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M1与GDP存在双向因果关系,M2与GDP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一结论表明,通过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手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动态IS-LM-BP模型为基础,以跨期权衡为出发点,以国际货币供给失衡以及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为研究背景,对M2/GDP持续走高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M2/GDP的变化并非单一的货币现象,而是受循环于实物经济体系之外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不均衡、金融制度扭曲、经济结构缺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应使用各种政策的组合来调整M2与GDP产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一  张运才 《改革》2016,(4):95-108
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比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创造更多的货币是理解高M2/GDP的关键。中国新兴加转型的经济特征是高投资的原因,高投资是高信贷的原因,高信贷是高M2或者高货币增长的原因。我国较高的"潜在货币"即准货币在信贷综合平衡原则下最终使得信贷与货币增长大于GDP成为现实。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状况,计量模型显示影响我国M2/GDP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潜在货币率、信贷货币比率与通货膨胀率。在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直接融资的增加与外汇占款的下降,除非发生严重通货紧缩与或资产泡沫,我国M2/GDP难以有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分工、金融二元结构与中国M2/GDP的上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凯恩斯三种货币需求理论框架上,结合中国处于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并存的特殊国情,构建为满足这三种需求的货币与国民收入之比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是:(一)中国经济分工水平影响M2与GDP^①之比例;(二)金融二元结构下的信贷倒逼机制和预备性储蓄是M2与GDP之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三)M2与GDP的比例波动还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相关。  相似文献   

5.
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达到99.86万亿元,已逼近10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15.2%,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还要多。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1元货币,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对照我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8%的增长速度,我国货币供  相似文献   

6.
孟泽龙 《特区经济》2014,(7):106-108
本文通过34年来CPI变化率同M0、M1、M2、GDP增长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对于物价水平变动有显著影响;且上一年的GDP对CPI变化率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采用各种调控手段保证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引起的;此外,从货币供应量的三个统计口径来看,M2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优于M0和M1。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10,(11):8-8
中国货币供应量全球第一 有确切数据表明,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现金加定活期存款总额)已经是全球第一,8月份M2达到68.7万亿,超过美国大约10亿人民币。而过去十年,中国年均M2增速在18%以上,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个位数的增长。相关评论:中国人均GDP只排在全球100名国家之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79—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货币供应量M0,M1,M2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发现我国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能影响产出;货币政策具有数量效果;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冲击不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引发了人们对房价泡沫的普遍担忧。本文通过我国1998-2009年的统计数据,首先用马歇尔K值(M2/名义GDP)测算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程度,并取其对数值的一阶差分反映M2增速与实际GDP增速的差额,同时,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货币流动性和房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流动性与房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5%水平下货币流动性是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涨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金融视角深入分析2013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看到中国经济三大失衡.日趋严重。 首先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一季度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5.7%,信贷增长14:9%,M2净增额达到61951.2亿元,问比增长4088%,M2与GDP之比超过200%;社会融资总额新增61479亿元,同比增长58.09%。社会融资备分项指标亦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货币统计口径下(M0,M1,M2),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M0,M1,M2分别与GDP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宏观上来说,广义货币供给量比狭义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也不能忽略狭义货币供给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它们也能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全面综合考量不同货币层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忠民  高珂 《中国经贸》2009,(16):249-250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也连年增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还是货币供给的增加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了。本文将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选取1986到2007年共22年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要深入理解中国经济,首先需要回答两个“疑难杂症”的成因:第一,自2009年以来,货币信贷扩张和财政债务刺激史无前例,真实GDP增速为何反而持续下降?第二,广义货币供应总量M2已经超过GDP两倍,“钱荒”和利率上升为何反而成为金融市场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股市高涨、货币需求增长减速,对货币政策构成新挑战 由于M2增长率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长率,中国已成为广义货币/GDP比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M2的迅速增长至少反映了两个因素:1、实体经济活动的迅速扩张,以及与之相应的常规货币需求的增长;2、中国储户对金融资产的强劲需求。直到最近几年,银行存款一直是中国储户能够选择的主要金融资产,因为股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货币超量投放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就像输血急救一样,只能在流动性缺乏的情况下取得短期效果;血液本身并不是药方。中国货币存量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天量数字背后透射出何种经济问题?货币有没有超发?如果是,超发了多少?货币超发的"老虎"是从哪些"笼子"跑出来的?超发货币流向了哪里?超发货币引发了哪些问题?超发真相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GDP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从2000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二季度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者外生性问题。文章分别选取货币供给量的M0、M1和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因果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给从2000——2006年具有弱外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有确切数据表明,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现金加定活期存款总额)已经是全球第一,8月份M2达到68.7万亿,超过美国大约10亿人民币。而过去十年,中国年均M2增速在18%以上,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个位数的增长。相关评论:中国人均GDP只排在全球100名国家之后,  相似文献   

18.
利用Eviews对我国货币数量(M2)与名义国民收入(GDP)进行了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给出误差修正模型,指出GDP与M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从而论证了货币是非中性的并且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19.
中美“宽松”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与货币规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以来,中美两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衰退。本文的研究显示,2008年,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率是相似的;2008年底到2009年8月,中国的M1和M2增长率分别为20.6%和21.4%,而美国的M1和M2增长率仅为3.36%和2.14%,中国的通胀预期是市场对"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合理反应。在过去的一年间,中国货币当局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比美国的政策干预更为积极。而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孕育着价格上涨的风险,货币政策应当从被动协调美国的相机抉择转向遵循货币数量规则,抑制通胀预期,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产出、物价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CPI和GDP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6-2001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与,物价相关性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济证据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狭义货币m1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自1994年以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和真实经济变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本文的实证研究不支持货币供应量(无论是m1还是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