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在去年末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后,今年7月1日起,服装出口退税率将再次下调2%。总体来看,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省服装出口企业的影响面较大,但对不同企业、不同市场、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企业出口影响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关于调整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 ,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 ,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据测算 ,出口退税率总体下调3个百分点 ,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 ,对已欠退税款 ,由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解决。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总体来看 ,该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 ,并日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出口退税政策在具体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1999—2002年 ,我国出口退税的应退税额…  相似文献   

3.
2004年,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再次普遍下调,对出口企业的成本和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减轻退税率下调对企业的影响,企业有必要进行退税筹划。本探讨的是生产企业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如何根据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退税筹划。生产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出口,在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途径上有国内采购和国外进口两种方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1日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其中纺织品方面,服装、鞋帽、箱包大类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降低到5%。此次出口退税的下调对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纺织服装出口一直受到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不仅增加出口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再次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10类共553种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调低15类共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将花生果仁、油画等10种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从数量上看,此次调整涉及到的商品共计2831项,约占海关税则所列商品总数的37%。 自2004年1月1日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以来,中国已连续4次对这一政策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从1994年1月至2006年9月,我国综合退税率已由16.3%下调至12%。2007年7月1日生效的政策调整,再度拉开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大幕。 对于在市场经济道路上一路高歌前行的中国来说,政府以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宏观行政手段主动干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在进入改革开放成熟期后并不常见。2007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后出口退税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6.
出口退税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出口退税已成为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出口的重要措施,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退税的节能减排效应,提出下调出口退税率,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成本的假设,接下来又通过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能源强度与出口退税率的协整分析来实证验证,结果表明:出口额能耗与出口退税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出口退税率是出口额能耗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额能耗影响的长期弹性为0.47,短期弹性为0.07,即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对出口额能耗的影响在短期内不明显,但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变结构协整分析还表明,差别退税政策下,当退税率下调时,出口退税率变化对出口额能耗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金茂 《新商务》2004,(1):44-45
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该决定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据测算,此次浙江出口商品的平均退税率下调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要明显高于其他沿海主要省市。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3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的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在现行出口结构下,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已欠税款由中央全额贴息。  相似文献   

9.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规定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从一年来的贸易数据看,新政对出口贸易的走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大力度的出口退税带来了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贸易增长加快;新政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新出口退税政策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全国出口产品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第二是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负担的退税额度,以2003年应退税额度为基数,超基数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75:25的比例共同分担。此政策的推出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具体出口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兼有。一、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一)此次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出台,对消除中央财政的巨大隐患将产生重要作用。自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就出口退税一项累计应退未退税额已达到3000亿元,这样巨大的负债是中…  相似文献   

11.
从7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降低,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被改为出口免税。本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整的力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2.
新规备忘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出口退税率下调3% 中国国务院10月13日发布的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决定,中国自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3个百分点。这是一剂“猛药”,同时,对于我国改革外贸体制、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等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3.
沈祎 《国际市场》2007,(8):13-17
2007年7月1日,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是个“痛定思痛”的日子。从这天开始,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而且,这一次出口退税下调,不可能是最后一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于2004年1月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和政策导向,然后客观地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资源性产品行业的影响,并对我国政府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08,(21):15-15
国家再次调整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退税率。10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明确从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具体为: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于1985年,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经过三次调整,1996年由于财政原因下调退税率,1998年为了刺激增长上调退税率,以及2003年的结构性调整,针对我国的现状,国家从2006年9月15日起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期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的出口退税率政策下调了纺织品、钢材及部分有色金属等的退税率,相应地则上调了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退税率。它旨在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我国目前的世界加工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出口企业所直面的问题就是订单急剧减少。虽然国家对出口退税有所提高,也的确能减轻企业的部分负担,但是出口退税提高后,一种新的情况随之出现:由于我国企业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对资金敏感的国外进口商以出口退税率上调为借口,要求我国企业下调出口报价,国家上调出口退税率的利益被外商挤占,政策刺激效果被削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于2004年1月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和政策导向,然后客观地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资源性产品行业的影响,并对我国政府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察如何通过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中国出口稳定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出口退税政策对机电行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明显;长期内,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行业和"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增长影响显著。因此,中国可以通过提高高新技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和降低传统行业及"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保持总体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政府鼓励出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财政措施,出口退税政策的意义在于,运用财政手段奖励出口生产.增强出口竞争能力。1994年,中国正式出台出口退税政策。1999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出口.中国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后来一度上升到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