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Baumol认为企业家行为模式受到所在制度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会促进企业家从事增加社会福利的生产性活动,比如创新;而制度环境不佳会导致企业家从事攫取社会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比如寻租。Baumol的企业家才能配置理论在中国具体情境中,是否有其适用性?以我国2009-2014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份人均土地出让面积作为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偏误后,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家寻租活动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企业家寻租活动就越多。进一步通过系数检验以及Bootstrap方法考察企业家寻租活动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企业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家寻租活动增多→企业创新强度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可为深化中国要素市场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丰裕、环境管制失效与生态“诅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资源诅咒性"的概念进行拓展,重点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诅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省际层面来看这种"诅咒"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制度的弱化加剧了这种"诅咒"的程度.具体表现为环境管制政策的失效、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以及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投入力度落后于其他非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等.从长期来看,解除这种"诅咒"效应的根本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管制上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资源禀赋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资源型地区也不是一定会受到"资源诅咒"。不论"资源诅咒"存在论还是"资源诅咒"不存在论,都不排除资源型地区可以通过优化利用资源,摆脱恶性循环,把"资源诅咒"转化为"资源福祉"。当前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增长,必须从生态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地在区域内转化,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经对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源于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资源经济的一枝独秀,通过转移效应和支出效应挤出了制造业,同时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水平,并诱发寻租活动的发生.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丰裕的比较优势,不断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资源租金管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权制度,建立有效透明的监督机制,才能走出"资源诅咒"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诅咒"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具有正面作用,但这种观点正在动摇.本文在总结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并验证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诅咒"假说,进而分析其内在机理,认为资源生产部门的产业性质、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地域分割、固化效应四方面是"资源诅咒"假说得以成立的原因.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诅咒"假说是发展经济学领域最近十几年兴起的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文章利用1990年~2007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诅咒现象是否在我国地区存在,按照长期和短期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省际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而短期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资源存量和劳动力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探索劳动力结构是否是引起“资源诅咒”或“资源福音”的一个原因。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同限制条件下,自然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缓解“资源诅咒”效应而言始终是一个有利因素。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从总体上讲,我国省域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并非没有逆转的可能,避免“资源诅咒”问题的发生,使丰裕的自然资源成为地区发展的“福音”,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为资源开发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有限;分地区讲,“资源诅咒”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异质性主导着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6,(7):87-101
本文将对非国有企业的管制引入包含国企和非国企两部门的企业家选择和才能配置模型,研究发现管制和法治通过企业家精神的数量效应和配置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减少管制促进经济增长但扩大收入差距,加强法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型而非正向线性关系。模型的数值模拟显示,给定寻租回报,管制程度下降0.1个单位,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上升0.72个百分点。给定扭曲程度,加强法治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先降后升的U型拐点约在寻租回报的1.6处。  相似文献   

9.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10.
李飞  范钛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82-283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由于大多数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了大量关于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立足于博弈论视角,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为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西藏数据缺失)面板数据,利用要素扭曲测度模型测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错配指数和资金错配指数,将资源配置分为相对不足和相对冗余两种情形,并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省域创新效率,进而探讨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不同省域而言,企业“人多财寡异曲同工”,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不足均有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而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冗余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高校“人财多寡事关创新兴衰”,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不足不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冗余有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科研机构“人财不足掣肘创新”,人才配置不足和资金配置不足均不利于省域创新效率提升,人才配置冗余和资金配置冗余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本文通过280座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城市地形和省级审批建设用地占比构造的工具变量,从土地资源错配视角考察了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过快、过早地去工业化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土地资源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双重错配是导致我国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为新时期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I argue that the commonly used nominal measure of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ce – the share of exports of primary products in GNP – understates in growth regressions the negative link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per capita GDP growth. I show that using a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djusted measure yields an economically much larger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GDP growth and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ce than what has been suggested by the nominal measu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nt-seeking literature, I show that the resource curse is a symptom of societies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s of corruption and sluggish checks and balances on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在“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将重点关注创新创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是重要抓手。基于创业绩效理论、创业网络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创业网络关系强度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府支持影响高层次人才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数据样本来源于云南省高创园、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各地商会、历届青年创业省长奖获得者。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对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生存、成功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的知识内化能力和外向学习信念分别于创业初期、创业成长期在政府支持与高层次人才创业生存、成功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强关系创业网络强度和弱关系创业网络强度分别在创业初期及成长期对政府支持与高层次人才创业生存、成功绩效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resource curse has been mainly studied using cross-country sample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a cross-province sample from one country: China. We focus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two different measures of resource abundance (a stock: resource reserves; and a flow: resource revenues), and employing various econometric approaches including varying coefficient models. We find that resource abunda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08, an effect that depends nonlinearly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1995 confidence in courts). The ‘West China Development Drive’ policy, initiated in 2000, caused substantial changes, which we investigate through a comparative panel-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资源诅咒论最早形成于19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即使从国内省级层面来讲也是如此。这一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自然资源的丰度衡量指标设计存在缺陷;二是相关文献也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作出具体的说明,即多少为快,多少为慢;三是假设能源价格是合理的,或者接近于市场价格,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四是相关文献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分析也令人难以信服;五是忽视了区域的异质性、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交通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While many consider institutional quality as a central explanatory variable when finding what causes the variance in per capita GDP growth performance of resource-abundant countr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ocus on more structural factors: regime type and its ideological approaches to economic policy. Several joint effects of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regime type on growth are found.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likely to be more severe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than democratic regimes. Among democrac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more salient in presidential regimes than in parliamentary regimes.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is more likely when a certain type of democratic regime coincides with a particular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of the regime with respect to economic policy. Presidential democracies with left-wing economic policy are found to be least growth enhancing among the combinations between regime type and its economic ideology offered, given similar levels of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通过进一步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效应,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应这三种间接传导途径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平  叶初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14-123,128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