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截至2014年4月21日,四川石化公司年350万t柴油加氢装置生产柴油组分突破50万t,提前一年达到国Ⅳ柴油标准。四川石化年350万t柴油加氢装置是炼油全加氢环保工艺路线中的重要环节,从建设之初就按照全部生产国Ⅳ标准柴油设计,对于实现柴油质量全面升级、优化炼油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这套装置自2014年1月20日一次开车成功以来,四川石化牢牢把握"安、稳、优"运行主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和工艺操作,强化平稳率、自控率和合格率的监控,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直馏柴油和改制柴油进催化装置回炼后的产品分布,结合当期产品价格,根据柴油调和不同情况,对比分析催化装置回炼直馏柴油和改制柴油产生的效益,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ASTM国际委员会公布生物柴油新规格,公布的4项标准用于保证生物柴油质量。 新的和修订的ASTM生物柴油标准如下: ASTM D975-08a,为柴油燃料油规格:为陆上和非陆上柴油使用,修订项包括用于高达5%生物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通过催化裂化分馏塔优化操作增产催化柴油、提高柴汽比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降低汽油干点、提高柴油与回炼油的分离精度,柴汽比由0.3634提高到0.3773,同时提高了装置轻油收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通过反应系统的调整增产柴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催化裂化长周期运行,我们倡导"催化裂化装置按照最高产品收率运行,单程转化,减少回炼,长周期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主要生物质能源之一,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与矿物柴油相近的性能。论述了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生产工艺,简要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传统制备方法,包括稀释法、高温热裂解法、微乳化法、酯交换法、超临界法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方法,并对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和产品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原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调和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存在问题的原因,认为通过产品调和与使用添加剂即可解决.国内调和生物柴油难以进入车用柴油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油品调和、销售环节成本偏高,为此提出了让炼油厂介入生物柴油调和环节,促进调和生物柴油顺利进入车用柴油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济部”(Ministry of EconomicAffairs)能源局(Bureau of Energy)发布公告称,从7月15日起要求在本地销售的车用柴油中添加1%的生物柴油,以减少化石柴油的使用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生物柴油及与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特性,文章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柴油、生物柴油和柴油-生物柴油三种燃料用于柴油机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掺混比对尾气中HC排放影响明显;不同负荷下生物柴油对CO排放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制定的我国首个生物柴油行业标准——"生物柴油评价技术要求"正式发布。该标准适用于生物柴油质量、环保等性能的评价和检验,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指标、质量评价指标、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服务与发展评价指标四方面共  相似文献   

10.
又一轮柴油荒袭来,据报道,某些省份的加油站一次只允许加柴油200元,也就是不到30升。民营加油站频频告急,称进不到柴油。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多次发生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柴油荒的有三次。最严重的一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出现了北京五环外难以加到柴油的局面。为何柴油供应紧张总是眷顾我国?柴油荒的阴影为  相似文献   

11.
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引入运用,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良好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围绕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效益问题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湘竹 《化工管理》2012,(11):27-27
<正>10月中旬,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的"生物质制生物柴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在近期《自然-通讯》上发表。这项技术突破将"生物质制生物柴油"技术向产业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有望缓解一直困扰我国的柴油短缺问题。我国石油炼制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成品柴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柴油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液体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的优势在于原料的可再生性以及可与现有发动机、运输、储存等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对柴油润滑性的组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柴油润滑性较差的原因以及油泵磨损的机理,之后探讨了有效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方法,并对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油、柴油消费量近年来增长很快,柴油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汽油相比更为严重。决定我国柴油需求量大于汽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发动机类型构成及油品消费结构,而影响柴油汽油产量比例的因素主要是原油性质、加工工艺、化工原料的配置以及价格税收政策。为改善我国柴油供应状况,建议调整进出口政策、价格政策、粮棉油挂钩政策,并合理修订我国柴油分类标准,扩大柴油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首次明确了生物柴油的市场地位。因原料供应不足、工艺技术落后及销售渠道匮乏等原因,多数企业停产或陷入亏损境地的生物柴油行业能否"枯木逢春"?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对生物柴油原料的保障以及技术升级有积极作用。不过,生物柴油产业能否真正摆脱困境,关键还在于下游销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日趋严格,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由于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柴油的供需矛盾也不断凸显。在国内外,使用柴油流动改进剂对实现柴油增产,节省煤油,缓解柴油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柴油流动改进剂种类的阐述,探讨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0号柴油乳化剂近日被黑龙江省科技厅确认为省级科技成果。使用这种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柴油,可使柴油发动机的平均节油率达15%,污染物排放减少60%。0号柴油乳化剂由黑龙江福康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解决了水与柴油相融性和稳定性问题、乳化柴油与未乳化柴油的互融性问题等多个技术难题。20%的这种乳化剂加上60%的柴油,再加上20%的水就可以制成乳化柴油。乳化柴油经二次微爆可以使燃烧更完全,将柴油的能量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柴油荒"的状况。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停业,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均高达几百家。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监测显示,北京、上海、重庆、大连、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也都出现了柴油紧张局面。柴油可谓是重卡的"粮食",柴油供应不上势必会影响卡车行业。各地的"柴油荒"情况如何?对卡车市场影响有多大?本期柠檬茶座邀请了3位卡车经销商,请他们谈谈当地的"柴油荒"。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在增长。生物柴油的出现不仅有效缓解了我国能源消耗过高的紧张局面,在环保方面也具有显著成效。作为能够代替柴油的生物柴油的出现,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也在深入。本文主要讲述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和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