同预谋,对接货人和掀货人属共同犯罪,定盗窃罪不存在什么异议,但有的预谋方式,是单线联系,有些作案人是在盗窃行为开始后被联系而参与其中接货的,对这样的接货人是按共同盗窃定盗窃罪,还是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实践中认识不一,要正确区分二罪,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一、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共同盗窃罪转化的条件来看  相似文献   

2.
袁晓霞 《魅力中国》2011,(21):156-156
对于盗窃与诈骗手段交织的案件如何定性,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均存在争议,正确界定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文章以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丢钱捡钱”案件为例,分析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分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兵 《魅力中国》2010,(35):172-172
使用盗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临时使用为目的,秘密窃取并使用他人贵重或特殊物品,使用后加以归还的行为。使用盗窃行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些使用盗窃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可罚性,敌应将其纳入刑法立法的规制范围。设定专门的使用盗窃罪,并配置合适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4.
作为司法实践中犯罪数量最多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认定和处理盗窃罪中的诸多问题作出新规定、新说明。深入研究和学习"解释"对于正确处理盗窃行为具有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的窃电状况非常严重。而在司法实践中只能将该类行为归属于盗窃犯罪予以追究,但由于电力所具备的特殊性,在是否构成盗窃上存在诸多的认定难点.本文中笔者就窃电犯罪的构成以及现实中办理盗电、窃电类案件所存在的难点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盗窃未遂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指出时于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罪未遂,从刑法总则和分则相统一的角度探讨,应当追究刑事,只是在量刑上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7.
冯宗盛 《魅力中国》2013,(20):272-272
摘要:诈骗罪、盗窃罪作为常见多发性侵犯财产类犯罪,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占有着重要地位。这二种罪名在主体、客体、主观方面都相同.客观方面虽然在通常状况下不难区分,但在一些非典型案件中,常常存在交叉重叠,较难以辨别。本文拟通过详细阐述诈骗罪、盗窃罪构成要件,分析说明二罪的不同点,以期为实务中准确定性处理类似争议案件,提供些许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诉孟动、何立康网络盗窃案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认为盗窃QQ币等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现实中的财产所有权,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推广与普及,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子商务中的身份高度数字化和虚拟化,极易产生身份盗用犯罪。身份盗窃主要源于网站商家的不良管理和非法收集。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从技术、法律和意识上对身份盗窃犯罪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李子龙 《魅力中国》2014,(11):301-301
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列入刑法条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3月通过),笔者试结合实践中办理“入户盗窃”案件的一些问题,对入户盗窃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国桥  唐子文 《魅力中国》2011,(10):389-389
非法侵入住宅罪中“非法”与“侵入”的内涵,非法的本意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入一是侵入者有无住宅权人的许可;二是侵入者有无法律上的授权。“住宅”的含义具有三个特征。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标准与浙江省《意见》的适用以及”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李枚 《上海改革》1993,(8):31-31
早就听说过“一条标语,坏了一笔交易”的故事:那是一位外商,他原本打算与我们一家企业搞合资经营,但在访问访厂时,见厂区内挂着一幅大标语:“动员全厂职工,向盗窃行为作斗争”。那外商心想:这个厂盗贼多,我还能赚钱吗?顿时兴趣大减,随即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13.
任荣东  许国锋 《魅力中国》2014,(25):284-284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法律实践中如何界定犯罪主体成了罪与非罪的关键,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结合实践论述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人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11):68-68
海淀检察院首次公布的一项在校大学生犯罪调查表明:从2005年至2006年,该院受理审查批捕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统招、民办、自考、成教等)犯罪总计85件,114人。其中盗窃犯罪占到50%以上,其他涉及罪名还包括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等。男性学生和外地学生犯罪比例,双双占到此次公布的在校大学生犯罪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姜启彬 《魅力中国》2010,(32):97-97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渐称《意见》)。该《意见》对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的性质的认定做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受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请托人财物,但在案发前退还或者上交所收财物的,是否一律认定为受贿罪,有争议。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又主动将贿赂退还如何定性处理?本文拟就《意见》相关条文为基础,对收受贿赂财物后返还或者上交的定性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彭俊宁 《魅力中国》2010,(9):17-17,115
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以及分析我国《刑法》盗窃罪的内涵,对其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性质的认定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侵占罪和盗窃罪是财产犯罪中最常见的两个罪名之一.关于两个罪的区分在理论上争议不大,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生一些令人误解的情形.笔者对此,从侵占罪的三种对象入手,辅之案例分析,分别阐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以期能够对两罪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时隔一年之余反观刑法修正案(八)之携带凶器盗窃之规定,在面对司法实践出现的各种情形时,不免让人对此规定疑惑重重。对于携带了凶器但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犯罪结果,构成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从刑法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去审查,此规定实为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