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GEP核算从供应者角度核算了生态系统为经济生产和人类福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三个部分,其中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具有相对明确的实现途径,但调节服务价值比重大且难以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显性化,因此发挥调节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潜力,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生态产业发展需求的联系十分重要。论文通过梳理界定GEP、生态产品概念,开展四川省GEP核算,根据产品提供与旅游文化服务现状、调节服务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红线的可开发利用面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为生态农业、林业经济、草地经济、绿色城镇以及湿地经济5类,并对四川省21个市(州)进行实现模式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从而为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城镇经济、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充分运用市场与非市场"两只手"来推动。针对可交易性生态产品,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产品、自然资源资产权属等的直接交易,直接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针对具有公共资源特性、纯公共产品特性的生态产品,可由政府主导,通过生态补偿、政府购买、政府监管、税收调节等行政手段,间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包括空间分区机制、产权管理机制、核算评估机制、有偿使用机制、特许经营机制、市场流转机制、绿色金融机制、绿色认证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科技支撑机制、调控监控机制和法制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理论研究。论文从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内涵、生态产品价值基础及构成、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我国生态产品的概念尚存在争议,但基本内涵基本相同。生态产品的价值理论基础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或假想市场法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有转移支付、政府购买、生态补偿、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未来研究应对生态产品进一步界定,加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研究,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生态产品探索合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数字技术不仅能优化生态产品供给质量,还可实现生态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溢价。基于此,以太湖生态岛为例,提出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加快实现的建议如下:增强数字化思维,指导顶层设计;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协同共享;推进数字化转型,增加生态溢价;完善数字化交易,提升交易效能;健全数字化机制,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类分析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探索实践提出,国内公共性生态产品供给进展缓慢、规模偏小,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公益性较强、信用结构搭建难等融资特征,缺乏市场化融资渠道,导致其过于依赖有限的财政补偿资金。通过借鉴国内公共性生态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创新案例,提出“生态建设+区域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产业特许经营”“生态建设+指标交易”三类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融资模式,助力打通融资堵点。建议金融机构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项目开发前期设计,培育壮大项目实施主体,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建议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为金融支持提供相应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市场化:生态服务交易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程度有限,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为发挥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进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把生态补偿方式由转移支付转变为政府购买,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生态服务交易,实现补偿资金的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地区居民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已形成的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生态产业开发、区域协同发展等多种实践模式和典型案例,结合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调查监测、价值评估、运营开发和保护利用4个方面对其路径进行探索,并对福建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要求,青海、贵州、江西以及浙江丽水市等地陆续开始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总体上看,国内外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早期或起步阶段,与生态产品相关的自然资本核算等理论体系尚待建构和完善,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重路径有待明确,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明确。本文聚焦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政策文件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界定,提出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总结生态产品的四种经济特征及其价值的八种支付形式,从理论层面提出具有四种经济特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明确政府是生态产品最大供给者,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供给者、监督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9.
王涛  杨璐  李琳琳  王悦  化蓉 《海洋经济》2020,10(6):15-21
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研究对于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以海洋生态价值核算为研究切入点,以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为目标,梳理出海洋生态系统核算的流程及内容。在研究路径上,首先分别从生态系统流量和存量核算两个层面设计海洋生态服务和海洋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框架,然后探索出基于供给使用表和资产负债表为手段的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及人类活动的融合衔接,最终从生态服务权衡、价格估算、贴现率确定及整合列报四个方面提出下一步研究难点及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丰富的生态价值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推动经济与环境脱钩的新引擎。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生态产品定价难、生态价值核算难、市场化交易难等困境。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北京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应创新价值核算体系,明确生态产品产权,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强化绿色政绩考核,助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政府对城市生态经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论述政府管理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提出政府对城市生态管理的六种基本经济型,征税治污,补贴绿化模型,限制排污模型,排污交易模型,提供公共绿化模型和费用控制模型,以期政府用经济手段搞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权分离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梳理产权与生态产权的主要文献以及分析归纳中国生态产权制度运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核心概念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的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实践路径,并基于博弈理论采用嵌入激励机制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模型论证了“非开发性所有权”贝叶斯均衡价格的存在性。研究表明:(1)生态领域的根本利益冲突,既是生态产品极强的正外部性且无法内部化或市场化所引致的,也是产权制度失效的根本成因;(2)基于产权的可分离性原理,可以构建涵盖“非开发性所有权”和“开发性所有权”等权利相兼容的生态产权制度;(3)建立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交易品的市场,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的优化路径,同时也是生态产品正外部性得以内部化的有效路径;(4)政府生态购买,是生态产权制度优化路径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引入激励机制时,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机制能够实现贝叶斯均衡的理论购买价格。