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燕 《东宇经纬》2000,(7):33-34
上课铃还没响,但听课教师和学生已各就各位,整个教室的气氛相当凝重,李镇西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这时,他走到第一排学生座位前,与同学们靠得那样近,他轻轻地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紧张,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咱们一起来学。顿了一下,他又说:你们先按我昨天说的,思考问题,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然后,他又说,  相似文献   

2.
李蓉 《东宇经纬》2000,(8):24-25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里,有一个人穿了棉衣赶路。太阳和狂风打起赌来了,看谁能把穿在人身上的棉衣先脱下来。为了把他的棉衣脱下来,风狂暴地刮起来,但却只能使那人把棉衣裹得更紧,怎么也扯不下来;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照在他身上,那人便自动脱下了棉衣。  相似文献   

3.
管理心得     
《首都经济》2010,(11):54-55
不要“吓”我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正当惠施坐立不安而又无可奈何之时,庄周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东岭集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东岭村有个残疾娃儿,想在企业谋个事干,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问他,你扛不动、搬不动,又没多少墨水,能干啥?娃儿说:“我虽然有病,但我坐得住,能看大门。”没想到,这娃儿看大门真看出了学问。他像尊坐佛似地坐在大门口,眼睛就像X光机和磅秤,拉料的汽车一出门,他一眼就能看出哪辆车装载量与所报不符合。  相似文献   

5.
我饮食过甜甜的母爱,也吮吸过魂牵梦萦的慈母深情。然而,读懂父爱,则是在我成年之后。上初中时,尽管老师拟声绘色地讲朱自清的《背影》,我始终没有感动过,更不会与自己的父亲联系在一起。在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瘦高而又不苟言笑的父亲,留给我的严厉的责骂和古典式“不打不骂不成好人”的教育方式。 父亲出生在一个很有教养又颇通文墨的家庭,因而造就父亲自小便是一个聪明颖慧的正直正统而又胸怀鸿志的孩子。可是“十年浩劫”的灾难,长沙水利学校毕业的父亲梦断故里,饮恨乡间。但他转而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大儿子身上,从他给…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21):101-101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张嘉树  姜末图 《东北之窗》2013,(20):136-136
“焦研峰是一个很色的人”,这是我5年前在大连电视台《久久合家欢》里面讲过的一个话题。一转眼,焦研峰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他是我相识最早、交往最多的一个大连广电人,我很愿意在这样一个缤纷的秋季想起他,说说他。  相似文献   

8.
张达 《走向世界》2009,(3):58-59
十多年前,由于给一个新闻班讲课.我结识了《济南时报》的王兴步。当时.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健谈、坦诚、随和.很好相处。后来,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又渐渐知道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资深体育记者。他每年的发稿量都在600篇以上、接近100万字,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报道反响都很大,许多还被新华社定为通稿;他也多次得到表彰、奖励。我想,这样的记者.定当有其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尴尬     
徐兆寿 《西部人》2003,(3):52-53
昨天晚上11点多时,一个网名为PEP的学生给我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我很渴望性,甚或是性交。我也想与女友“做事”。但我这个人很爱面子,又不想稀里湖涂地找一个,所以我曾想到洗头房找个小姐。是的,我曾去过,但她没满足我。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去做我觉得我会崩溃的。有时我坐公汽就与女人靠得特别近,有时甚至用手或肩膀去触摸她们的敏感部位,我这个人就是想做就做的且很无聊的那种。但我也有很多朋友,也有野心,想做大事,甚或在大学就有一番成就。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狂热的人,我厌恶民众的保守,但我会尽自…  相似文献   

10.
柳井正,又一个财富传奇人物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最崇拜两位企业家,一位是卖咖啡的,把自己卖成了星巴克。还有一位便是柳井正先生。全世界有很多卖衣服的,但只有他卖出了优衣库,卖成了日本首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毫不掩饰地讲到。  相似文献   

