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影响房价的相关性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而得到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进入实施阶段,以及对申奥成功、上海“世博”效用、中国加入WTO的良好预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可以达到1~2个百分点,居各行业之首,而且,房地产与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近几年,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的房价飙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房价的上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居住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需要,房价的高低与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那么,影响房价的因素究竟有哪些?从成本角度分析,有地价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多从需求供给市场等层面分析房价高涨的原因,偏重于市场描述,按国际惯例,房地产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涉及的层面众多,但仅从市场方面人手,难免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本从高房价形成的制度性因素着手,分析高房价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韦华伟 《经营者》2007,(15):76-76
<正>要平抑房价,只靠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外在的压力与房地产行业的自律相结合,如果没有行业自律,这个行业的发展将是非常危险的。中国房地产大亨任志强笑了。他这次的一笑引人深思。近日他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说:"没买房的人都亏了。"他还说:"我们希望政府不断的宏观调控,因为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开发商就乐得合不上嘴了。"  相似文献   

5.
房价问题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但历次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总是难以达到效果,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在于——房地产行业并不是在一个真正的市场运作环境中。从各方的角色来讲:土地出让者,是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方对北京高企的房价均言之凿凿,自成一说,令局外人眼花缭乱。对房价看多者多为一些官员、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地产中介、房地产投机者;看空者多为拟购房者、新闻媒体和学院派经济学家。可以说,上述观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房价问题上利益关系的格局。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与其说表明了自己的客观判断,不如说表达了自己对北京房价走势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8.
上海一直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虽然上海经济总量在中国所占比重已经今不如昔,但这一看法并没有发生变化,十多年来甚至还得到了强化。这样,上海就成了政策的维护重点。无论如何,北京、上海不能乱。在房地产问题上,就形成了对上海房地产进行保护的政策倾向,什么地方的房价都可以跌,上海的房价不能跌。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房价的中短期趋势,只会涨,不会跌。这不仅是理解上海房地产走向的要点,也是理解整个上海经济走向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洪建华 《房地产评估》2008,(1):21-21,41
众所周知,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大幅度攀升,是当今城市居民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政府为了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相继出台了“国六条”、“国八条”、和一系列金融、税收调控政策,通过一段时问的观察,但仍是收效甚微。笔者作为基层房地产估价工作者谈谈促使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和控制房价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上海房地》2005,(5):1-1
最近,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无论在交易层面还是心理预期层面,都对上海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观望气氛日渐弥漫,买卖双方进入了对峙期,房价涨跌也在对峙中开始了调整,显示宏观调控政策收到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朱胜杰 《上海房地》2012,(11):17-18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2012年,尽管国家不断强调坚定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但从实施层面看,为稳定经济增长所出台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显然对房地产行业形成利好,房地产市场目前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判断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趋势,主要从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房价、库存、投资、拿地等几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12.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11):16-17
5月11日,建设部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时间很多人都感觉房地产行业的冬天真的要到了,一些买房人和中小开发商开始对楼市信心不足。但据专家预测。今年二三季度房价仍然会上涨,但涨幅将回落;到第四季度房价涨幅可以达到一个合理水平,个别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房价也可能发生下落。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房价上涨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但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房价的波动。《房地产导刊》独家策划本期《中国城市房价述评系列》,并组织北京、广州记者进行突击采访北京、上海、广州特别关注房价变化趋势给予深度探寻及剖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我省房地产中介行业采取何种对策已成为当前的焦点问题,就此问题笔在本中阐述两个观点,作为处于内陆省份的湖南房地产中介行业如何面对入世的挑战,第一加入WTO对房地产中介的影响,第一房地产中介面对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涵 《政策与管理》2008,(17):44-45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多年,几乎没有人能把房价走势说个清楚,因为人们都忽略的是买房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比供求关系对房价更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万科旗下的万科中粮假日风景在2008年2月公布购房优惠计划,现有房价折扣从九折起,这个价格相当于每平方米优惠幅度可达1305元。如果万科在深圳和广州的降价可以理解为局部的战略调整,那么此后上海、成都楼盘的降价应该足以证明,新出台的从紧货币政策己开始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威力”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上海房价涨幅明显过大自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上海的房地产交易放量上攻,房价快速上涨,使上海房价登上了更高的台阶。为抑制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一系列调控措施在当年第三季度后陆续出台,使房地产市场在2010年初一度陷入观望态势,但房价没有明显松动。2010年3月,上海市商品住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的痕迹太明显了,因此不少人把这一年称作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年。然而,2005年也并不“太平”,国家抑制房价疯涨的决心日益坚定,2005年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并不比2004年少,中央、地方、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19.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都会不同程度在股市中得到反应。居民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价格非正常上涨,促进户型结构多样化,打击房地产行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但是,从20世纪末期到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且在持续暴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房屋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房屋比重太大,与普通老百姓的中低档房的需求严重脱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机构和个人囤积房屋,哄抬房价,炒房现象十分明显;房屋空置率过高,但大量的普通居民由于过高的房价而无力购买,需求预期又是非常强烈。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极为不利。2006年中央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房地产行业市场,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努力推动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2,(3):67-70,66,11
在不被人看好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这个精明而大气的上海人,以创新、资本和互联网,下出一盘与众不同的大棋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