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明确提出要统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是排碳大国,要建立绿色税制,开征汽车尾气排放税是一个必要选择.在税制的设计方面,应根据国情首先建立起公众基础,再适时适当地逐步改革税制. 相似文献
4.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明确提出要统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是排碳大国,要建立绿色税制,开征汽车尾气排放税是一个必要选择。在税制的设计方面,应根据国情首先建立起公众基础,再适时适当地逐步改革税制。 相似文献
5.
节能减排的环境税收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能源和环境税收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实施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实现一定的污染减排目标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污染物征税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对能源消费征税;在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的同时,实施相应配套政策,如降低服务业营业税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可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并带来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碳排放进行分析后得出,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引起CO2排放量的增长,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实践与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分析区域经济的差异化与政策导向,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化概述及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特征,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2006~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并从化石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能源结构的替代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应的行政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低碳经济的立法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本文从低碳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某些特点和不足,并对政策的配套措施与协调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发展低碳经济,企业应该倡导消费思维与行为的变化,要提高消费者的意识,倡导绿色行为,努力减少碳的排放;政府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8):39-46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关于它们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两政策实施后的区域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高—低—高—低的演变过程,区域差距明显缩小。东西差距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且出现了区域分化等新问题。南北差距虽呈现扩大趋势,但仍低于东西差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将长期表现为东西差距问题。因此,要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必须对现有区域政策进行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BGG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工资粘性,使之成为综合考虑价格粘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我们模拟并比较了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验证了中国工资粘性的存在,说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尚存在改善的余地。货币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效应较强但持续期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温和但影响相对持久,央行需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与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省份产业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基于贝叶斯潜在多动态因子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基于吉本斯抽样估算的贝叶斯潜在多动态因子模型,估算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实际产出波动的全国、地区和省份动态因子,发现全国动态因子和区域动态因子较好得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区域经济事实。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全国动态因子是省份第二产业实际产出波动最重要的驱动力,异质性成分是省份第一、第三产业实际产出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区域动态因子影响力弱,省份动态因子对第一、第三产业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动态因子对各产业影响程度的省份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和区域以及省份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对于协调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应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都表明前一期技术进步能够显著地减少本期二氧化碳排放,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有一定的时滞。因此,中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性趋同假说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焕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10):69-78
本文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倒U形趋同理论的一个必要条件,即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性趋同假定。首先在设定人力资本投资率一致的条件下,本文基于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提出了人力资本地区性趋同假定,证明了相对趋同与绝对趋同的一致性。然后通过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省区的人力资本数据验证了这一假定,并给出了预测结果。最后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缩小人力资本地区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中就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进行SOWT分析,通过对其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全面分析,进而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区域收入状况是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国区域收入不均状况日益严峻,不断引起社会各界及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论文依据我国31个区域收入及相关数据,选取广义熵度量指标,采用计量研究方法衡量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大小及动态发展趋势,分解收入不均等的来源构成比重,分析不均等形成根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有效缓解我国区域收入不均等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为切实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不少文献讨论过我国的宏观税率问题,但对于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却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 一、本文模型的基本思想 要分析宏观税率,首先要对税收的基本性质有深入的分析。税收是因为需要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而征收的。因此,税收不是为政府敛财而征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