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犯罪分子针对企业和银行的票据诈骗案件不断增多,据某市调查,每年发生各种票据诈骗就达亿元,有些己给企业和银行资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前票据诈骗的突出特点是: 其一,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为企业开出的以银行信用作担保的到期保证支付的一种票据。  相似文献   

2.
左立华 《经济师》2007,(5):248-248,250,251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以金融中介者的角色,提供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收取手续费,并承诺客户在一定期间内履行票据特定义务的约定。由于受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制度建设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较难开展。文章介绍了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票据市场潜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银行在管理上、操作上会存在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通常会存在对汇票进行变造、伪造等欺诈行为的风险。不仅银行本身存在漏洞,相关关联企业有时也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从中套取资金谋求利益。本文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的性质、特点和种类进行分析,对于乡音的风险分别提出了防范措施,保障和促进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和流通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伪造、变造等欺诈行为,银行操作上、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等,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种类、特点和性质,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和促进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银行承兑汇票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支付债务、收取债权的一种结算方式,由于其具备流通性强、信用可靠、灵活性高、可降低资金成本的优点,在企业的购销业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在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进而对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控制企业资金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默蕙 《经济师》2000,(8):176-177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银行承兑 ,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的商业汇票。随着商业票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 ,银行承兑汇票以其信用高、付款期限长而在商品交易关系中广泛使用。对于购货企业来说 ,由于可以延期付款 ,可以在资金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及时购进材料物资 ,以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对于销货企业来说 ,可以疏通商品渠道 ,扩大销售 ,促进生产。汇票经过银行承兑 ,信用大大提高 ,可以按期收回货款 ,防止拖欠。在急需资金时 ,还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 ,融通资金 ,比较灵活。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这些特点 ,大肆进…  相似文献   

7.
程伟强 《时代经贸》2011,(14):163-163
基本建设单位资金流出量大,单笔大额支付相对较多,合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期限能够有效缓解资金支付压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1、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能够延迟资金支付时间,形成利息收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敞口业务,在承兑期间不需要给客户支付资金,只需给银行交纳60%的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在承兑期存入银行指定专户,企业不能动用,但可以和银行交涉作为企业定期存款,年利率3.05%。  相似文献   

8.
王小林 《经济师》2013,(1):198-199
为了降低票据业务的风险,保护银行资金安全,文章介绍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主要风险如道德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具体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达到农村信用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较快,无论是对规范商品交易行为,促进商业行为的票据化,还是为企业排忧解难,密切银企关系,增加银行企业存款和提高自身效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机制尚不健全,一些管理制度没有跟上,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过程中所产...  相似文献   

10.
王越  马德忠 《经济师》1999,(5):64-64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新型的结算业务,由于其具有能为客户提供及时、简捷、高效服务的独特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银企双方的青睐。银行承兑汇票广泛使用和发展,为企业创造了信用可靠的票据融资方式,无论对规范商品交易行为,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还是为支持地方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基本建设单位资金流出量大,单笔大额支付相对较多,合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期限能够有效缓解资金支付压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1、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能够延迟资金支付时间,形成利息收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敞口业务,在承兑期间不需要给客户支付资金,只需给银行交纳60%的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在承兑期存入银行指定专户,企业不能动用,但可以和银行交涉作为企业定期存款,年利率3.05%.  相似文献   

12.
被广泛应用的银行汇票方式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银行票据的管理工作,并经由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方面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探讨企业通过强化内部对票据管理制度建设,更好地合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这一支付手段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企业的角度浅析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企业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科学管理、合理地运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票据管理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李能红 《经济师》2011,(2):60-61
文章主要阐述了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理论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分析了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5.
银行承兑汇票是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2003年前三个季度,企业利用票据融资就达1万亿元之多。随着这种融资方式的日益广泛,不法分子利用其诈骗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内全国金融系统共发生票据诈骗案450余起,涉及金额约为20亿元,票据诈骗已严重危害着银行和企业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 年来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 ,各银行商业汇票业务量越做越大 ,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 ,从人民银行的案件通报中可以看出利用商业汇票作案的案例也与日俱增 ;同时 ,随着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商业汇票的经营风险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如何在稳健开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的同时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一、商业汇票的风险种类从目前票据市场状况看 ,商业银行在办理商业汇票业务过程中 ,主要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风险 :(一 )信用风险票据信用风险是指票据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票据债权人票据款项的风险。信用风险的源头有企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 ,如 :(1)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后 ,企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 ,票据到期银行须无条件支付款项 ;(2 )银行为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办理保贴业务。上述两种情况若企业在票据到期时出现经营困难 ,导致到期不付款 ,银行就要被迫垫款。 (3 )承兑银行在票据到期兑付时 ,刻意寻找票据要素上的瑕疵作为拒付理由 ,造成银行贴现款到期不能如期托收入账。(二 )政策风险商业汇票业务的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7.
1.票据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广。2010~2012年,我国连续发生多起票据案件,其中以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山西忻州票据案件和烟台银行票据案件最为典型。在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人民币虚假存单共计48亿元作为质押,骗取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5月,在山西忻州票据案件中,涉案票据金额达1.4亿元,不仅涉及许多当地企业,也涉及包括民生银  相似文献   

18.
卢燕平  史振华 《经济师》2002,(8):213-213,215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方法和手段存在局限性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加大了承兑汇票业务的信用风险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导致了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风险。必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 ,加快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票据市场和全国性票据查询监控系统 ,减少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普遍使用,大部分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库存金额较大,有的企业达到几千万,甚至超过亿元。为了更好的使用银行承兑汇票,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各企业应重点关注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与管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上,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使用与管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