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增长与高质量增长 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说,是一国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增加。西蒙·库兹涅茨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人均或每个劳动者平均产量的持续增长”。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是“人均产量的增长,是每一工作单位产量的增长”。北京大学罗志如教授等则对经济增长做了两个层次的界定:简单而言,是指产量的增长,即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正确看待和评价已有的增长模式首先谈一个概念问题。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我在这里更多地使用增长模式的概念,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看法就大不相同,经常听到的评价是“粗放”“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和评价已有的增长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可以用三个基本数字加以概括:13亿人口在27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对这样一个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笔者在这里更多地使用增长模式的概念,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简而言之,“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这使之又多了一些涵义。),看法就大不相同了,经常听到的说法是“粗放”、“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5.
“增值城市”或“城市增值”,是城市活动中的一个全新概念,它产生于近些年来一些城市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增值与城市增长不是一个概念,城市增长侧重是指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增值是指城市的经济价值提高和城市质量提高的总称。城市增长不一定都会导致城市增值,只有适度的城市增长和恰当的城市投资才可能产生城市增值。城市增值,实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思路。增值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应当以改变城市质量、净化城市生活空间、内涵投入和内涵增长为原则。当前,城市建设中争论最多的是“市容”与“繁荣”之争、“城…  相似文献   

6.
一、对“发展”的认识及人力资源的定义 为了论述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首先简要地阐述人力资源的涵义并回顾人们对“发展”这个概念的认识的演变过程。 1.对“发展”认识的演变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来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的概念上,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提高,即迅速取得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化石碳等等常规能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之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产”、“低碳发展”等一系列“低碳”概念应运而生.当前“低碳”概念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力市场自然也不会例外,而所谓的低碳电力市场指的就是电力市场在以往的传统增长模式之上,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针对低碳电力市场的设计与政策作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两方面。经济增长数量通常用GDP或GNP的增加来表示,反映其变化程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即经济增长速度来表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经济增长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所以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效益是指宏观经济效益或地区经济效益,而不是指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包含着目前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马伟馨 《价值工程》2010,29(1):11-11,239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和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虽有联系,却有区别。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output)的增长。用统计术语说,经济增长是指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阶段性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在理论上可以抽象出两种极端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粗放型”和“集约型”。前者指以高投入为主实现高经济增长,后者指以提高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为主实现高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  相似文献   

11.
汪蕊 《审计与理财》2009,(12):39-40
目前,“民营企业”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在本文中它主要指私营、个体、集体企业等。伴随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我国民营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视同销售”的帐务处理朱建平,戎锁富视同销售的帐务处理,主要是区分“会计销售”和“应税销售”两个问题。会计上的销售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其表现形式是由资产流入、资产增值和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而按税法规定的销售是指有...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元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说,今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形势良好,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质量和协调发展三大深层问题,但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不会改变。 但他同时也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是:一“紧”、两“快”、三“难”:一“紧”是指中国电力供应紧张,今年中国十九个省份拉闸限电,电力紧张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两“快”是指贷款发放快和各种开发区、园区增长快。姚景元说,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贷款发放快有正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的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移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上来,即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党中央早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已强调指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会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知识经济?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定义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信息经济或新经济,它是和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62年,美国学者马克鲁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知识,它的创造、传播和经济意义》中,明确提出“知识产业”概念和具有知识经济意蕴的“知识生产和分配”。马克鲁普的这~思想在当时虽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毕竟会对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社会发展有所启迪。7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智力因素已取代劳动力和资源要素而跃居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并对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软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济的“软化”发展趋势 所谓经济的“软化”是反映经济的知识化。软化的程度(简称软化度)是反映经济依赖于知识的程度的指标。依赖于知识的程度,是指经济依赖于知识的数量多少以及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价值大小,因此经济依赖知识的数量越多,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价值越大,说明经济依赖知识的程度越大,经济的软化度就越高。另外,经济的“软化”不仅表现在投入要素和产出上,而且表现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的“软化”有层次的概念,首先是产品的软化到产品群的软化,其次是产业的软化到产业群的软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因素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企业管理领域也开始引入“知识管理”的概念。一、关于西方信息技术的发展1.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9.
<正> 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逐步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随后理论界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讨。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认为,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市场前境广阔,能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产业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定义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市化”是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概念 ,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城市理论工作者和城市实际工作者都接受的统一定义。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出发 ,提出了许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多种描述性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如下几个 :“城市化——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陈亚辉、刘晓萍 ,1 996 )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现象”(程春满、王如松 ,1 998) ;“城市化是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 ,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过程”(胡序威 ,1 998) ;“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