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最近部分市、县地方税务局,对育林基金视同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开征营业税,税率5%。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是不适当的。一、育林基金是林业生产成本性资金。育林基金是按1972年财政部、农林部[(1972)财事字第250号、农林(计)字第52号]文件征收的,文件规定育林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办法是根据以林养林的原则制定的。造林和营林需要大量资金,不但资金投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或者只有微小的经济效益,而且接着以往的会计核算办法,木材生产只计算“采运”成本,不计算造抚”成本,以至造林和营林费用不能回收补偿,森林生产资金无法…  相似文献   

2.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长期以来,林产品价格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方面是没有合理的全过程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另一方面就是林业税费在成本价格中所占比例太高。过高的税费负担,使得从事林业生产经营者获利能力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制约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生产领域流动,挫伤了林农的造林、育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阻碍了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步伐。 最近,国家投巨资准备在“十五”期间全面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这是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重大举措,也必将为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林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林业税费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配问题是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林业利益分配被严重扭曲,由于各方面的利益都不肯让步,不合理分配格局无法打破,严重挫伤了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林业税费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当前林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 建国以来,各地在造林工作上,虽然都取得一定成绩。但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造林质量差,管栽不管活,只造不管,结果,造得多,活得少,成林更少,甚至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建设走了很长一段少、慢、差、费的道路,这是导致当前森林复盖率低,资源锐减,供需矛盾尖锐等林业严重落后状况的一方面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1988年以来,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在省林业厅、财政厅的直接领导下,实施了育林基金“拨改买”,把商品机制、风险机制引入营林生产,“先买青山,后卖青苗”,进一步调动了全局更新造林的积极性,提高了造林质量和育林基金的使用效益,加快了后备森林资源培育  相似文献   

6.
从林业管理现状出发,分析林业结构、科技水平、产业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造林育林活动、积极引入新技术、完善产业结构和机制等方式,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集体林造林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建国以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采用“大一统”的做法组织造林、育林,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发展,这种靠行政手段,单一的造林形式越来越难以调动社会各方的造林积极性,以致造成造林更新、资源培育的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本文就永安市在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造林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成功尝试进行探讨,以期推进集体林区改革由传统的部门林业向现代社会林业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全国各地的<育林基金管理办法>都规定:国有林场的育林基金从林木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这为林业生产部门筹集林业发展资金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单位职能的明晰,企事的分离,国有林场育林基金的这种传统的征集方法,很快暴露出了他的弊端:(1)征集育林基金是政府授予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为专款专用的育林基金,它由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政府规定的征收范围、标准、对象向林木购买者征收,由林木生产者在林木销售收入中提取,这不能体现基金的性质.(2)这种做法,极大地影响了育林基金的全额及时到位,与国家要求预算外资金票款分离,即收即缴相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通过林业“三定”,稳定了政策,安定了民心。在经营林业生产过程中,推行和落实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林区广大社员群众明确了责、权、利,有效地调动了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大发展,活跃了林业经济,应运而生地不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专业户、联合体承包造林面积的比重越来越大。福建省建瓯县一九八五年林业专业户、联合体造林面积占当年全县造林面积12.1万亩的61.28%,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目前造林承包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承包造林成果的巩固和发展的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承包者承包造林的目的不明确;或是盲目承包,或是只图眼前多得造林补助款,或是不讲科学,在林地上进行掠夺性的套种收入,缺乏为子孙后代造  相似文献   

11.
一、地方国有林业育林基金制度的建立和主要来源我国林业企业育林基金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育林基金做为发展林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迹地更新、造林、森林抚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调查、营林道路的建设、林场苗圃营林生产设施以及营林设备购置等。育林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在销售木材时由林业企业按木材销售数量提取的育林费。初期标准是每立方米原木提5元,1962年增加到10元,1982年增加到15元。1988年吉林省政府以吉政发(198)第27号文(吉林省国有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冲第五条规定:(一)从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和国营林场的木…  相似文献   

