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狮  王凯 《农机市场》2007,(11):62-63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而农机流通是农业机械化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化的农机流通做支撑,就不可能有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实现.农机流通,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邢玉升 《北方经贸》2013,(11):66-67,69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加快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比,黑龙江省的农机工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农机工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开发新型农机技术和产品,以及充分利用工业基地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劳动力资源,以打造农机工业强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7月5日以国发[2010]22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的一大盛事,必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钱威  魏巍 《北方经贸》2014,(3):36-37
农机工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农机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借鉴国内农机工业相对发达的广东省、江西省、河北省推进农机工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政府应对农机工业实行宽松的财政和信贷政策,加强新技术在农机机械上的应用,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农机机械只有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才能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支撑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农机市场》2007,(12):69-69
各农机管理、鉴定、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农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大市场: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与策略,探讨农机化、农机生产、农机流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搭建产、学、研、推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理论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机市场>杂志决定于2008年开办"中国农机论坛"栏目.  相似文献   

7.
深入系统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与趋势.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党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文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吹响了我国建设现代农业新的进军号。文件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放在突出的位置,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农业的内涵,强调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指导“十一五”及此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9.
《农机市场》2007,(7):22-2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机流通是沟通农机生产和使用的桥梁,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乃至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努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农机流通体系,经研究决定,我会在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简称“全国农机会”)期间,召开“全力推进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建设”研讨会,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商》2013,(8Z):132-133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决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及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农机流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农机生产与农民用户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化的农机流通作支撑,就不可能有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机流通,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大幅度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效率。 所以,相关部门及管理单位应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农机推广工作的积极影响以及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措施,提高其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农机市场》2010,(5):63-63
4月27日,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机示范区建设项目在晋中市榆次区正式启动。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机建设项目,是根据山西省农业发展新要求,在粮食主产区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实施,加大农机投入,率先一步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首批示范区在榆次区永康村、大同县落阵营村、定襄县东霍村、孝义市东盘梁村实施,四个示范区将集中示范玉米、马铃薯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离不开履带拖拉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履带式拖拉机作为我国农机工业的奠基者,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面对国家不断加强"三农"建设、完善惠农政策、推进现代农业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履拖继续发挥传统优势,加快产业转型,满足现代农业建设需求,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一、着力服务"三农"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问题成为一些地方农机用户伤脑筋的难题。广大农机用户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由于专业维修机构少,农机出了故障不知道去哪里维修;二是一部分从事农机修理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传统的农业机械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农业对生产设施和作业模式的需求,大型高端、先进智能、高效环保的农机产品将成为未来需求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农 《农机市场》2011,(12):14-15
在郑州举办的2011年中国农机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农机经济司司长方言在《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的演讲中提到:由于机械化水平低,尤其是机械化收获率低造成南方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率相对低下,从而导致我国油菜大面积减产,进而影响到我国油料供给安全,并提出推进油菜种植机械化迫在眉睫的命题。方言的讲话说明油菜种植机械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预示着油菜种植机械化也许将成为农机化下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农业机械化进行重新定位并浅谈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现代化农业中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同时对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中的支撑作用谈谈个人的看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因此推进农业机械化不仅对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有重大意义,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对农业机械化进行重新定位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农业机械化可能就是简单的小型农业机械代替部分人力和畜力。然而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时期,我们应对农业机械化进行重新定位并正确理解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内涵。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而言,农业机械化要经历小规模机械化、大规模机械化、全面机械化。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看,农业机械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逐渐扩大。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农机维修服务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搞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维修服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号令指引下,山东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重点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和农机合作社建设推进工程,上半年农机化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