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刘琴 《老区建设》2008,(20):8-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它们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活生生的现实。二者之间是一种互补、互动的关系。中国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抓住机遇,充分11利用WTO规则,在参与区域贸易安排中扬长避短、有所作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周边地区经济竞合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竞合关系出现了新态势。本文认为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竞争与政治角逐是影响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和参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既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挑战,又是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主要讲述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经济一体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增。经济全球化在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冲破与经济区域化相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在这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呈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梁荣  赵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9):128-133
区域一体化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转变国家和地区发展方式的重要经济形式。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对区域一体化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论述。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对促进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形式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衡量指标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系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全球化和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全球一体化则是世界各国在契约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有的学者把全球化称为“非制度性”的一体化,而把后者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通常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的关系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出发,分析出两者这间的关系,并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贸双方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发展和对我国国际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提出了战略构想和相关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发挥泛珠三角优势,实现区域化与全球化对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有效应对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加快。放眼世界,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仅在亚洲就有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东盟(10+3)自由贸  相似文献   

10.
彭颖 《特区经济》2011,(7):241-24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扮演着经济社会的重要角色,并推拥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走向未来。作为一个发展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跨国公司,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走向强国之列的必然。文章从企业战略联盟及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经贸交往不断融合,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已具备,但是四地间制度性合作仍欠缺,这不符合四地间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在四地间开展制度性合作并最终建立中华经济区是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大湄公河区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速度最快的次区域之一。区域内国家经济增长的谐动性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各国经济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多数国家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金融市场波动联系显著。中国应为取得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制定行动计划,并重视沿边省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区域联动发展、提振内需的重要举措,对电网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认识电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功能,以促进电网的快速科学发展。文章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具体实际,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电网的功能定位,即保障民生、支持经济发展、执行政治职能和履行社会保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发群 《特区经济》2010,(11):104-1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猛。资源突破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来实现优化配置,各国、各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东亚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起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明显落后。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战略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一体化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改革与创新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贺曲夫 《特区经济》2009,(10):113-116
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形成往往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背景。本研究通过对日本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梳理,分析并总结其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如政府角色的转变、通过地方分权为区域管理创造新的空间、新的公共机构的设置、新制度安排带来的空间组织优化等)。试图为加快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旋 《特区经济》2009,(9):69-70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次区域国家的联系,提高次区域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采取的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严重,发展农村经济迫在眉睫。农村土地这一极具配置能力的资源被闲置或低水平利用,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整理农村宅基地启动农村土地资本化,既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又推动农民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文探析了该模式的依据、意义、具体运作及保障机制。保障该模式的机制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亚太地区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亚太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分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需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