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蓝色经济区GDP、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经济、科研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指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找出影响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为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更加合理地推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自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社会发展进入全新时期。文化产业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动力,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境遇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推动山东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区域发展布局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内涵意义与战略布局基础上,明确了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为发挥青岛市在全省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实现率先建成蓝色经济区的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要性,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并通过对海峡西岸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5.
龙明 《老区建设》2011,(20):11-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与经济为发展轴心,推动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本调研组以新干县为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生态经济的优势与劣势。新干县具有一定的产业区位优势,工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生态经济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等。针对以上这些的问题,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分析了当地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对策,这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整个江西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经济开发区如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改革开放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经济区开发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克服有碍我市经济区开发的种种不良社会心态。本文分析了当前有碍改革开放的九种社会心理现象及其危害;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克服有碍经济区开发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是:在搞好治理整顿经济的同时,推进改革,加快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舆论宣传;尊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淮海经济区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然后建立评价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指标进行筛选,根据指标对淮海经济区的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引入经济联系度的概念,着重对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和不足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淮海经济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晓虹  官锡强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41-14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内,贸易经济逐年增长,货运量也随着增加,正逐渐成为经济区位上的物流中心,这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物流业。但落后的物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文章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正确判断自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定位,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聂炳华 《山东经济》2011,27(1):127-130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针对如何借鉴国内有关经验,本文着重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动因和主要经验作了分析,并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提出了建议:一是指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对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是建议把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列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三是提出以青、日、潍一体化带动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姜保雨 《特区经济》2012,(4):179-182
中原经济区已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南阳市是中原经济区主体以及连南启西的重要支点。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采用指标分析的方法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并结合南阳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段瑞娟 《特区经济》2011,(10):190-192
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的研究对西部大开发宁夏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通过分区采用差异率、EXCEL图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各经济区发展现状,归纳了宁夏各经济区发展的差距并对宁夏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宁夏各经济区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朱其现 《特区经济》2009,(11):181-183
文章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在大力发展大型工业经济的同时,应利用经济区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经济区的工业经济与创意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兰州经济区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进行研究。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特性的基础上,将中心城市吸引辐射、区内紧密分工协作和兼顾行政区界完整作为组织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的主要原则。通过对比分析已有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所采用的方法,结合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在采用城市断裂点法界定兰州经济区范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兰州市区与周边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通勤率等因素后,最终确定了兰州经济区范围。  相似文献   

14.
夏静 《珠江经济》2004,(7):20-2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三部引擎。目前这三大经济增长极景气走势如何?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调查报告对此进行了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9年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意见之后,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为了了解海西经济区的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国家出台发展意见后对海西经济区对外贸易发展是否存在刺激作用,会产生怎样的贸易效应,文章选取了海西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GDP)与进出口贸易数据等对海西经济区的对外贸易现状、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政策出台前后对外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海西经济区在国务院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意见出台后对外贸易存在创造效应,海西经济区的贸易总量也是呈上升增长的趋势,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保持在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16.
本条例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自由经济区法》而制定,它确定了“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的经济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的特殊法律基础。第1章“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的目的和任务1、创办“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吸引外国资本、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共和国和首都紧迫的社会问题,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基础设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满足市场的商品供应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德慧 《特区经济》2012,(1):190-192
都市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发展都市农业将对促进郑州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态化、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郑州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阐述了郑州都市农业的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产权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受到格外关注。中原经济区在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应当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效保护文化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完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这就要求中原经济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措施,推动社会各类文化企业的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及知识产权意识。基于此,文章拟将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经济区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区域,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着环渤海经济区经济的质量。本文在回顾环渤海经济区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城市之间合作与分工、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胁迫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经济区的几个问题》和《试论设置东北统一经济区的依据和途径》两文,是从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探讨会的书面发言中选登的。本刊欢迎就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