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延菊 《走向世界》2011,(15):58-6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又能在适当的时候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似文献   

2.
《老区建设》2010,(21):63-63
A小姐,您没带钱就直说吧 某日,阿丽和朋友聊天,说:"唉,我都28了,一个男朋友都没有。" 朋友:"那还不简单,多夸一夸你看重的男人,不就行了?" 下午,阿丽打车回家,对司机一见钟情,便说:"司机先生,你好帅啊!" 司机:"呃……小姐,您没带钱就直说吧"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记账?马祖煌说,主要是父母的嘱咐。他成家前,父母就叮嘱过:"以后成家,要节省过日子,不能浪费。"古语说:"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一辈子受穷。"马祖煌觉得记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10,(8):59-59
发抖 某人生长在富贵之家,花钱买了个五品官,但不知民间疾苦。一年冬天,他外出巡视。见一乞丐站在寒风中发抖。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这个人身子怎么老是在动弹?"随从道:"因为天冷衣薄而发抖。" 此人更觉奇怪,说:"难道抖抖就不冷了吗?"  相似文献   

5.
李燕 《走向世界》2011,(16):18-19
读书,是历代都推崇的一件事情。《论语》开篇就表明了孔子读书的立场和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首先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又说"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学。"  相似文献   

6.
趣事     
《发展》2012,(5):63-63
可怜的维纳斯有两个人看过维纳斯像后,其中一个突然叹了口气:"哎!"另一个奇怪地问:"怎么了?"他说:"别提了,人残疾了真可怜,你看他,衣服掉了都提不起来。"  相似文献   

7.
李艳萍 《中国报道》2011,(11):82-83
如何用语言来形容他?他自己说":我是吃百家饭的……"博采众长何家英先生曾这样评论他:"大导演阎正多才多艺,著书立说,收藏名人字画乃最大癖好,实为艺术家之良师益友。"从这里看出他是导演、作家、收藏家、艺术评论家。王子武、王西京先生专门为他画像,朋友说他"是真才子自风流"。  相似文献   

8.
《老区建设》2013,(1):62-62
戒烟 一位男士在路边的加油站停留,无所事事,这引起了管理员的注意。几个小时后,管理员上前诧异地问:"先生,你在这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有什么事吗?"男士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正在戒烟!"  相似文献   

9.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1,(39):78-79
【男人的反击】 某男对某美女穷追不舍,美女不厌其烦:"你省省吧,就算世界上只剩你一个男人,我也不会嫁给你的。"某男颇为不自在,回答说:"剩我一个男人,我还会看上你吗?"  相似文献   

10.
乐高玩具的CEO说:"孩子可以用积木搭建自己的王国,而网络除了一堆数字还有什么?"很多新一代玩具设计师证明:这是个多么缺乏想象力的疑问啊!  相似文献   

11.
晓枫 《辽宁经济》2011,(3):54-56
记者:"十一五"期间是辽宁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过去五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也在不断开创新局面,请您介绍一下我省"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刘长江:回顾"十一五",可以说这五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硕果累累,成绩显著。一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曾经的校园     
张海青 《中国西部》2012,(9):120-121
当领导宣布学校撤并的时候,似乎并不觉得意外,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早已满天飞舞。走在街上碰到不甚熟识的人也会好奇地问起:"听说你们学校撤并了?"我只能说没有正式通知,谁知道呢。而今,我可以告诉他们的确如此了。心里说不出是怎样的感受,留恋?遗憾?失落?迷茫?还是有点兴奋?  相似文献   

13.
快意斋论画     
吴悦石 《东北之窗》2012,(13):90-91
之十四要有笔意、有笔趣、有笔性,方为可观,故石涛和尚有一说,盖不虚也。 作画以笔力胜,笔力由骨气胜,骨强则气势强,无骨则无势。一寸线一寸骨,骨法用笔也。故曰:"寸骨寸心。"亦曰:"强其骨。"尝说:"意到笔不到。"意者何?笔断迹连,迹断意连,意断势连。画贵有势,不尚雕琢,方为至美。  相似文献   

14.
最"拉风"的车是什么,是酷酷的阿斯顿马丁还是豪华的迈巴赫,抑或是世爵?都不是。它的名字叫做"风能探索者"(Wind Explorer),是世界上第一款由风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说它"拉风"可谓名副其实,第一次行驶就创下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本人亦认同此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那什么是唤醒?即:生理或心理被吵醒或是对外界刺激重新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16.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4,(47):48-51
若说人生最大的事儿是什么?那答案莫过于"吃"。而吃什么安全?怎么吃健康?如今,随着食品安全风波的此起彼伏,"农"字号的产品愈发受到追捧。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有一个"品牌"情结。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旅游购物,"牌子"是大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不知从何时起,"农"字号的产品也刮起了"品牌风"。远了不说,仅说济南的农业品牌就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7.
孔子看天     
裴传永 《走向世界》2011,(28):81-81
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家庄子曾经有言:"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意思是说,孔子的知识仅限于人类自身及其周边环境,而对于天,他是茫然无知的,所以只能选择"失语"。然而,孔子对于天象真的一无所知吗?不是。  相似文献   

18.
议论"国人德性"的时候,是否自己先扪心自问一下:你在"国人"中属于哪类?在抨击"国人德性"的时候,是否应先自问一下,自己这方面做得究竟如何?数年前在德国一所大学访学小住,与邀我的教授所长口头约定在那里搞几次讲座,期间东道主单位因临时有别的重要活动取消了一次,为此提前两天特告知并发了告示。这在高校学术安排中原本是常有的事儿,我也没把这种变故当回事儿。不料事后主人付讲座酬金时,特意将那次未曾搞过的讲座酬金列出,说即便没讲,也须付酬。因为讲座已列出,预算也做了。我想拒收,说没讲的课怎么能拿酬金?并援引中国习语"无功不受禄"作为理由。  相似文献   

19.
邻居敲门进来,递给我一份医疗账单说:"老詹,您是记者,您给看看,医院这么个整法,到底搞些什么猫腻,有这么糊弄病人的吗?"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五章: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