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3,(11):62-63
《社会保险法》确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先行支付制度。目前。一些统筹区工伤保险基金已经出现风险。实行先行支付可能导致已参保人员发生工伤后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虽然在制度上,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在基金支付不足时有垫付责任,但如果地方政府不及时垫付或因财政不足而不能垫付时,就会影响已参保人员待遇。能否优先支付未参保人员待遇而暂缓支付已参保人员待遇?  相似文献   

2.
政府外债贷款既是一种债务,又是一种政府行为,必然会对各级预算执行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外债贷款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外债贷款由于有很强的还贷时效性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国内配套资金和生产启动的流动资金有的需由财政垫付.政府外债贷款由财政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对外提供担保,这必然使财政面临着潜在的或现实的还贷风险,尤其是在政府被迫先行垫付或采取扣减下级财力的做法时,必然给各级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造成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政府外债贷款既是一种债务,又是一种政府行为,必然会对各级预算执行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外债贷款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外债贷款由于有很强的还贷时效性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国内配套资金和生产启动的流动资金有的需由财政垫付。政府外债贷款由财政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对外提供担保,这必然使财政面临着潜在的或现实的还贷风险,尤其是在政府被迫先行垫付或采取扣减下级财力的做法时,必然给各级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造成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将过去那种政府帮助企业跑项目,一旦企业经营处于困境,转贷银行被动垫付的情况,调整为企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效益的好坏不仅与企业自身有关,而且直接与省级财政是否形成垫款密切相关,减少了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改变了过去转贷银行因转贷项目的效益差而被动垫付的情况,使转贷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5.
粮棉油收购垫付资金管理初探林守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体制目前采取的是政府领导下分级分部门筹措责任制,保证不给农民打“白条”,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而财政和企业应到位资金迟迟不能到位,这部分资金缺口由农业发展银行垫付。这一政策的出台,保证了不给农民打“白条...  相似文献   

6.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目前农村信用社乡村债务贷款大部分已形成不良,化解存在较大难题。乡村债务贷款的成因垫付税费负债。这类债务形成于农业税改革以前,上级政府将财税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村),并实行政府负责制。为了完成财税任务,各  相似文献   

7.
周钦  刘国恩 《保险研究》2015,(7):106-119
医保垫付制度设计下,参保人群需要先行垫付全额医疗费用,无疑带给个人或家庭垫付医疗费的经济压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就医保垫付制度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得出,当面临信贷约束和预算约束时,穷人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付医疗费用时,实际的医疗消费将低于最优消费水平。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发现医保垫付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更差的倾向,但是其住院医药总费用比实时结算人群低12.7%;医保垫付导致低收入和农村参保人群分别缩减64.2%和23.1%的住院医药支出。因此,医保垫付制度给经济水平有限的参保人群造成了明显的垫支压力,进而抑制其医疗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将严重影响医保制度的实际受益人群。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河北省要求在2005年9月以前,在全省建筑企业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要求建筑企业或业主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按不低于合同工程款2%的比例交纳工资保障金,存入政府指定的专用账户,暂由政府保管。一旦企业出现拖欠工资问题,政府就将这2%的工程款垫付农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9.
眼下,各级政府都在力推居民医保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但多数低收入居民参保后,仍无力先期垫付医疗费用,重病医疗费又居高不下,且政府救助人数远远低于实际患病人数,“有病不看”“放弃治疗”的情况因此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让困难人群真正病有所医呢?近日一则相关的新闻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0.
10.8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征信子系统)上线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出席会议. 10.9从10月1日起,上海正式施行《上海市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根据规定,被欠薪的员工通过申请垫付欠薪,最高可以得到相当于6个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欠薪垫付.  相似文献   

11.
张庆亚 《理财》2003,(11):52-52
我们通过对某市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发现,政府外债管理中存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不充分、配套资金不落实、缺乏有效制约手段、财政或银行垫付资金较多、偿债准备金不足、项目多头管理、配合协调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外债的使用效益。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严格政府外债申请程序和选项论证,提高贷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一是为了使项目有选择的余地,计划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10,(11):65-65
主持人:我在上班途中遇到有人打架,出于好心,上前劝架,被其中一人不慎推倒受伤。去医院治疗花了5000多块,推我者垫付了2000块,其余的不愿付了。如果跟他打官司,程序很复杂。其余的费用能否由医保支付?应怎样处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集中支付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代理银行受利益机制干扰,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一是代理银行手续费收益低廉,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代理银行的业务量明显增加,财政部门支付的手续费非常少,代理银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补偿。二是代理银行为规避风险,不愿意垫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实行由代理银行先垫付资金,然后于日终前与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的方式。如果当天不能及时与国库单一帐户清算,会造成代理银行垫付资金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一、虚假财政收入的表现形式1.以银行借款垫付税款形成的财政收入。有些纳税企业,由于资金紧张或资不抵债,无钱纳税,违规用银行贷款垫付税款。有些企业,没有实现销售或利润,用银行贷款上缴利润。有些税务部门出面为纳税企业贷款,预征次年税款,不通过企业账户,以...  相似文献   

15.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性资金先由代理银行根据财政的直接支付令或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令支付,再由代理银行向人行国库进行资金清算。从理论上说.这种业务流程可能导致代理银行产生资金垫付。经过2001年中央级预算单位改革试点至今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两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将入行国库的部分库存移存至代理银行(以下简称清算备用金制度).另一种办法是对实际发生的垫付资金由财政部门向代理银行支付利息(以下简称垫付资金计息制度)。尽管这两种做法都可以解决代理银行垫付资金的问题.但在地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清算备用金制度则更普遍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广东一家企业倒闭,导致员工无处讨薪。镇政府紧急筹薪,代企业垫付欠薪,将欠薪全部发放到工人手中。如果此举是安民的话,那么此前该地财政拿出上亿元资金,向困难群众发放红包的举措,则可称为惠民。低收入的群众,每个地方都有;因企业倒闭等原因,导致工人拿不到工资的情况,也不鲜见。但是,政府给困  相似文献   

17.
全民医保逐渐实现,医院垫付的医保资金在逐步加大,医院的资金周转有相当大的压力。在新旧会计制度下,怎样对医院垫付的资金进行处理,又解决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拒绝支付的医保费用,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分析新旧会计制度下医保资金的财务处理,讨论新会计制度的主要突出点。  相似文献   

18.
无证驾驶肇事 保险人依法免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以下称《条款》)第九条规定,在无证或醉酒驾驶、被保机动车被盗抢期间以及驾驶人故意等四种情况下肇事,"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抢救的……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加快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突出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不仅给转贷机构带来沉重的垫付压力,也给国家财政乃至经济建设留下巨大的隐患。本力图通过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国家企业改制,改组,改造过程中丰在的悬空和逃废上债的问题,进行了个案解剖和综合分析,并对进一步加强外债管理和转贷工作,预防和化解转货风险,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期,受外需不振、实体经济增速减缓、民间融资泛滥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同时公司客户间相互担保、连环担保的现象较为普遍。受担保圈内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的影响,担保企业因承担担保责任而垫付资金,随之出现资金紧张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也影响了地方金融的稳定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担保圈风险,成为银行、企业乃至地方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