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燕 《中国报业》2023,(5):129-13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电视新闻类节目更是影响较大。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创新与融合发展,就成为电视媒体人员及相关从业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谈起,分析了新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主要特征,研究了新媒体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加快电视新闻节目转型创新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史素静 《中国报业》2023,(12):188-189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节目形式,需要节目主持人与评论员针对某个热点新闻或社会现象展开分析与评价,此类节目具有表达主流媒体立场与引导社会舆论风向的作用,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在节目中,主持人不仅要完成播音主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兼任评论员的角色,务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语言输出。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并基于语言现实与语言规律,列举了几点语言策略的使用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璐 《品牌》2015,(1):40-41
内容多样化是近阶段电视节目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这种趋势,凭借自身独特的内容特征和风格样式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结构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出现了一些诸如重述轻评、话语霸权、妄言误断以及对于评论对象居高临下的语态等困境。本文首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的困境,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期精彩的谈话类节目既能满足观众的收视要求,又能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谈话类节目要体现叙事性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嘉宾,选择其数量不同的事件点,或者用多个事件组成,完成人物塑造、诠释主题;在叙事中放大细节,能够体现谈话节目叙事性的关键;同时寻求独特的叙事风格,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节目形式的创新、电视叙事方式的成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拥有较高素质的职业新闻人才四个方面,论述了央视《新闻调查》水准。《新闻调查》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6.
新闻节目制作市场表现 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我国共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约11.12万小时,其中各级电视台共制作新闻节目近8万小时,占全国新闻节目制作总量的70%以上,在综合新闻和新闻评述类节目中,电视台几乎包揽了全部制作量。  相似文献   

7.
李妍 《中国报业》2018,(11):100-10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电视新闻行业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节目制作技术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新闻专题叙述类节目的创新措施,以期帮助新闻媒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15年来,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经历了高收视、高关注后,也出现了弊端和不足。总结出我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从主持人、报道样式、受众意识、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品牌经营等方面探求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商》2015,(40)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为了提高新闻类节目的质量,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新闻类节目而言,播音主持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促进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播音支持人应对电视新闻播音技巧进行全面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而满足新闻类节目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电视新闻播音技巧把握的意义,并为播音主持人提供了几点建议,旨在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宇偲 《中国报业》2012,(12):90-91
当前,电视新闻以其独有的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真实性高的特点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各电台也都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以往的单向传播到现在的双向交流,新闻的发展实现了从"播"到"说"的转变。而资讯类节目也顺应电视新闻的发展态势,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成为受众喜爱的节目,这其中,语言风格上的变化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全球资讯榜》为例分析了现代资讯类节目的语言特色,以期通过这个代表性的栏目来透视现代新闻节目的语体用法。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背景下,多元化的电视形态改变了电视节目传统的分类状态,开放性的交叉结构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不断得以突破与重构,新闻评论和新闻调查两种类型电视节目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得调查式的新闻评论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述事评论的角度,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农超对接: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例,阐述和分析新闻评论调查式述评的表现方法,尝试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作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0)
笔者作为广播旅游类节目《魅力延边》的主创人员,在本文中通过对本地旅游节目《魅力延边》节目板块设置的浅析,阐释了只有在对当地旅游资源做好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策划、制作出接地气的旅游类节目,充分发挥旅游节目的自身价值,本文为广播旅游类节目的板块设置提供了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婷 《中国报业》2014,(20):70-71
新闻媒体活动以叙事为核心,任何与传媒相关的问题都会体现在文本上,而创造文本的活动就是叙事。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受多种现实因素影响和约束的社会活动,并非仅仅与技术操作、创作有关。电视新闻的叙事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对电视新闻叙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总结文本组织架构模式,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视新闻的形式,对电视新闻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和意识形式分析。因此,本文基于传媒生态理论,从内部生态环境以及外部生态环境多角度对电视新闻叙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希 《中国报业》2023,(7):110-111
后期编辑和制作如何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丰富性,争取更多的收视率,成为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与制作的意义,并就电视新闻节目的声音编辑、文字编辑、内容编辑等进行探讨,以期推动电视新闻节目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曼 《现代商业》2008,(6):263-264
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电视法制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增强法制类节目的直观性和可看性.节目制作者经常以真实的案例作为题材.本文对电视法制类节目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侵害的方式、类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生态环境的快速转变,给电视节目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价值、功能、意义和影响力都应得到重视和再认识,探讨研究其发展思路已势在必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不能沉浸于固有的传播方式,需要转变思路。文章以山东卫视深度报道栏目《调查》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整个电视行业面临的危机。并且结合《调查》栏目的具体案例,分析《调查》栏目存在的困境,从而寻找电视媒体深度报道栏目的突破口,探讨《调查》应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打造出品牌效应,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7.
丁怡 《中国报业》2023,(13):170-171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与时代发展的联系较为紧密,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不仅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冲击,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应与时俱进,加强思想引领,优化选择报道内容,转变新闻语态,精思叙事角度,融合多种技术手段,丰富表现形式,增强节目互动,扩大传播矩阵,通过对新闻报道路径的创新,以更专业的报道水平吸引受众目光。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美国,一般认为NBCl954年推出的《今夜》是电视谈话节目之先河。目前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占到整个节目总量的60%-70%。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是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实话实说》影响巨大,谈话类节目由此开始在我国电视界风行。此风一健,“谈”与“说”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也就顺理戍章。  相似文献   

19.
王娟 《中国报业》2014,(24):64-64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尤其是后期编辑工作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本文从电视新闻节目对后期编辑工作人员的要求以及后期编辑的重要性出发,谈一谈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卡  卢凌杰 《新晋商》2020,(4):0003-0004
目前,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美食类节目作为电 台节目常见的一种类型,积极探索融媒体优势,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方法能够有助于美食节目的发展。论文对美食类节目融媒体推广 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