上述分析内容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深入,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在“263”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措施的加持下,环境改善与监管、污染治理、制度法规跟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既为江苏省海洋经济在规模扩展、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跟进与空间布局优化、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又为江苏立足现有海洋产业发展条件,通过海洋生态产业化实现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委托一代理理论研究了对称信息情况下政府管理可再生资源开发活动的激励问题。通过对立并分析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数学模型表明,政府实施生态平衡管理有助于降低开发人对可生资源的开发努力,在政府及开发人都是风险中性的条件下,激励合同不仅依赖于所观察到的产出,而且依赖于生物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in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produc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present and discuss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calculations for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nsumed in the western economy. Product-specific EFs were calculated from consistent and quality-controlled life cycle information of 2630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energy, materials, transport, waste treatment and infrastructural processes. We formed 19 homogeneous product/process subgroups for further analysis, containing in total 1549 processes. Per group,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of two types of land occupation (direct and energy related) to the total EF was deriv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majority of products is dominated by the consumption of non-renewable energy. Notable exceptions are the EFs of biomass energy, hydro energy, paper and cardboar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contribution of direct land occupation. We also compare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results with the results of a commonly used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the Ecoindicator 99 (EI).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roducts have an EF/EI ratio of around 30 m2-eq. yr/ecopoint ± a factor of 5. The typical ratio reduces to 25 m2 yr/ecopoints by excluding the arbitrary EF for nuclear energy demand. The relatively small variation of this ratio implies that the use of land and use of fossil fuels are important drivers of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Ecological footprints may therefore serve as a screening indicator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owever,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usefulness of EF as a stand-alone indicator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limited for product life cycles with relative high mineral consumption and process-specific metal and dust emissions. For these products the EF/EI ratio can substantially deviate from the average value.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roduct data provid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footprint estimates of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of products on a national scale and footprint estimates of various lifestyles.  相似文献   

16.
生态产品与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品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消费习惯、方式冲击,政府鼓励、引导畜牧企业的生态营销.我国畜牧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生态畜产品在生产中的比例,扩大居民生态畜产品消费量,带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以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需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益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公益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认为政府政策创新是公益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的基础,政府应制订公益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明确规定公益林生态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提出政府要规定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标准和公益林水文生态服务补偿主体,制订自然保护区配额交易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在实施的生态补偿以财政补偿为主,其中,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偿所占的比例最高。鉴于这种情况,作者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角度,考察了由于补偿原则和收益原则的内在矛盾——在功利主义回报原则下,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难以达到完全补偿;在自然回报原则下,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显著的使分配非中性,违背自然回报原则所要求的中立性——不能同时达到补偿的完全性与中性。由于这种内生缺陷的存在,中央政府供给地区生态补偿时难以使所有地区都满意,其本身也陷入难以进退的矛盾境地。本文认为在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政府若要有效供给诸如环境保护类型的溢出性地方公共品,就应该转变单线条的由上至下的转移支付模式,强化地方供给,加强地区之间的横向交流,如让地区之间直接谈判如何划分合作的收益或如何进行横向的补偿,以使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的地区生态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生态价值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和原有生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生态价值、使用价值不同于一般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同时列出生态价值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可直接用货币度量的价格,及以间接形式表现的级差收入方式。并明确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论对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biophysical resources. With many ecosystems worldwide under mounting stress, countries may b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knowing the extent and origin of their ecological imports and dependencies.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used as a tool to measure the biophysical (as opposed to financial)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large of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does a given country exert inside the borders of each of its trading partners? Records in the UN COMTRADE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 are multiplied by a matrix of per-product Footprint yield coefficients to translate from values in dollars and tonnes to units of hecta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st interregional flows are from Latin to North America, and from North America to Asia-Pacific. Grouping countries by GDP, high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appear in Footprint terms to trade predominantly with other high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and much less with low 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