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公允价值的引入(1998-2000年) 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第一阶段从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开始,这是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最早运用。该准则规定,当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股权的部分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的,债务人可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同年颁布的《投资》和1999年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等两项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也有直接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个亮点。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例,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债务重组中面临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重新引入是现行准则的一大亮点。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运用情况,重点对公允价值在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运用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公允价值在现行债务重组准则运用的影响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与1998年的相关准则很相似,特别是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重组收益的确认几乎相同,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似乎是1998年准则的反复。本文通过对比1998年和现在的环境,分析了现行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确认重组收益的合理性,指出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不足和现行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一)债务重组。新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大致相同。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旧准则以账面价值作为记账基础、增值部分作为权益的处理,在新准则中体现为将转出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现时公允价值之差作为重组收益处理。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 1997年后颁布的<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首次提出采用公允价值.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其后两年的运行过程中,上市公司之间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事项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操纵利润的行为时有发生.有鉴于此,2001年,我国对以上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提出尽量回避使用公允价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我国会计准则也面临着与国际趋同的趋势.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包括<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存货>在内的17项准则对公允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具体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新界定债务重组、运用公允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损益。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比较,指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经国家财政部批准正式出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主要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债务重组等,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企业会计准则是新准则最具特色的变化,这对我国的会计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对利润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公允价值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具体分析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中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对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进一步有效应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爱琳 《财经界(学术)》2011,(20):165-165,16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出现并广为使用,产生了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等领域。在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允价值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重新引入是现行准则的一大亮点.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对公允价值在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运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公允价值在现行债务重组准则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例,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债务重组中面临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欧阳 《商业会计》2001,(5):16-17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从 1 999年 1月起执行。 2 0 0 1年 1月 ,财政部又公布了经过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而在此之前出台的十项具体会计准则中 ,除债务重组准则外 ,投资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也进行了相应修订。但内容变化较大的 ,当属债务重组准则。修改后的债务重组准则 ,内容上有如下变化 :变化一 :债务人转让 (即债权人受让 )的非现金资产、债务转换的股权 ,不再采用公允价值 ,一律按账面价值计量。本准则中 ,公允价值只在债权人确定受让多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背景和修订的原因以及债务重组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确定和应用,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对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债务重组业务所涉及的税务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工作者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已在我国所有企业中实行,它规范了企业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以及需要披露的相关信息的范围,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得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等的债务重组行为规范化。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该准则在公允价值的确定、或有项目的处理,以及所得税计量方面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提出个人见解如下。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重组》)中定义公允价值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  相似文献   

16.
吴立梅 《商业会计》2007,(10):11-12
(一)债务重组。新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大致相同。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旧准则以账面价值作为记账基础、增值部分作为权益的处理,在新准则中体现为将转出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现时公允价值之差作为重组收益处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允价值计量会给企业利润带来什么影响1.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会增加利润我们从上述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可以看到新准则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公司通过债务减免或重组所获收益计作当期营业外收入而进入利润表,成为利润来源。  相似文献   

18.
吴桂华 《消费导刊》2009,(19):102-102
新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等方面均再次启用了公允价值,这些准则规定方面的变化表明国际上应用公允价值的趋势已经渗透到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因此,本文将对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亮点之一是将公允价值列为会计计量属性并应用在17个具体准则中.虽然承受了国际会计界的一些压力,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态度,而是坚持"适度应用"的原则.本文在深刻理解公允价值含义的基础上,通过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了解公允价值应用的财务影响,并且提出了在应用公允价值时要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为保证信息的有用性,各国准则制定机构都把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的计量属性。尽管有阻力,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从金融工具扩展到其他项目的计量上。国际会计准则中运用到公允价值的领域十分广泛,最常用的领域是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和金融工具领域。同时,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物业、厂房、设备和无形资产方面的公允价值也有广泛的应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范围、计量、披露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期等。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全面应用公允价值已是大势所趋。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等项目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