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建军  李广 《时代经贸》2007,(8Z):122-123
中印两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在能源领域里的竞争是客观存在,但也具有合作的可能性,通过对两国在能源领域里的竞争与合作的分析,对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中的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求共赢,稳定两国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印两国是世界新兴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两国都面临着高度依赖海外油气资源的问题。为了填补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两国在寻求海外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战略互动关系。本文以博弈论为视角分析了中印能源竞购的现状,在前人关于中印在海外油气资源并购及能源战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印在寻求海外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博弈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对中印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中印能源短缺的方案和策略,以此推动中印能源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倍受世界瞩目。然而,经济发展对能源巨大需求与能源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已成为困扰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梦魇。中印两国只有避免在能源领域的零和博弈,加强能源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倍受世界瞩目.然而,经济发展对能源巨大需求与能源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已成为困扰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梦魇.中印两国只有避免在能源领域的零和博弈,加强能源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6,(1):12-12
1月12日,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在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中印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能源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今后两国将在七个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6.
李琳 《新经济》2005,(6):77-79
中印作为能源需求大国,竞争已经不可避免,而当前两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两败俱伤式的破坏式竞争,形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从而在海外石油投资中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能源资源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南亚的缅甸在能源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印度均是缅甸的近邻,且均在缅甸天然气开发上具有重要利益,符合两国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加强能源安全的计划.并且中国在缅甸石油管道建设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个绕过脆弱的马六甲海峡的陆路石油通道.因此,建设穿过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被中国视为至关重要的安全资产.本文将全面审视缅甸的天然气地缘政治,包括缅甸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历史,政治背景及主要利益攸关,重点是讨论中印围绕缅甸天然气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崛起,两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两国国内石油储量有限,石油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这使得两国近年来在寻找海外石油供给来源时频频“碰撞”,存在争夺能源之势。由于两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两国必须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合作的态度以避免“双输”。  相似文献   

9.
成万牍 《经济》2006,(9):52-53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已经进行了15年的对话,2006年更是带来实质性成果的一年。自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访华、中俄在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以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中俄能源贸易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双方已经建立了专题工作组,确定合资计划,在石油深加工、建设新的炼油厂等方面展开合作。在天然气和石油管道方面,具体工作也已展开,预计最早将于2011年开始对中国供气。  相似文献   

10.
印度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能源消费大幅增长,但国内油气供应严重不足,为保障供应,印度政府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提高国内油气产量,这为中印双方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本文总结了印度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的油气政策,分析了中印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合作的巨大合作空间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金融危机后中印能源发展现状入手,对比分析了中印能源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从而得出了加强彼此务实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但是,受冷战的影响,长期以来,两个国家在经贸方面没有太多的合作。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开始了接触。政治合作导致了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双边贸易已成为经济合作的发动机。并且,当今中印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强的趋势正在对两国的政治交往产生积极影响。两国的边境贸易被定位为一种解决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的边界贸易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相互理解有明显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础坚实、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3.
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进程迟滞因素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开发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对石油天然气有需求,是最稳定、最广阔的市场,资源互补为能源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中俄双方政局稳定,政治关系良好,又为开展长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此外,中俄两国地理位置邻近,运输较方便,可减少运输风险与成本。可见,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条件。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共识,力图通过大项目启动与运作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双方互利共赢的现实选择,同时两国的能源合作具有市场互补性强的优势。2009年10月,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落实和推进油气、煤炭、核能等多项能源合作协议。目前,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双方在石油领域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俄两国巨大的资源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使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已展开广泛的合作,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共识与合作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步伐有所放缓。为此,中俄两国需进一步加强互信建设,推动共同开发,谋求共同发展;加快价格机制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能源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合作类型,深化合作领域;兼顾周边地区,协调各方利益,创建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张家瑾 《经济视角》2010,(10):10-12
本文从人力资源及成本、产业基础及服务贸易开放度、企业实力、语言文化、国际经验及市场开拓、知识产权保护及信息安全水平6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比较了中印两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劣势。笔者认为,服务外包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价值环节,因此中印两国要力避展开正面竞争。中国要变与印度企业正面竞争为互补、合作。  相似文献   

17.
印度的对外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因受国内能源产量的制约,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印度加强了与中东、中亚、俄罗斯、中国、美国、拉美及非洲的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印利用FDI绩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世华 《经济师》2008,(10):105-106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曾同为农业世界的中心国家,在近代均经历了经济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又均在20世纪末进行了经济改革,因此对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国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的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力资源及成本、产业基础及服务贸易开放度、企业实力、语言文化、国际经验及市场开拓、知识产权保护及信息安全水平6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比较了中印两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劣势.笔者认为,服务外包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价值环节,因此中印两国要力避展开正面竞争.中国要变与印度企业正面竞争为互补、合作.  相似文献   

20.
赵殿玉 《经济师》2008,(2):24-27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密切,范围不断扩大,两国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能源下游领域的合作机制。由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进口量快速上升与国际油价的飙升,中美两国在能源上游和中游领域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如何确保中国能源战略的安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十分紧迫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美国的能源战略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