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继续加速。外企收购中国企业或股份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热点和一股新的浪潮,据笔者统计,2006年以来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化工资产的案例达60项之多。对中国化工资产进行收购和重组,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这种收购重组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2004,(10):190-190
作为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快速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以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实现产业整合战略,优化配置资源,拓展融资来源的一条主要渠道,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收购重组直得到中国证券市场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未来的10~20年中,国有资本退出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相关的上市公司收购重组行为将形成持续的市场热点。  相似文献   

3.
陈茜 《董事会》2006,(4):39-43
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在中国多个产业领域展开“打包”收购行动,大有全面收购中国之势。这引发了包括官方人士在内的国内多个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应。这次大规模针对中国关键产业的收购行为,究竟是跨国公司更大规模收购的预演,还是一次投机资金的短期套利活动?本刊选择在这一时机推出外资收购中国相关产业的系列分析文章,意在解读这次大规模收购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6年以来,由于中国化工生产发展继续加快、化工装置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发展中的化工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跨国公司继续加快投资中国化工产业步伐,投资领域包括:转让专有技术、扩大在华化工生产、提供相关设备和信息技术等,这些投资呈全方位、多领域展开之势.  相似文献   

5.
进入2006年以来,由于中国化工生产发展继续加快,化工装置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发展中的化工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在化学工业方面吸引国外直接投资(FDI)已连续第3年居于全球首位。跨国公司继续加快投资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步伐。投资领域包括:转让专有技术和承包建设工程、扩大在华石化、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提供相关设备和信息技术等等,这些投资呈全方位、多领域展开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世界石油石化业兼并联合重组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石油、石化和化工公司,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方式,进行重组改制,增强竞争实力,扩大优良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有根 《中国石化》2000,(11):14-15
去年以来,石化系统按照石化集团的要求进行了重组改制工作,实现了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这为现在正在进行的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按照加入WTO及市场开放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如果不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竞争力问题,也就谈不上同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比高低、论伯仲、共经纬。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就要在重组改制的基础上,实行二次重组,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一、二次重组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新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坚持“以电为主、上下延伸”的发展战略,纷纷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在收购电力资产、投资控制煤炭与金融资源、资本市场融资、改制重组等方面大显身手,日益成为资产并购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学品市场销售额现已位居世界第4,不久将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化学品市场。“人世”以来,反倾销力度明显加大,化工园区建设速度正在加快,石化扩能开始走向经济规模,跨国公司全方位投资中国石化业,中国化工和石化业正在融入世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电工业》2014,(9):18-18
8月19日,宝钢集团旗下上海宝钢气体有限公司和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联合宣布,双方拟共同开拓、投资中国工业气体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并已于近日与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达成协议,以30亿元收购其旗下的工业气体资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十分活跃,收购形式从早期的单一权益收购发展为权益收购与公司收购并存,收购的金额越来越大,收购区域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参与形式从以前单一的油气勘探开发发展到上中下游一体化项目,范围从常规油气发展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我国国家石油公司在收购上市公司时,存在收购时的合规风险和收购后的经营风险;在发达国家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严苛的法律风险;从事油气业务一体化项目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非常规油气资产可能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鉴于此,建议今后我国国家石油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时,遵守上市地的监管法律,注意企业文化的融合;谨慎从事非常规油气资产的收购;建立一套科学的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机制,做好收购项目的经济评价,完善后评价制度;学会经营海外油气资产;利用国家石油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优势地位,收购一些优质的常规油气资产.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日益融合的新形势下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学工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近几年国外石油和化工大型跨国公司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而纷纷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给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内以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的调整与重组为代表 ,开始了石油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 ,进入了一个全产业整合的新阶段。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在实现了宏观层面上的初步重组后 ,如何借鉴国际经验 ,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收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资产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宗股权交易行为。作为企业外部扩张的一种方式,收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其中的财务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决策依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财务分析的目的及途径至少包括: 1.如何确定合适的收购价格范围,以使收购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理论上讲,如果目标公司市场价值小于其内在价值,则收购价格应大于其股票的市场价值,即股票数量与每股市价之积,小于其股票的内  相似文献   

14.
黎戈宁 《化工管理》2006,(5):I0002-I0002
今年4月3日,作为温家宝总理访问澳大利亚的活动项目之一,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与凯诺斯公司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签署了收购协议,从而把这家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收入自己帐下.而在年初时,中国化工还成功的收购了蛋氨酸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二位的法国安迪苏集团.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市场,"轻度整合"战略能够规避一系列风险,保持被收购方的竞争优势,并稳固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合作关系。需要重复强调的是,"轻度整合"战略并不等同于彻底的放权管理基于公开资料的统计发现,过去十年在中国市场发生的外资企业并购本土企业事件共有近1132起(不包括私募基金的财务性收购)。与海外成熟市场不同,外企在中国的并购意图往往追求更宽广的业务增长空间——通过收购迅速增加产品线,拓宽销售渠道,夺取客户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进入新市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出价20亿加元,收购加国石油公司Tanganyika Oil Co,以求获得在叙利亚的石油天然气资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2010,(8):4-5
8月10日,东方锆业重组朝阳百盛锆钛股份有限公司锆资产业务正式签约。依据此前的公告,东方锆业计划出资1.2亿元收购朝阳百盛拥有的海绵锆相关资产和业务。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11,(7):45-45
美国多元化的制造商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正在以4.91亿美元现金收购无线通信产品制造商EMS技术公司,以推动霍尼韦尔进入移动和卫星通信市场。此次收购是霍尼韦尔2008年7月以7.2亿美元收购了Metrologic仪器公司以来在美国最大的并购。  相似文献   

19.
市场动态     
《中国石化》2006,(1):86-86
中国建成世界首个石油易货市场;南北民企争相扩容油库;中海油成立炼化公司;中海油严正声明未表示过对尤科斯百亿资产感兴趣;中石油要约收购 锦州石化、辽河油田告别股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许多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按照世贸组织市场准入的要求开放市场,取消配额限制,近几年一些国外产品采用倾销的方式挤占中国市场的状况,在化工行业显得尤为突出,严重损害了国内化工企业的利益,阻碍了化工产业的发展。一、倾销对化工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倾销是出口国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他国市场,对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这是一种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与贸易自由化原则背道而驰。为了维护本国企业利益,各国都对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