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资产来源和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主要有三个基本思路:一是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参与增值收益分成;三是缩小征地范围,实施市场定价机制。解决征地的城乡两制问题,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关键是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保护农民长远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同地、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已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虚拟企业建立之后,如何在其成员间合理分配收益,将是虚拟企业是否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并最终实现虚拟企业目标的关键.文章在总结已有虚拟企业成员间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划分了3个阶段,即事前收益协商、事中收益冲突、事后收益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将农村集体土地收归国有,转变为国有建筑用地进行售卖。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巨大,众多农民却无法公平地分享,农民几乎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4.
土地收储增值收益分配,关系着政府、原土地所有人的利益共享和收储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高土地收储盘活效率,提升我国土地收储工作质量,文章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基础上,通过对土地收储增值利益分配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政策缺乏统一性与科学性、缺乏顶层设计、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针对问题及参考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我们提出开放评估市场、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优先偿付阶梯分享三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作为土地收储的利益分配相关工作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中区通过让村集体介入建设用地开发,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投资性:物业股份合作社,实现了土地增值收益重新分配,初步构建了一种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基于吴中区的调查,本报告建议对此允许试验,并进行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源收益分配现状及问题的分析,认为资源收益分配的不合理是资源型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进而从资源收益分配的主体结构、投资结构、收益构成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守住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条底线,不能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稍早时候的十八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8.
高雅 《特区经济》2010,(4):176-177
本文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进行分析,认为在这三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并进一步从农村土地产权的完整性、征地制度的公平性以及财政分税制的合理性来探讨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根源所在;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新型的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从分配原则的确立,到分配思路的设计,直到分配途径的创新,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权利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大学技术创业活动涉及到大学科研人员、大学和企业投资者等相关主体,收益分配是推进大学技术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分析大学技术创业相关主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技术创业的收益分配运行机制,接着引入Nash谈判模型,对收益分配谈判过程及最优谈判结果的实现条件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技术创业收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主要与各主体相对的谈判力以及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有关,谈判力越强,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越小,其收益越多。在大学技术创业中,科研人员处于主导地位,谈判力最强,因此其收益也应最多;当收益主体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与自身谈判力的相对值相同时,各方实现各自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余丹 《浙江经济》2005,(21):58-59
长期以来,在征地中,国家、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市场管理权、监督权不分,由征用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主要在开发商、政府、村集体之间进行分配,农民被排除在市场主体之外,没有收益分配权。事实证明,这样的制度安排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资源无效配置、巨大的无谓损失、腐败滋生,致使补偿最终无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及城镇化的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流转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其中,集体建设用地的收益分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收益主体不清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大量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我国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及收益分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确立了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这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但由此造成我国当前土地要素流转渠道狭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现象。为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土地改革的方案。但其中诸多政策提法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存在差异,从而引申出许多值得探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面临的两大难题。本文以抽样方式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股权确定标准、降低集体股权设置比例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事实和数据驳斥了土地财政主要存在于中部不发达地区的说法,指出土地财政主要存在一、二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对实行分税制后,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地方官员的职务焦虑等现行土地制度弊端的分析,指出土地财政产生的深层原因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体制,规范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制定《反暴利法》和改革干部考核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法制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以及民生住房问题都息息相关。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切入,提出了多种治理小产权房的办法,但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原因是没有深入探究背后的理论问题。本文引入利益还原理论,指出"小产权房"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土地增值收益捕获环节的缺失,通过研究玉环和深圳的小产权房整治案例,总结出"征地回购"和"二次增值"两种现行的整治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小产权房"问题整治"依法整治、前瞻思维、分类指导、利益还原"的原则以及分类分步的基本整治办法,并给出两种制度情境下分别以补交地价、罚金和税金以及补交开发费、罚金和税金重新捕获土地增值收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土地制度改革的精神,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小产权房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并运用土地发展权原理,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的方式就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进行了应用对策的尝试性研究,以期对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聂燕  彭正龙 《改革与战略》2007,23(10):130-133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作为货币风险经营工具的贷款在中小企业市场上存在的风险与收益非对称性,剖析了风险补偿、风险平衡、风险后期补偿三方面的风险与收益非对称的来源,提出了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经营信用资产制度、设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措施以实现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风险收益对称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益不清晰、地方政府参与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宅基地置换后农民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等等这些农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了农民住房市场价值,损害农民利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让土地资产货币化收益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基础,从而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因此要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建立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实现路径和形式,确保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土地保护及农民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资源收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收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然资源价格过低、自然资源开发的社会成本补偿不足、各权益主体收益分配不公平、政府权益实现方式错位,以及政府内部收益分配不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