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包括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以及灰色系统分析等在内的分析方法对选取的7个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典型径流小区土壤水分以及地表径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对不同水土保护措施下的坡面水分、地表径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中水分的运动规律和贮存规律,以便进一步研究我国东北黑土区坡面理水调洪型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地径流和泥沙的影响,文章通过径流小区进行试验,对年降雨量引起的径流和沉积物变化、径流-产沙关系及其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S(草带)和LT(水平梯田)措施防治红壤坡地水土流失效果较为明显,单位径流量、产沙量显著下降,减沙效果明显。研究结果为水土保持治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Copula函数在变量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求解存在精度不高的局限,文章将改进的Copula函数对辽宁某水库枯期径流进行预测,并结合水库实测的枯期径流数据对比分析改进前后Copula函数对水库枯期径流预测的精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Copula函数水库枯期径流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度明显高于传统的Copula函数,水库枯期径流预测精度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不同水土保持干预措施下土壤侵蚀问题,针对不同土壤状况,研究采用标准侵蚀试验。文章通过对坡面径流、土壤损失量、产沙量及排水流量进行分析,重点评估了不同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流失和侵蚀的影响。试验表明:与未干预相比,采用水土保持干预措施后,径流量下降了22%,流域产沙量整体保持较低水平。不同的干预措施,土壤损失量有显著不同。在水土保持干预措施下,排水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下降。研究为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差系数、极值比、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及累积距平曲线等方法对茧场水文站1971—2017年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茧场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具有较显著的丰枯交替特征,枯水年出现频次略多于丰水年,平水年出现频次较少,不到1/10;径流年内分配不均,80%以上的径流量分布在汛期,径流年内分配过程线呈单峰型,陡涨陡落;月径流相对变幅较大,在6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根据辽阳市的各水文站及雨量站历年的实测径流和降水资料分析,对降水和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总量的多年变化与降水丰枯时段变化同步,并对水资源状况的多年变化进行了分析,为确保今后长期、有效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河岸植被类型对坡面水土保持作用效果的影响,文章通过野外径流放水冲刷模拟试验方法,开展植被对坡面流水特性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边坡流型为层流,雷诺数与放水流量及时间成正比,植被覆盖显著提高坡面径流雷诺数与弗雷德数,坡面植被可有效降低径流流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晓莉 《水利技术监督》2023,(4):135-137+150
水土流失会增加地表径流,当暴雨发生时,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加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为改善黄坡小流域钟祥市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梯田设计方法,从工程设计标准、梯田断面设计以及截水沟设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整个梯田水土流失防治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华亭煤矿始建于1962年4月,核定生产能力为330万t/a。主采煤5层厚度16.5~47.2m,平均厚度37.5m,煤层倾角2~9°,煤层赋存标高+1405~+650m。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低位放顶煤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矿井目前开采水平标高为+840m,布置2501采区。该采区于2005年11月开始回采,上分层先期采用在首采工作面两边依次交错方式布置,自250106-1工作面后采取上、下分层工作面交错方式布置。目前已完成8个工作面的回采,采空区面积达290.9km2,地表塌陷情况愈发严重,通过分析预测特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情况,对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udyko-Fu模型、水文模拟和气候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预比处理期滦河流域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径流量均减小,根据SWAT和SIMHYD模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下降都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被措施下坡耕地产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不同植被措施下坡耕地产沙规律,采用野外径流冲刷实验的方法,获取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坡度、不同流量及不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效,以此为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工作提供参考,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帮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减沙作用与坡度、作物种类、覆盖度和径流冲刷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古城煤矿在井田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主采3#煤层.底板等高线为-505~1000m,采深为555~1050m.倾角10°~25°,主采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下部.平均厚度8.6m,层位稳定。构造中等发育.受兖州向斜构造影响.局部倾斜断层较为发育.落差为0~70m不均.两断层间次生构造发育,对工作面布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减轻水土流失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目的。文章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辽西地区骆驼山小流域为例,通过SAGA软件中提供的批处理脚本Batch对在不同生态建设情景下的径流泥沙连通指数IC进行计算,并以此为依据探查了生态建设对骆驼山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实际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在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中要同时采取坡面与沟道措施,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建设措施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常村煤矿煤层上覆岩层结构特性,结合岩移观测成果,分析影响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与变形大小的主要因素,在覆岩下半部发育有岩性相对软弱的砂岩与泥岩互层及上半部发育的硬度高、厚度大、整体性好的巨厚砾岩层,和在巨厚砾岩主关键层控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5~10年期间使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指示精神,为了认识塔里木河干流径流规律的特点,为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采用模比系数Kp值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坎德尔(kendall)秩次检验法分别对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站(1958~2010)年径流的丰枯变化、周期性、趋势性展开分析。经计算分析,干流丰枯交替出现且所占比例相对均衡;周期存在17年的时间成分,径流呈不显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景观恢复与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对现阶段水土保持工程及景观恢复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景观化的设计理念,介绍了水土保持景观恢复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水土保持工程中地表稳固、土壤改良、提防、驳岸的处理方法,对未来类似工程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孤东油田的不断开发和生产,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套管变形井的口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套损事故井落物处理施工情况,对套损井中落物处理方法进行了叙述,对今后该类套损事故井的落物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南方中小型灌区水土流失的特点,介绍了水土流失分区治理措施,分别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对中小型灌区的影响,针对不同工期,不同时期对水土防治措施的需要,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在南方中小型灌区中的应用,可对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效益研究有助于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中国贵州省喀斯特地区为例,对喀斯特地区的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建立起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模式体系,结合相关示范区对水土保持的生态评价体系和效益监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可为类似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响水河水库,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其固定时间区域中降水量,将其干旱级别分成丰年、平年和枯年等典型年系列;采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构建多站径流随机生成模型确定相应典型年系列年径流量,利用递推算法求解模型参数,降低模型参数运算量;考虑响水河水库生态资源调度,以响水河水库泵站提水流量约束、水量平衡以及库容等常规约束与生态流量约束作为随机径流模型约束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响水河水库的年径流序列,模拟误差低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