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邱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利益。”面对眼下正来势汹汹的达能,回想达能与娃哈哈十年合作之路,宗庆后是否对邱吉尔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进入7月,宗庆后和达能之间的“孩子(娃哈哈品牌)争夺战”又推向了新一轮高潮。宗庆后和娃哈哈集团的“中国式离婚”闹得满城风雨。达能的“西方式离婚”也咄咄逼人,双方似乎都在竭尽全能地“揭老底”、爆新料。  相似文献   

3.
娃哈哈的现任掌门人宗庆后被”接班人”的问题困扰已经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在2004年。由于当时政府持有娃哈哈大部分股权,因此娃哈哈也算是一个”国有企业”。时年59岁的宗庆后已经达到了“国企干部60岁退休”的上限。一时间.关于“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的讨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4.
2007 宗庆后     
《中国报道》2008,(10):76-76
关键点 2007年,中国商界最热闹的“官司”要属“娃哈哈”和达能的舆论大战。1996年,宗庆后通过与达能的合资完成了第一次产权重组。1999年,宗庆后设法让政府同意把国有资产的54%转让给他和他的团队,此后,他开始大规模地设立“体外公司”,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8,(5):8-8
2007年8月,一名自称“税务研究爱好者”的举报人,实名举报宗庆后隐瞒巨额境内外收入,未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杭州地方税务局于2007年11月立案。宗庆后在税务部门启动调查后,补交了2亿多元的税款。宗庆后回应称,爆料人是达能中国总裁秦鹏。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10):11-11
达能起诉娃哈哈理由:合资公司董事会从未同意宗庆后经营非合资公司;非合资公司与合资公司形成竞争关系,损害其利益;宗庆后违反董事“竞业禁止”义务。  相似文献   

7.
《民营视界》2004,(7):50-52
翻开中国成功民企的发家史,笔者发现他们有一个惊人的相似:大多是合伙创业起家.如希望集团,就是刘氏兄弟合伙创业的结晶,又如宗庆后掌舵的娃哈哈集团有一个著名的数字——“3”,说的就是当初3个人的合伙创业。合伙创业就那么灵吗?  相似文献   

8.
对赌的筹码     
在与达能的这场“对赌”中.一向沉着冷静、遇事泰然处之的宗庆后真的急了。这次他不仅一反常态.频频对众多媒体喊话.而且话锋还直指事件的另一个当事方——法国达能集团(以下简称达能)。  相似文献   

9.
从连篇累牍的口水战到对簿公堂,纵观娃哈哈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的形势是:达能以一纸合同为依据,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后盾而孤军奋战;宗庆后则高举“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旗争取民意,时至今日,已有“娃哈哈全体职工代表”、“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先后表示支持,而被“保卫民族品牌”、“抵御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等爱国情绪感染的公众,也为宗庆后提供着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达能与娃哈哈:谁给谁设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愚 《新财经》2007,(5):71-71
一向低调的宗庆后近一年来越发喜欢与传媒接触,并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限制外资并购的议案。同样,当达能最近磋商并购娃哈哈事宜时,宗庆后再一次主动放出消息,并打出“民族感情”牌作掩护  相似文献   

11.
坚守实业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想知道:在这样多变的形势之下浙江企业家会不会脱离实业?实际上,以实业而闻名的浙商,近年转去做投资的人不少,而据新华社报道,就在两会期间宗庆后第一次向媒体表示,娃哈哈将不再只坚守利润日益稀释的制造业,手中的百亿现金将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领域。宗庆后是浙江民营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实业派”,  相似文献   

12.
“我希望娃哈哈在未来五年中达到500亿到1000亿的年营业收入”。近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搜狐“中国制造全国行”巡访活动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此,宗庆后提出了娃哈哈的“第三次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宗庆后、董明珠、李书福、谭旭光、袁利群、周建雄等实业界代表委员探讨“世界工厂”新内涵在中国雇用一名工人的花费,在泰国可以雇用1.5名工人,在菲律宾可以雇用2.5名,印尼可以雇用3.5名。  相似文献   

14.
“忙,太忙;累,真累!”每每和一些老板聚会,总是听到这样的抱怨。确实,中国的老板们是太累了,“一边吃快餐,一边打手机,一边接电话……”这真实地反映了很多企业家的生活。我有个朋友是老板,半夜3点睡醒还要打个电话,看看工厂的门卫是不是在偷懒打瞌睡。即便家大业大如娃哈哈的宗庆后,也是十几年如一日,每天7点钟就来到公司,晚上11点之后才能回家,每年光亲笔写的销售通报就超过200份。这能不累吗?  相似文献   

15.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1,(5):102-105
24年前,如果有谁买水喝,别人一定会骂他是白痴,而把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水”做成产业更是天方夜谭,但宗庆后做到了。今天的娃哈哈市值2800亿元左右,董事长宗庆后更是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思维里,人们往往崇拜“成功的英雄”。近年来,许多商界人士和财经记者也迷醉于“英雄式”领袖(出类拔萃的个人),期盼他们能单枪匹马把组织带向新的高度。GE的杰克·韦尔奇、海尔的张瑞敏、长虹的倪润峰、娃哈哈的宗庆后、  相似文献   

17.
宗式天下     
将“水”做到千亿元不是娃哈哈的目标,多元化发展才是宗庆后的野心。但仅凭宗的“肚量”,业界对此深表怀疑。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然而,近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再现:“毒牛奶”、“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等.各大媒体不断曝光的假食品害人事件,让社会上的人们不禁接连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究竟还有什么食品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文静 《中国西部》2004,(4):50-51
西部市场需要“激活”。2004年4月22日,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亲自督战下,其功能性饮料“激活”在四川首次上柜。老宗一到,有人下课宗庆后一出现在投资论坛上,就爆出了西部市场高层变动的消息:娃哈哈四川销售经理“下课”,新上任的是川中市场经理叶海,2月份刚从苏南市场调来。对于换人原因,宗庆后直言不讳:“作为西部中心的成都市场,销售没做好成都短时间内时也不可能建厂。”  相似文献   

20.
王博  崔晓红 《新财经》2008,(4):44-47
“达娃开战”一周年 2007年4月3日,一篇题为《宗庆后后悔了》的报道拉开了“达娃之争”的序幕,并迅速在媒体的关注中升级。 一年来,宗庆后与范易谋刀来剑往,进行了数个回合的争斗。其间,地方政府以及商务部的表态进一步推升了事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1月下旬,法国总统萨科奇访华,“达娃事件”一度成为中法两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话题之一,让这一企业之间的商业纠纷上升为政治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