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广西而言是一个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机.广西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对于提升广西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广西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以期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和我国沿海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外贸进出口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工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加工贸易现状进行优势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业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借助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新疆加工贸易进行理论分析,并以1999--2007年新疆加工贸易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并提出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区内区外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价值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贸易是全球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加工贸易已成为广东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广东省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本土化,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等措施,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入手,对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部六省加工贸易发展状况,进而阐述运输成本、产业配套能力、物流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是制约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承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兴服务外包产业和发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是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产业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安徽省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三高”企业较多、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采用SWOT法详细分析安徽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要素禀赋、文化和科教基础、后发优势;劣势: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加工能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物流成本较高;机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和省内政策的支持;威胁:来自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期促进安徽省更好地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和加工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为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战略转变,必须进一步促进出口加工区健康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外贸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伴随全球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本国产品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及原因,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实现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正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广西严重的打击。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外需求回升等原因使广西加工贸易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背景下,加工贸易作为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处于产业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作为与东部地区比邻的中部重要省份,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区住条件、生产资料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加工贸易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证实发展加工贸易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承接产业平台,大力优化服务环境,为实现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内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主要阵地之一的山东省,加工贸易一直是其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跨国公司对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市场本土化动向,根据这种产业转移新动向,结合山东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特点,从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经济园区、中韩自贸区优势,借力电子商务平台等视角,提出了该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产业的国际大分工,以鼓励和吸引外国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贸易,凭借对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助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与对外贸易规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相关数据可知,自1982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占比8.4%到1996年占比达50.6%,直至1998年达到顶峰时占比53.4%,加工贸易在不足20年的时间内不仅实现了在我国贸易总量中一半规模的占据,更是带来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和整体经济水平的显著上升。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开启,对于科技与创新的重视使得原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额中的占比下降至34.8%,2015年虽略有上升达到35%,但却依然远低于一般贸易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53.5%的占比规模。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态势的持续维持使其成为了新的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加工贸易昔日“半壁江山”的辉煌已不在。正视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主动抓住产业升级的契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株洲市加工贸易近年发展迅猛,但总量偏低。在主体结构、区域发展、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相关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株洲市开展加工贸易具有交通、劳动力和工业基础优势,受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受"两型"社会建设和产业转移的推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其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向县域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分割、实现长株潭加工贸易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加工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以及商务部等三部委创新加工贸易转型意见的出台,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模式研究入手,借鉴周边国家加工贸易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企业西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享受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而产业转移也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成果开始显现,双向利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大。步子快了,相关政策管理就要跟得上。对此,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张皖生告诉记者,做好企业转移过程中的海关管理,引导和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顺利转移是海关责任。近年来,海关针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特点和政策需求,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监管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稳步升级意义重大。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系统研究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在加工贸易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值率方面差异明显。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区位因素、成本因素、国家政策因素四方面分析了加工贸易发展差异明显的原因,进而提出应根据东中西部地区的相对优势,协调加工贸易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建立产品内分工的区域协作关系,发挥我国资源的整体优势,制定东中西部有差别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目录和出口退税政策,在中西部建立具有复合功能的加工贸易园区,深化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内地出口加工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利用其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积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战略转移,推进湖南进出口贸易转移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协调、产业不配套、附加值低等现实问题。为此,应采取相应对策来加快湖南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对湖南经济、税收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