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改制重组方式的比较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两期刊发。本期是该文章的第一部分:上市银行财务重组方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上期刊发了文章的第一部分,本期将继续刊发文章的其余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两期刊发。本期是该文章的第一部分:上市银行财务重组方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欣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6):49-52
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是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管理者激励、风险控制以及信息披露这五个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和外部治理来剖析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虽然得到较大提升,但在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仍不理想,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组织结构中的董事会治理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拟从董事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做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彰显了银行机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董事会作为承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终责任的管理监督机构,董事会治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目前,国内外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成果日趋成熟,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则起步较晚。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加强银行公司治理》,使得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界及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上市银行形式上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相对完善的治理结构,基本上做到了“形似”,但关键要在健全治理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神似”。为此,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我国上市银行的实际情况,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围绕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银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银行业市场改革不断深入,截至2010年8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翻开新一页.随着商业银行上市这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演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越显重要.新形势下对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公司治理需进一步完善.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内部公司治理现状,本文从三个角度入手分...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选取2010-2012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对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数量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间呈负相关,并且都是显著的。而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外部监事比例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对银行内部控制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大股东的国有性质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其资本市场影响路径,提出进一步提升并完善现阶段国内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该系统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评价。作者依据所构建的评价系统计算出了我国12家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1999年以来,我国上市银行治理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各银行间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从整体上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状况较好,其中招商银行的治理水平居所有样本银行的首位;工、中、建三大商业银行的治理状况相对一般,但它们上市后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表明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已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状况则要好于三大商业银行,这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本产权与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鑫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2):65-70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本产权的作用日益突出,人力资本产权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要充分肯定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原有制度的运行基础上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人力资本产权,对现有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渐近式的边际调整,最终在引入人力资本产权的基础上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在公司治理方面相对我国其他类型银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于商业银行年报中披露的有关公司治理数据的统计分析,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高级管理层激励特征等各类治理指标对于商业银行公司业绩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4,9(3):16-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所有原则都来源于商业银行活动的基本实践.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最终会损害银行的竞争力,增大银行体系的风险.在当前面临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是银行业改革的首要议题.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其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角度出发,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逐步健全外部治理等措施,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富有成效的改革,促进金融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银行资本的筹集是金融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2008--2012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及其构成变化情况,采用DEA模型分析了近5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并为提高银行融资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探讨了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即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到内涵集约型增长;二是要转变风险管理模式,即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重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转变绩效评价体系,即从传统的以当期账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为以RAROC和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探讨了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即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到内涵集约型增长;二是要转变风险管理模式,即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重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转变绩效评价体系,即从传统的以当期账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为以RAROC和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主要派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特征与绩效——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1996—2005年间美国4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规模略大于非金融性企业的这一指标,且外部董事的比例较高;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外部董事的比例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数量、外部董事拥有的董事席位数均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当年度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与前一会计年度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而总经理任职年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