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光友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58-61
文章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层次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对货币层次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难度,并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层次划分的可能性、可行性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刘亮 《北方经济》2010,(6):50-52
本文以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力求较为系统地探讨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形态的货币,以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成为当今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在逐渐加强。本文从电子货币的概念类型和经济学中相关的货币理论入手,透过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垄断发行权及其铸币税等角度,分析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挑战。同时,从货币内涵的改变出发,进一步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及供给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政策传导和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芳 《中国经贸》2011,(22):108-108
电子货币成为货币发展的最新形式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政策实施的目标和手段、货币乘数三方面的变化来阐述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日本作为亚洲成熟金融货币体系的代表,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的.基于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货币的定义,日本银行按年度发布了2007~2008财年的电子货币及其他货币供给数据.借助这些数据,可以检验近两个财政年度日本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否产生值得关注的影响,即日本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对央行的各层次货币乘数是否产生显著的影响,以及日本银行的电子货币发展状况调查结果与结论能否指引央行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给传统货币带来极大的挑战,不仅使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难以统计,也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基于乔顿货币供给模型,分别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角度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引发了对电子货币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军 《科技和产业》2011,11(8):131-134
在金融危机中,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危机救助的货币政策。本文主要依据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对危机救助中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采取何种路径对金融市场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翠 《新疆财经》2002,(2):26-27,30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模式基础的冲击,提出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利率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支点。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量、分析银行利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对探讨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数量联系,对于央行如何实施货币政策,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资本市场,使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建立在更为科学的量化基础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等方面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和财政政策传导效果的视角,对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假设,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SV-TVP-VAR模型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强化了产出层面调控的逆周期性和稳健性,弱化了通胀层面的调控但提升了调控的稳健性;二是对产出层面逆周期调控的强化,同时体现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上,对价格型工具的强化效果更好,对产出层面稳健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价格型工具上,对通胀层面调控效果的弱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型工具上;三是优化了财政政策的传导效果,提升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拉动效应,降低了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拉动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属性和价格属性,持续完善货币政策结构框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抑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趋势,央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本文以货币政策理论为基点,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及其政策实施效果从理论和操作实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前景作出一定预测。  相似文献   

13.
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宏观经济模型与政策工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政策变量的使用,认为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在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并对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涵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货币的数字化特征使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存在很大差异,这必将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正处于由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向间接货币调控的转变时期,由于我国产权改革的渐进性,传统的直接信贷规模控制在我国改革前期具有必然性;随着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向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变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合理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实现真正的间接货币调控。  相似文献   

16.
本对西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其定这一理论新的发展作了归纳:利率渠道、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狭义)股票市场渠道。示了当前西方市场经济的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几条可能的途径。通过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渠道在我国同样存在,只是由于外部经济条件的不同,各种渠道的作用效果不同。借鉴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笔提出了完善和重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胡坤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西方货币政策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演变。就西方货币政策理论而言,重点已经由原先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对菲利浦斯曲线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  相似文献   

18.
卢笋 《特区经济》2010,(2):114-115
股市已成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达到对股市进行干预的目的,央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应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股市影响的不同程度与时滞因素,择机选择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是渐进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杜林 《发展》2002,(3):71-73
货币政策工具是整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探讨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不能孤立地看待它。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尚低,经济环境的规则尚未完全市场化,而货币政策的内部又未能形成高度相关的传导机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必然是低效而乏力的。因此,在积极培育经济环境,努力塑造良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同时,还应对货币政策工具本身进行改造。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情况和问题:1.存款准备金。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一直较高,1985年降低了存款准备金比率,并将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定为10%,…  相似文献   

20.
刘翠 《产权导刊》2016,(11):42-45
本文通过对利率规则在我国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尽管利率规则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具备理论可行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浮动汇率制度尚未完全实现、利率作为内生变量与政策变量的效果无法区分、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利率影响不确定等现实操作难题,影响利率规则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利率规则尚不具备单独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