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中国各种诚信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政务诚信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也出现了信用赤字.政务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结果、政治主体与政治过程三个方面,并对民主政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危害:消减了政治权威,造成合法性认同下降,以及行政贯彻过程受阻.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用缺失、信用传导机制不畅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问题.从中小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入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近期应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增加企业的退出成本,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形成社会监督惩罚体制,用法律形式体现诚信;长期则要从制度建设人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让诚信成为行为习惯,这是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诚信不单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诚信,也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更是社会信用问题。本文就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信用缺失的分析以及对会计诚信的强化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一般把诚信和信用混用,信用与诚信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信用只是诚信的部分内容,信用需要以诚信作为基础和支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需要道德作为支撑。当前,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隐患。诚信的缺失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银行业,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诚信问题,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讨论诚信问题在银行业的表现、理论根源与现实起因,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商业银行诚信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在申请贷款与偿还贷款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我国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银企信用缺失是信贷风险产生的部分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信用缺失的微观机理,提出信用缺失治理的关键必须通过健全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个人、企业征信评估机制和良好的社会信用坏境等策略来加速诚信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保险业的诚信缺失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保险业经营实践中,诚信缺失风险是影响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已成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诚信缺失风险的成因主要是保险合同双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它对保险公司的营利活动构成巨大威胁并产生诸多影响.为此,应建立与完善被保险人信息库与信用评级制度,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银保"深化合作;推进保险经营电子化与网络化进程,防范诚信缺失风险.  相似文献   

7.
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它给企业、合作对象、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投资者都带来了巨大危害。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会计人员诚信确实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建立完善会计诚信教育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以及建立会计信用与评价机制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会计行业的诚信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大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企业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滋生了社会腐败现象,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计行业诚信缺失有着极其复杂的根源.由于缺少信用制衡、信用惩罚和信用激励制度,守信成本可能比失信成本还要高.失信成本低廉,必然导致行业行为和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形象,净化会计执业环境,建立健全会计行业诚信考评制度,使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惩,是会计行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政策     
《全国商情》2012,(9):8
1发改委加紧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级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交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修订,规划名称也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改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按照时间表,规划年内将会出台。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普遍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诚信是企业道德之本。目前我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导致每年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元。要改变失信现状,需要从多方面构建诚信道德基石,政府应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尽快制定约束机制,倡导诚信的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有效地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用体系。企业强化道德建设,构建诚信企业文化。同时强化社会监督,抓好诚信道德教育。打造诚信社会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