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业存在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分业经营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是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分业经营指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分开经营,经营这些业务的机构之间互不隶属,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有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模式,混业经营又有全能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然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已暴露出很多弊端,从长远看,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实行混业经营,而在混业经营的两种模式中,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更加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对此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高晓芬 《金融与市场》2004,(5):16-17,28
从国内金融发展趋势和国际金融竞争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提出了混业经营的模式,并对混业经营下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及其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支持金融机构的跨业经营。在国际混业经营的大潮流中,我国金融业出于对效率和利润的本能追求.和应对国际金融集团竞争的挑战,也必将出现金融混业经营。基于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模式能避免金融风险在机构内部传递.也有利于政府按业务分类进行管理.可以预知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我国适合的混业经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与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的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现阶段和未来几年所面临的现实选择,虽然分业经营有其特有的优势,混业经营也有其固有的弊端,但从辩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混业经营的优势远远大于分业经营并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为顺应潮流,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可以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而以我国金融制度框架、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兼顾效率与安全、能够谨慎发展和平稳过渡的混业经营与监管模式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罗莹  王子立 《河北金融》2011,(5):36-38,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混业经营己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业的主导潮流。随着金融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金融监管模式和金融混业监管法律制度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金融混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我国金融混业监管制度的构建上,应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混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构和体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混业经营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顺应大金融混业经营形势,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保险业监管必须对当前分业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在世界金融一体化发展环境下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中,研究和推进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混业经营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顺应大金融混业经营形势,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保险业监管必须对当前分业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在世界金融一体化发展环境下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中,研究和推进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星 《金卡工程》2009,13(11):169-170
目前为止,国际上混业经营普遍采用的是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因此本文选择了美国、德国为代表,研究比较在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新形势下,典型国家银行监管法律对策,并得出对我国完善监管法律体系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理想模式,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管理体制的矛盾,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必须进行积极的变革,借鉴发达国家混业经营制度立法的有益经验,建立健全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法律框架,保障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安全稳健步入高效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混业经营模式选择:以金融控股公司为先导对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选择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它包含了宏观上金融功能的重新配置和微观主体经营策略两个方面,追求的是风险与效率的平衡。为此,寻找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使之能够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增强我国金融主体的竞争力,为发展我国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便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业混业经营应该可以走上试点和探索的道路。在  相似文献   

13.
王鹤立 《金融研究》2008,(9):188-197
在金融自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混业经营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中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和逐步开放,以及加入WTO后外资混业模式金融机构在效率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虽然分业模式是我国目前的制度选择,但随着政策上对混业经营的放宽,我国银、证、保等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已开始稳步运行,并出现几种符合自身特点,带有混业特征的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对美日德韩等国混业经营模式的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结论。同时我国要参照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积极推进监管创新,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建 《武汉金融》2001,(3):47-50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已趋向混业经营 ,其金融监管制度也同样随着混业经营发生变化 ,本文在介绍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 ,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适应这种方向的金融监管体制目标是混业经营、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及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已趋向混业经营,其金融监管制度也同样随着混业经营发生变化,本文在介绍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适应这种方向的金融监管体制目标是混业经营、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16.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构建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加入WTO,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期,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向银行放开券商牌照的消息让金融混业经营的话题再次变得热闹非凡。毫无疑问,金融机构的经营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从金融分业到金融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可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混业经营也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混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自身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分析和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喻平 《金融论坛》2002,7(12):2-7
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大趋势蕴涵着较为深厚的经济学基础,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决定了我国金融走向混业的趋势,但三个层面的制度缺陷预示着金融混业经营将面临众多障碍,现阶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金融混业经营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的基础上,从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的混业趋势,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金融混业所面临的的障碍进行了剖析;在对松散合作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子公司模式和全能银行模式等几种混业模式进行了比较后发现,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更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是我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的机构监管体制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发展的要求,必须有所改善,而功能监管是使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更加完善的关键,本文就中美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来考察功能监管对我国是否适用.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机构监管模式是有效的,能够大体保证金融稳定,但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应向功能监管方向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面临系统外风险、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风险和系统内风险,风险发生的机理关键是看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监管与混业经营以及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能否做到有效的协同。在综合审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强调监管协同机制的一套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