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厂商必须认识到: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汽车厂商必须认识到: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前巨人集团总裁、脑白金的操盘手史玉柱曾总结出了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其中涉及到媒体的有两条:一是媒体的围剿;二是媒体对产品的不客观报道。尽管这只是史玉柱个人的观点,但史玉柱毕竟是一位在市场上经历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对“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有着深刻的体会。这就必须引起汽车企业的思考,如何实施有效的媒体公关,让媒体“成事”而不是“坏事”。尽管那些被媒体棒喝或围剿  相似文献   

2.
培植良好的企业信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也诚信,败也诚信”。诚信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构建企业诚信体系已刻不容缓。加快构建企业诚信体系步伐是打造企业诚信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郑悦 《IT经理世界》2013,(7):106-108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品牌一夜成名,也可以轻易地将其毁于一旦。企业应该如何在社交媒体上管理自己的品牌声誉?当第一夫人在国事访问中第一次亮相时,其简洁大方的服饰造型立刻引发网友在社交媒体的热议。不到半天时间,其大衣、包包的品牌便被眼尖的网友"人肉"发现。一个叫做"例外"的本土品牌立刻引起人们的兴趣,其官网在网友的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2014,(10):97-97
正大多数企业都会对冰桶挑战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品牌知名度感到羡慕嫉妒恨吧。研究者认为,这项活动在社交媒体引发轰动的原因在于提升了个人价值。互联网让每一家企业都能成为媒体,而推特与脸谱的出现则让"自媒体"的概念无限延伸到个人。到2014年,个人化的自媒体已经很普遍。使用着推特和脸谱的个人事实上都在运作一家属于自己的媒体企业,面对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下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在哪里?"成为每天要思考的事情。原创太过  相似文献   

5.
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在企业宣传载体等方面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新媒体的探索和应用,相继开通了"戚电工人"手机报、"戚电工人"微信公众号等微媒体,给企业文化传播"插上翅膀"、让企业文化理念"入眼入心"、使企业文化载体"有声有色",增强了"戚电工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自强求变、厚德求进"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电建")通过实施"一核心、两重点"发展战略,逐渐由传统电力施工企业转型成为"投、建、营"一体化综合服务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江西电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中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扩大文化传播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让企业文化理念和战略深入人心,为企业战...  相似文献   

7.
赵建凯 《IT经理世界》2012,(14):117-120
社交媒体营销,可以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故事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被记住。宜家是如何做的?Facebook、Twitter、豆瓣社区、新浪微博……对于企业而言早已不算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社交媒体之于自己的价值。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在被访问的企业中有39%已经把社交媒体作为接触消费者(或称"客户")的首要数字工具,而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这一比例有可能上升至47%。虽然企业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Facebook账号,但究竟如何驾驭这些与电视、报纸迥异的新媒体,很多企业并没有头绪可言。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消费者互动,如何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激发和巩固消费者的忠诚度?宜家家居(IKEA)的探索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的产品以简洁、环保的设计知名,被粉丝们尊奉为家居行业的"苹果"。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宜家把它在设计上的"灵感"  相似文献   

8.
无论规模的大小、目的的强弱、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事件营销都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要想让媒体说你想说的话,首先要了解媒体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企业要从媒体的需求出发,从自己的企业中挖掘出符合媒体需求的素材。好的媒体通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企业面对的问题是找到媒体后说什么以及媒体关注的新闻点。  相似文献   