12.
<正> 总结闽西集体林区解放以来造林育林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在林业生产责任制落实之前,凡用育林基金以“撒胡椒面”式补助群众造林或大搞群众运动造林的,其结果是年年造林不见林;造林见林,育林成林者主要是国营林场、伐木场、林业站和乡村林场。但它们又受到自身经营范围的限制。为了解决乡村有山场而造林成效低,与国营场站造林见成效而无山场的矛盾,为了充分发挥国营场站的示范作用,以带动乡村群众造林,加快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林业“两金三费”即育林基金、更改资金、林政管理费、防火费、林区建设费。“两金三费”是林业的专项资金,是国家为贯彻以林养林的原则,根据森林法第六条“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的规定建立的育林基金制度。它对保证森林的延续利用,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事业起了极大的作用,成为林场森林采伐、及时更新、造林育林、低产林的改造和森林管护等营林生产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作了重新划分,所设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中,林业会计已不作为行业会计单独设立。林业会计以哪…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到安化县调查了林业生产问题。这个县山多田少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放宽了林业政策以后,他们按照“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调整了生产结构,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1979年至1983年6年造林总面积63万亩,超过1950年至1978年28年造林保存面积的总和,森林蓄积量也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 但是,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群众造林、育林和护林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已承包到户的68.1万亩宜林荒山,已造林的仅5.4万亩,占7%;除了实行林粮挂钩的乡村外,其他地方造林甚少。有些承包到户的用材林,还出现了乱砍滥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现行育林基金制度是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并几经沿革而形成的林木采伐补偿制度,曾对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国家对林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启动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其它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现行育林基金制度难以适应变化了的林业形势。因此,与时俱进地完善育林基金制度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来完善育林基金制度呢?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确育林基金的性质。我省收取的育林基金是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木材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向木材消费者征收的。主要用于工程造林、种苗…  相似文献   

16.
育林基金是按照《森林法》征收育林费,专用于造林育林的规定征缴的育林费,是林场特有的一项基金。我国的育林基金创建于建国初期.是根据“以林养林”的原则.为保证森林采伐及时更新和低产林改造,并有计划地发展国营和集体造林事业,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供资金而建立起来的。加强育林基金的审计监督,有利于促进林业部门严格按着国家规定,做好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以积累更多的资金,培育更多的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一、加强有林基金征收审计,保证育林基金的足额征缴育林基金由于林权不同,分为国有育林基金和集…  相似文献   

17.
据通化地区七个市县1980年底统计。造林保存面积只达到自建国以来造林面积的52%,其中国营造林达到76%。为了迅速改变这种局面,提出有关提高更新造林质量、加快郁闭成林速度的两个建议。一、抓紧建立郁闭成林检查验收、奖励基金制度。为了调动广大林业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更新造林质量,做到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活一片,加快郁闭成林速度,早日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根据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8.
一、“一金两费”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金两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比例,从生产木竹材等林产品的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额,用于培育、营造和管护森林资源的资金。包括育林基金、维简费和林业保护建设费,简称“一金两费”。从“一金两费”由来可知,国家为保护林业。发展林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一金两费’的征收项目,统由林业部门征收,分级管理,用于造林、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产建设,并且具体规定其使用范围。育林基金主要用于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荒地、沼泽地的更新造林,森林抚育保护、林木良种培育、营林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的问题《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育林基金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育林基金制度的建立,为绿化荒山,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森林蓄积量,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林,用之于林”的目标。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落实不力等原因,育林基金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育林基金实行上缴省、市集中使用的规定,加大了县(市)级林…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的思路建国近40年来,我国林业花了很大力气,采取了许多硬性措施,到头来还出现了“两危”困境,根源之一在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来管理林业经济,特别是否认营林生产的商品生产属性,抑制了亿万人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还需要得到报酬,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