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职场幽默     
《中国经济快讯》2011,(27):78-79
人事干部 小陈在人事部门工作,刚刚被调到楼下的行政部门。有一天,小陈的同学打电话到人事部门找他:“小陈在吗?”接电话的同事说:“小陈不在人事了。”小陈同学:“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啊,还没来得及送他呢!”“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  相似文献   

2.
一个农夫,挑着一担大蒜打算到城里去卖,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大蒜也没有卖出去,还遇到了一场大雨。为了避雨他躲进了一家网吧.并在网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当年轻人知道了他的遭遇后,马上很热心地表示愿意帮助他将这些“烫手的大蒜”卖掉。年轻人先问这位农夫:“你的大蒜有什么特别之处?”农夫很骄傲地说:“这些全是我自己种的.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肥料。”于是年轻人马上在网上输入“有机大蒜”四个字进行搜索,几分钟后.他对农夫说:“我已经帮你卖掉了这些大蒜.买家是一家德国的公司.他正在寻找天然有机肥料培植出来的大蒜。他还要买很多,且价格特别高。”  相似文献   

3.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09,(6):64-64
茶杯架 顾客:“喂,是技术服务部吗?” 技术员:“是的。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黄毛一族     
虽然周围还有很多人从衣着、言谈、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甚至长相上都与过去没有什么不同,虽然在这个大都市里还有许多更落后的民工们像一股股灰尘被真的假的执法人员扫来扫去,但这些都挡不住时尚从天而降。时尚是什么?最从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行动指令。时尚要求的只有服从。如果你问一个很“时尚”的人“这是干嘛?”他会回答:“这是时尚”,如果你再问:“干嘛这样?”他回样回答:“因为这是时尚。”时间就是一个大的“集体无意识”,活得太清醒的人是无法时尚的,这种人被称为特立独行这种人往往以酒鬼或疯子了…  相似文献   

5.
《西部论丛》2006,(9):84-85
只要有问题,就有的存活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彼得·杜拉克哲理的故事:有位经理人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道:“您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经理人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帮我的忙。”这位热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经理人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第二天,经理人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经理人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热心人用车子把经理人带到荒郊野外,两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坟场对经理人说:“你看看…  相似文献   

6.
专注战略     
说到“专注战略”,先讲一个大歌唱家的小故事。有人向世界级的歌唱家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的秘诀,他都会提到父亲的一番话。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其父回答:”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相似文献   

7.
大到购置住房、电脑,小到买一件服装、首饰,只要你去购物,恐怕都免不了要与商家“唇枪舌战、讨价还价”。有时,尽管你咬牙与商家侃了个天昏地暗,结果却还是中了人家的“套”——付出的价位仍然很高。怎么办?现在,职业侃价人可以帮您解忧,凭着她们掌握的“杀价”绝招,帮你购得物美价廉的商品。作为一名侃价小姐,甘肃女孩李倩是怎样在大上海“侃”出一条生财之路的呢?请读此文:  相似文献   

8.
儿子从北京回来实习,我请他到一家酒店吃饭。那男服务员十分热情,一口一个“二位领导吃点什么?”儿子听了很不舒服:“我还没工作呢,怎么知道我是领导?”无独有偶。吃完饭,两位女服务员鞠躬相送,齐声喊道:“二位领导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相似文献   

9.
大到购置住房、电脑,小到买一件服装、首饰,只要你去购物,恐怕都免不了要与商家“唇枪舌战、讨价价还价”。有时,尽管你咬牙与商家“砍”了个天昏地暗,结果却还是中了人家的“套”——付出的价位仍然很高。怎么办?现在,职业侃价人可以帮您解忧,凭着她们掌握的“杀价”绝招,轻易就可以帮你购得物美价兼的商品。做为一名侃价小姐,甘肃女孩李倩是怎样在大上海谋财的呢?请读此文  相似文献   

10.
“您好,这里是山东移动客户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当您拨通10086,就能听到热线客服人员甜美真诚的声音。中国移动山东公司10086热线为全省7000多万客户提供24小时的业务咨询和服务受理,是山东移动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企业服务客户、倾听客户心声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09,(5):61-61
有一个快乐的农夫.每一个早晨他都有些迫不及待地向新的一天问好:“上帝,早上好!”他的邻居,一个心事重重的中年农妇,每天早上的问候语与他类似:“上帝,早上好吗?”  相似文献   

12.
唐晔 《沪港经济》2010,(5):79-79
T:赵总,5月27日晚上8点半你在做什么呢?Z: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那天,“全球统一行动,熄灯一小时”。我在家就关上灯、关掉电视,安静地在沙发上打坐。你知道,“地球一小时”始于2007年的悉尼,当时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这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低碳活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上海、北京等近十个城市参与其中。对了,那会儿你又在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三重门     
《广西经济》2009,(4):61-61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4.
神州换车潮     
朋友问我:你知道使用的高档消费品中,升级换代最快的是什么吗?我想,也许是五颜六色的高级服装,或者是电冰箱,电视机。高档服装,新潮涌动,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说是几天一个样;电视机,从黑白到带彩的,从单功能到带卡拉OK的,从单画面到多画面的,到摇控的,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但细细一想,电视机,电冰箱.音响,等,产品升级换代的时间短,但使用者换得并不。快,我什1国家有多少家庭能一、二年换一次彩电、冰箱呢?当走在都市的大街上,看到如潮的小轿车,有银灰的、桔红的、浅色的、苹果绿的,有流线型的.有弹头式的—…·…  相似文献   

15.
“你觉得热吗?” 在今年夏天,它一如往常地成为大家相互间的问候语。此时,身为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谢伏瞻,听到这句问话却是另一层含义。因为此前的一项面向6大国际知名投行的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过热(快)的。中国的经济正在“发烧”。  相似文献   

16.
温暖     
我的儿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儿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4次。爷爷挺纳闷,于是在连续回答了4次后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看。”  相似文献   

17.
吴思 《走向世界》2011,(24):104-106
说到“辣”.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连绵的麻辣刺激着味蕾的毛血旺.是厚厚一层辣椒的剁椒鱼头.还是香辣鲜美、刺激无比的水煮鱼?不管你想到的是什么,脑海里一定少不了那层鲜红的干红辣椒.红润油亮的汤汁、扑鼻而来的香气,回味无穷地挑动着人们的味蕾.即使吃得泪流满面也会大呼过瘾。  相似文献   

18.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紧承上句“问君何能尔”,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  相似文献   

19.
聪明才智相差三十里郭文卿聪明才智怎么可以用长接单位“里”来衡量呢’?可以的。诺看:话说一次曹操途经曹娥碑下,看见碑后有八个篆宇:“8绢幼妇外孙貌臼”。曹操问身旁的杨修:“你懂这是什么意后吗?”杨修回答:“懂。”曹操说“你先不忙解释,待我想一想。’走了...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传销?每当有人问我,我便想起这个故事──曾有一个国王同大臣下棋,国王说:“你征战沙场,功勋卓著,我准各奖励你.你需要什么呢?”大臣说:“国王,我就要麦子,第一格放2粒,第二格放4位,第三格放8粒,第四格放16粒,第五格放32粒,依此类推,总共361格,摆满的麦子就是我要的数量.”国王说:“太少了,既然你坚持,到国库取就是了.”其实国王并不知361格能摆多少麦子!我们打算:第1格2粒,就是2’;第2格4粒,就是2’;第3格8粒,就是2’……第3361格就是2’‘’粒,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国王就是把他的国库掏空,也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