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国家、社会、高校对他们的资助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初步建立的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贫困生的资格认定,有限的名额分配,助学金发放后的减贫效果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了国家贫困助学金的公平与实效问题。本文就广西高校贫困生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助学金的逐年提高,如何客观公正地进行国家助学金评定已经成为高校急迫需要改革的大事。笔者是处在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线,通过总结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历年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困境,探索建立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体系,科学合理的寻找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反而涌现出更多贫困生,笔者通过分析在贫困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为高校深入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助学金制度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保障制度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中国的国家助学金政策和美国的佩尔助学金政策的异同,给予我国目前助学金政策运行启示,以期改进我国高校的助学金制度,使其更加科学公正。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和私立高校的利益诉求、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下,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变迁从以强制性制度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诱致性制度为主;营利性私立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变迁则以诱致性制度为主,强制性制度为辅。财政资助制度的变迁为私立高校带来了经济收益,为社会带来了公共利益。借鉴其经验,中国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应当明确相关利益主体及其职责;细化并落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相关政策,合理界定政府对其管辖范围;改善并保障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经费筹措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力度越来越大,资助额度逐年提高,资助面逐年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家庭孩子读大学的窘境。同时这种趋势使得高校资助工作显现出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个别学生出现等、靠、要的想法;部分学生滋生“不要白不要,要了不白要”的念头;还有部分学生穿着名牌冒领助学金等等。这些现象不断见诸媒体,因此,高校在做好困难学生救济帮扶工作的同时,感恩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权力是政府进行国家管理的工具。公共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在我国权力主要通过制度和寻租两种方式影响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破坏收入分配公平性。因此要重构权力分布格局,建立权力约束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平等性。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涉及到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其中的八大问题,基本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所以要实现公平的增长;现代市场经济由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是能够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但不完善的市场体制有可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亲贫的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穷人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建立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还是要从初次分配入手,再分配只是对初次分配的一种矫正;在经济增长中提高穷人的可行能力和收入流动性更重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收支能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经济的不平等,但在我国转型时期,财政收支,尤其是财政支出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还不理想;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政府的干预及再分配是不行的,但是有政府的干预及再分配又存在问题;亲贫增长模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住房公积金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这些保障方式往往是由政府直接供给住房,进行实物分配.目前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租金补贴这种保障方式,在我国也有学者对这种保障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政府资助下租赁为主体的保障方式.文章从政府资助下的保障房和保障对象的准入制度、保障房租赁的监管制度、保障房租赁关系的退出制度、保障房租赁管理的立法保障四个方面来思考规范我国政府资助下的保障房的租赁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构建和发展以经济帮扶为基础,素质与能力相支持的"双线"资助模式;适当调整奖、助学金比例及捐助渠道;加强励志教育,强化素质提升;创新体制,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增强能力提升;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提高理财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