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丽华 《适用技术市场》2013,(11):129-130,132
农村是中国版图的底色,农村儿童无疑是这个底色中最纤弱而活泼的一笔。从教育的视角透析近十几年来几部优秀的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反观当今农村儿童的生存现状与教育困境.以期为促进农村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丽 《商》2013,(19):315-315
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主要由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直接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良好的教育,导致产生了一系列与此有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何苗 《商》2014,(50):274-274
作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重点和难点的农村学前教育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重视和发展音乐教育对净化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高尚的情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现状、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4.
《商》2016,(15)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独特群体。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对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分析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品市场中,儿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儿童消费行为的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众多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城市儿童消费方面,缺乏对农村儿童特别是6-12岁的农村儿童消费行为的分析。本文以农村6-12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此年龄段农村儿童消费行为及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营销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福建省三明市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多方汇聚人财物,通过引入专业化服务,精准对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需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抚慰、亲情关怀、家庭教育等服务重点,形成立体式未成年人保护社工服务模式,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关爱工作的细化实化,对今后逐步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段文星 《商业时代》2007,(4):10-10,19
由于我国在社会福利支配方面采用的是二元社会结构.当农民进城务工之后,其留在农村的学前子女成了学前留守儿童,只得接受封闭式监护和过份的关爱与呵护,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也增加了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只有改造我国侍统的福利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福利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托幼事业,才能确保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刘芳 《科技转让集锦》2008,(20):128-128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2亿人,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可以看出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葛丽娜 《商》2014,(6):160-160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包括四种监护形式,均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立法及监护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仍不断增加,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部受侵害。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甘小娟  陈巧玲  李姗姗  罗杰 《商》2013,(18):374-374
本文从屏山县三个乡镇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归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及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及学业状况,旨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马元莉 《致富时代》2011,(10):177-177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普遍和突出。该文通过对我国留守儿童现状及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合理的留守儿童监护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比较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文本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然后对引起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做了探讨,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目前农村中有些农民不愿意种田,土地有抛荒的现象。特别是年青一代农民,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家园。有的去当兵,有的考大学,有的千方百计进城打工,进城做生意。有些农村留下的是一些儿童、妇女、老年人,他们也常常叹气,埋怨自己命苦,困在农村的田地里。在农村已没有多少人真心实意地想种田。  相似文献   

15.
何苗 《商》2014,(37):86-86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新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作为衍生群体而出现。由此,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高度关注。本文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现实状况,总结宜宾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主要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从而提出要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合的方式作为解决宜宾市此类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奎娥 《商》2014,(49):290-29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缺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群体不断增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也逐渐增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将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问题。中国应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以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到家庭、社会乃至民族发展的大事,应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提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比重逐渐增加。西安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及政府的重视,构建和谐西安就必然面临着要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职能,解决民众尤其是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构建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注重运用法律加强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8.
邰悦 《商》2013,(15):337-337,250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的和谐稳定,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现状入手,剖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系列原因并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阶段的产物,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存在着丰厚的劳动力,两相吸引,大量的青壮年流向城市,但是与此同时农村遗留下很多儿童,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跟随父母进城生活,亲子之间的长期两地生活造成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中国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问题的缩影,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无疑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从国家、社会、立法等方面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食品安全法》颁布后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相关标准和有关程序。但目前对儿童食品还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而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如何在现有机制下保护好儿童身体健康,尤其是保护好我国偏远西北农村少数民族农村儿童身体健康,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农村加强食品安全,以期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