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定位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后,日本从联合国的“原敌国”地位出发,致力于提高其国际地位,并确定了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日本在实现“常任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一味追随美国、否认侵略历史等致命弱点。日本能否圆其“常任梦”,主要取决于联合国改革能否取得突破以及日本能否赢得广泛支持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5,(8):20-21
日军“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慰安妇历史是世界妇女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录之一。各国受害妇女和有识之士一直为讨回公道而不懈斗争,但日本政界至今还有人否认慰安妇制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交流30天     
■8月2日外交部称日本国会二战60周年决议开历史倒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日本国会通过二战60周年决议发表评论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国内的某些政治势力在竭力否认、淡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这种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的行为是没有前途的。另外,他就日本内阁通过2005年度国防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错误不断,从内阁要员和大批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到安倍首相穿自卫队战服登战车公开露面,再到其提出“侵略待定论”,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的高度警觉和关注.对日本人历史认知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的分析探讨,旨在呈现日本人历史认知问题的实态,对中日间发生的一系列现象做出科学研判,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  相似文献   

5.
试论日本历史认识形成的教育及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认识问题成为当前困扰中日关系的首要问题。仅从文化方面讲,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角度确实存在差异,但是这一说法无法成为让中国人理解日本政府否认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理由。中国民众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反应让许多日本人无法理解,直接导致了日本民众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人数比例的下降。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希望看到中日之间的矛盾升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决不推卸责任,但也不会放弃立场,本文仅就日本的历史文化教育对其国民历史认识的影响加以论述,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应健中 《环球财经》2014,(11):57-59
一提到以色列,人们总容易在第一时间就联想起半个多世纪前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一甲子,但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对这场惨剧的记忆和反思,都是深刻而彻骨的,对其间德国纳粹的残暴与犹太人民所遭遇的深重灾难也有广泛的共识,很少有“翻案”的现象出现.相比较之下,日本至今仍对其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狡辩、否认,甚至篡改历史,两相对比,不禁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7.
1.中日关系走向何方?悬念关注度:★★★★★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着困难,其原因在于日本领导人一意孤行,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成为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的症结,问题出在日本领导人身上,日方理应妥善处理。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领导人强词夺理,毫无悔改之意,致使中日关系降至"低谷"。日本领导人一贯在口头上说重视日中关系,也时不时做出一些诸如要求和中国领导人见面的姿态来,但他骨子里对日本与邻国发展关系的方向是既定的,根本没有变,那就是要在淡化、否认侵略历史的前提下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联时期曾有这样一个冷笑话——俄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有着不确定过去的国家.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意识形态崩溃后的俄罗斯社会满是过度自我批评式的猛烈批判,史学界也被全盘否定、甚至恶意丑化俄罗斯历史的各类历史教科书所充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俄罗斯,围绕历史问题的论战由来很久.2009年,统一俄罗斯党曾向克里姆林宫建议,任何被发现犯有“否认纽伦堡法庭判决”罪行的人都应面临罚金以及监禁处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现象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敬业、一丝不苟以及“和”的精神所带来的日本特有的“委婉、暧昧”、“恩情”和“集团意识”等民族性,并分析了这些国民性所产生的历史和地理根源以及对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3月9日,日本外务省第三方委员会证实.日本和美国就核武器等议题存在3份密约。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公开承认此前否认半个世纪的核密约。时隔半个世纪日本揭开日美“核密约”的神秘面纱,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核密约的最终公布是否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的风波将就此完结?恐怕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1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6~1945)简称满铁,是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之后为推行其“经营满洲”即侵略中国东北政策而设立的执行机构。关于这一点,当时的日本当权者并不隐讳,他们甚至公开宣称:满铁是“国家代行机关”,是“国策会社”。但是,战后却有人否认满铁的侵略性,他们说满铁是个开发机构,是大和民族开发“满洲荒野”的火车头。极力颂  相似文献   

12.
共济组合,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某一行业、团体,为维持、保障和促进自身正常生存和发展,自愿地有组织地进行经济上相互接济的社会保障组织。战后日本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一环的共济组织,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保障作用。本文拟就日本“共济组合”制度的历史、现状、特点和作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日本“共济组合”制度的历史共济组合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最早出现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心的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在政治上变为统治阶级后,那股对封建主阶级的战斗的  相似文献   

13.
一、技术人员生产效率问题的历史日本企业是从1957年开始关心技术人员生产效率问题的。当时正值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一方面急需加速日本产业现代化,引进必要的技术;同时又急需加强新产品的设计和设备设计。为了适应迅速增加的设计业务的需要,各企业通过报纸、广告等手段,争相扩招技术人员。可是后来这些手段也无济于事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设计管理”一词开始登上日本的经营管理舞台。另一方面,从5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出现了所谓“成立研究所热”。日本企业越来越关心“研究开发管理”,而且大部分是从美国学来的。也可以说,从研究开发部门和设计部门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有关技术人员生产效率的问题,在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耻”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即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和日本的思想家以及学者都强调知“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耻”文化促使日本人齐心奋进,共同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危机,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日本发展成为造成自杀率较高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了优秀文化传统,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在爱国主义的提升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当权者认为,日本正处在“从传统岛国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使命已经基本结束”,开始从以往“模仿和追随的文明开化时代”迈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在这一时代,日本所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国际国家日本”。现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执政以来,曾多次强调指出:“实现国际国家日本是现代日本的最大目标”,是日本“制定并推行一切世界政策的出发点”,必须“为实现向世界开放并同世界一起前进的国际国家日本而竭尽全力”。实现“国际国家日本”,已被确定为自民党及其政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有巨大的利益也有深刻的矛盾。近年来,中日两国民众相互好感度低迷。究其原因,中国方面除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伤害,还因钓鱼岛主权问题,因《美日安保条约》对钓鱼岛的染指和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而对日本心存疑虑。在日本方面,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日本迫切希望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以大国地位参与国际治理。加之近年来经济疲软、国内右翼势力的挑拨和中国国内对日本在华援助的忽视,使日本产生了针对历史问题的"道歉疲劳"。中日两国关系的症结需要新一代中国人用智慧解决,但无论如何无法否认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唯有通过沟通谅解中日关系才能继续推进,也唯其如此,中国才能拥有一个更加和平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外交》杂志3/4月】在危机时期,专家和决策者们往往会争先恐后,把现实与历史进行类比。这一次,许多人紧紧抓住日本“失落的十年”跟美国进行对比。日本“失落的十年”可谓臭名昭著,指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庞大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陷入了为期10年的经济滞胀期。但这番类比是错误的。日本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大面积失调,因而引发了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高铁,日本人似乎忘了新干线“事故百出”的历史。指责高铁“盗版”,自觉很丢面子的日本高举拳头,却又不知道砸向哪里。  相似文献   

19.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是新近产生的,但却在近些年来又有逐渐抬头和泛滥的趋势.它极力主张"告别革命"和"重述历史",通过否认历史成就、 抹黑领袖和英雄人物来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对此,学界给予高度关注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对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原因、基本主张和理论实质、 新近出现的一些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性研究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是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因此,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他们对商品流通过程的研究也愈来愈加重视。早在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科学就开始日益关心流通的具体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日本比起美国来说约晚半个世纪,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日本才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有声望的杜拉克教授说:“流通问题是经济工作的未经开发的大陆,但谁也不能否认流通问题是一门深奥广泛、复杂多变的科学,还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侧面。”这说明流通过程的研究既重要又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