11.
正瑞士实业家乔安在1851年的游记中曾这样描写当时一家位于伦敦的银行:"我于9点前到了银行,被带到柜台前的座位上,5个出纳员在柜台后忙碌着。8点55分,一个银行职员坐在柜台前。我把支票拿在手中递给他看。他一言不发,只是将一个小袋子中的几枚金币放在抽屉里。然后他又拿出一个小铲子,直到9点的钟声响起时,他生硬地问我需要金币还是钞票,在得到答案后,就再也没有理我。"  相似文献   

12.
《沪港经济》2009,(12):12-13
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在离约定时间还有5分钟的时候,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施罗德有着典型的德国人的身材,高大且魁梧,让我想起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他,“如果施罗德是泰坦尼克号的话,那么沉没的将是冰山”。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倔强而执着的性格。但我想,这样一种性格和他的出身不无关系。施罗德出身贫寒,父亲早亡,他从小替别人洗衣、做清洁工。退休之后,他在生活中也没有太多的特权,我们发现,他保镖乘坐的车辆比他的还要高级。  相似文献   

13.
少年与花园     
《广西经济》2006,(2):60-60
有位叫杰克的少年读书时总是非常苦恼,因为不管他有多么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功课也只能勉强跟上。在他高三毕业即将来临之际,老师跟他谈了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杰克,尽管我非常清楚地了解你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叫你的学习却始终进步不大,再这样下去,你能保证自己没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4.
游江的暗示     
游江  宋尾 《今日重庆》2004,(5):58-61
也许可以这样说,游仁总是个不在场者,在我对他有限的认识里,游江更象一个从容的观察者,永远隐匿在暗处打量着眼前的世界。从他的摄影作品,我能清晰地接收到从他各种触角传达而来的神情:复杂、暖昧、傲慢以及隐约的性……  相似文献   

15.
0加1等于多少?100减1等于多少?列出这样两个基本的算式,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来。但对于这样两道算式,杭州香溢大酒店总经理徐铭钰却给出了另一种解法,他的答案分别是“100”与“0”。他认为,对于一家在商务旅游市场上享有极高美誉度的四星级国际酒店来说,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件小事,酒店在顾客心目中获得的评价也许就是100分,而只要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6.
《东方经济》2003,(6):73-73
如果你还年轻,又喜欢古典音乐,那么该去听听马勒的作品。我想得到这样的忠告的年轻乐迷决不止我一个,而马勒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他的作品中最让人感动的无疑就是这首《大地之歌》。  相似文献   

17.
忠全  卫东  水成 《当代陕西》2004,(11):42-42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长安西丰乐乡,有种树者名郭橐驼,所种各种树木,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有人去请教他,他说:“我不过是根据树木各自的特性来栽植罢了,有些人种树所以种不好,主要是不根据树的本性来培植,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一会会剥点皮看他活了没有,一会又摇晃一下看他长得怎样,结果损害了树木的正常成长。”别人又问他:“你这个道理适用做官理政吗?”他说:“我只懂种树,不懂如何做官。但我常看到一些长官,天天催耕、催种、催收,连百姓养鸡养猪的事也乱下命令,招待他们吃喝又是劳民伤财,这是很不好的。”柳宗元最后写道:“吾问  相似文献   

18.
李行道 《魅力中国》2010,(23):341-341
笛卡尔作为法国近代哲学史上的鼻祖,以他高超的哲学能力积极接受新事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缔造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与此同时他也未能完全超脱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和束缚,在他阐述新思想的同时,他也仍然相信和论证了上帝的存在和不死,以及他在我思故我在的论证中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缺陷.  相似文献   

19.
猎头与猎物     
李勇 《东宇经纬》2001,(4):24-26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一个联系颇多的朋友突然之间在你的视野中消失,又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并递过一张全新的名片——公司的名头变大了,职务由主管晋升为部门经理,薪水翻了一番……跳槽已不是什么新名词,问题是好事怎么落到他头上的?你问他,他会神秘地说:“猎头。”如今,在白领阶层中,人们私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除了跳槽,大概就是“猎头”了。“猎头”这个词频频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猎头”已成气候.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