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的大力培养。通过对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本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推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重点在于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地位;扶持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输入与输出人才;完善在职培训,构建终身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的大力培养。通过对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本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推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重点在于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地位;建立柔性人才培养莫使,实现产学研结合;输入与输出人才;完善培训,构建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文化资源丰富不代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产业问题,如何把握文化资源的特征、品质和价值。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河南文化产业在发展规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立法和政策引导,构建文化产业人才机制,建立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机制,才能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实现“文化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4.
闽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要加强文化产业人才交往,构建闽台文化产业人才交流平台;开展多形式的文化产业人才合作工作,培养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吸引台湾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打造闽台文化产业合作人才高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技术革新和内容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要做到这些,人才是关键,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机制,是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人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作用越来越突出。现存经济环境下,通过定量分析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影响要素,发现辽宁省在科技储备及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辽宁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动漫产业园区成为发展文化产业最好的项目。而动漫产业园区的人才建设是推进动漫生产力的核心。我国动漫产业园区人才建设还不够完善,建设以创意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是完善和转变动漫发展困境中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陆晓峣 《活力》2013,(14):90-90
出版业的发展对人才出现新的需求;现代出版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现代出版人才成长路径。出版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出版业发展的动力源。一个优秀的出版创意能化为神奇,创造出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简言之,出版人才是出版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无限增值空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以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业等为主的海洋文化产业在海洋经济中逐步显现其发展潜力和重要地位。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对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升级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在海洋文化产业新型人才集聚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问题,通过对国内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集群现状分析,总结出人才集聚区域失衡、产业集聚效应不佳等问题,进而从人才集聚环境、集聚载体和分层次集聚模式等方面提出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合理高效集聚。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的丰富底蕴和巨大的张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发展铜仁土家族文化产业,需要立足于铜仁土家族地区实际,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入挖掘铜仁土家族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壮大铜仁土家族文化产品生产主体,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培养和吸引优秀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2.
马峰 《现代企业》2021,(1):135-136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并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时期,对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在2010年文化部颁布实施《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了"人才兴文"战略,其中包括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并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高校积极承担起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事实上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四所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以后,其他高校也陆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86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品牌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业态支撑点和价值诉求。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企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为了深刻洞察湖南省文化产业品牌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培育更多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2014年3至7月,南华大学文化产业品牌战略课题组在湖南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并赴昆明、杭州、上海等地考察,积极探索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对湖南文化产业品牌现状的分析研究,本课题组提出了四大战略: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培养品牌创意人才;塑造网络文化产业新品牌;实施精品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4.
刘斯嘉 《活力》2012,(12):189-189
传媒业新发展对人才出现新的需求;现代传媒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现代传媒人才成长路径。传媒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人才的培养是传媒增长的动力源。一个优秀的传媒创意能化为神奇,创造出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简言之,传媒人才是传媒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无限增值空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叶德明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105-108,104
高校发罹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是拥有高科技特征含量的文化产业资源地。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科学内涵是高校文化建设定位的前提条件。广西高校文化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短缺。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当前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乐 《企业活力》2011,(2):20-22
文化需要科技,科技也需要文化。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说明了科技在提升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用高科技弘扬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等措施使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丽 《东方企业文化》2012,(10):214-215
本文通过对遵义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为先导,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培养专业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的周期特征和发展过程,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需财经管理类人才的支持。而财经类院校,应当采取加强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配套专业体系建设;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以财经类专业为基础,从课程建设方面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鼓励地方财经类院校建立文化产业实践基地等措施支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的周期特征和发展过程,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需财经管理类人才的支持。而财经类院校,应当采取加强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和配套专业体系建设;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以财经类专业为基础,从课程建设方面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鼓励地方财经类院校建立文化产业实践基地等措施支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