9.
管好客户     
成也客户,败也客户。管好客户是企业管理的题中之要。  相似文献   

10.
作为负责新媒体营销的专业人士,如何向老板解答花在社交媒体上的钱产生了什么价值?又如何设计出清晰的策略指引自己向"叫好又叫座"的境界无限接近?自2009年以来,一些企业纷纷在包括微博在内的各种社会化媒体上试水营销活动。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专门的营销工具纷纷登场,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出色的传播案例,从而不断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企业对社会化媒体的重视和投入逐年增长,但一个难题一直挥之不去:怎么衡量社交媒营销的投资回报率(ROI)?粉丝数和转发数能完全代表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知名度吗?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美誉度又该如何合理地衡量呢?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来说,转化率重要吗?或者说,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汽车观察》2011,(8):20-20
成也合资、败也合资。1997年,广州标致亏损29.6亿元,被迫宣布破产,标致汽车彻底退出合资公司,广州标致成为中国乘用车合资史上第一家失败的公司。十年后,广汽通过再次合资,重新进入大集团阵列,产销规模由最初的15万辆发展到如今的75万辆,销售收入也从原来的400多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亿元。合资取得成功后,广汽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自主品牌。2011年7月8日至13日,广汽集团携旗下自主品牌传祺高调亮相第二届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汽车观察》在此期间独家对话广州汽车集团  相似文献   

12.
面对汽车后市场的广阔商机,从业企业该如何掌舵?汽配品牌需要"面子工程"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的巨大,一方面是国产品牌的占有率低下,这是我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产配件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者认同感低,怎么办?汽配品牌也需要面子工程——打造品牌知名度、评价品牌形象、推动品牌提升。2014年6月27日,由慧聪网主办的"2013年度汽车配件行业知名品牌评价工程"(以下简称"品牌评价工程")颁奖典礼在北京慧聪网总部基地盛大举办,他们希望通过活动,"以影响力改变行业未来"。近500余名行业专家领导、企业代表以及媒体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活动,这对于汽车零配件行业来说。  相似文献   

13.
由耐克掀起的社交媒体营销去外包化是必然趋势,这无论对于企业品牌,还是第三方代理机构都是一件好事。作为运动服装之王,耐克在营销创意上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其最近的一个举动又让人跌破眼镜,甚至被业内人士评价为"足够勇敢"。今年1月,耐克宣布"收权",把社交媒体的管理工作从第三方代理机构手中收回来,交由公司内部社交媒体团队打理。之前与耐克合作的第三方代理机构包括AKQA、W+K、Mindshare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媒体作为新型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传播的媒介,突破了消费者与企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媒体与客户的有机统一。本文在分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对服装企业品牌营销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服装企业品牌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成也分包、败也分包”,分包队伍承担着专业技术性强或总包单位自身管理难于到位的分项工程,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工程实践中的总分包摩擦历来困扰着双方,总分包合作失败的案例也随处可见。当前,施工企业处于大建设和投资结构不均衡的时期。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资源不足的矛盾,亟需要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管理水平突出、市场品牌和信誉好的分包商参与合作。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成为总分包双方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电力建设企业如何做好品牌传播,可从新兴媒体、故事思维、全球传播、品牌叙事、文化品牌软实力五个方面探寻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多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电力建设企业品牌文化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是若干叙事或故事的关联体;故事本身包含着电力建设企业品牌文化价值系统的解释。电力建设企业品牌故事就  相似文献   

17.
“奇瑞和福田都是最优秀的自主品牌企业,能在这两个企业工作是我一生的荣幸。”2006年3月28日,奇瑞汽车第50万辆轿车下线。一个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奇迹般的成长历程让世人惊叹。在媒体见面会上,奇瑞副总经理李峰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他对自主品牌的万千感慨和对汽车营销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8.
栗建 《IT经理世界》2014,(15):74-76
正员工来代言企业并不新鲜。帅气沉着的机长、靓丽体贴的空姐永远是航空公司宣传中的主角。但在维珍航空"飞越平凡"营销活动中他们还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员工不仅在传递信息和提升品牌信任度上面发挥作用,也是产生品牌内容的金矿。那么为什么员工会在企业新媒体营销版图中被长期忽视呢?正如"创新者窘境"让每一个CEO都面临艰难的抉择,"内容创新者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创新一直是各行各业被倡导的主流声音,也是科技进步和品牌提升的策动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确实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创新的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和品牌个性的塑造,让OEM的企业向自主品牌过渡,让自主品牌向优于  相似文献   

20.
办企业要会做梦,也要会圆梦.这个梦就是企业的愿景.八公司的愿景定位为:成为建筑行业的品牌企业.圆梦的办法便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把"让优秀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优秀"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以《企业文化手册》为导向,将企业文化分为表层文化、浅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四个层次,通过"造景""束身""塑心"三项工程,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