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许多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联合在一起,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群体——企业集团。随着国际生产、技术、贸易、金融的一体化,这些企业集团逐步发展成了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目前,这些跨国公司已经垄断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5%、研究与开发投资的85%、国际技术转让的70%、国际贸易的60%、国际生产的40%。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大批工业、商  相似文献   

2.
鲁桐 《大经贸》2002,(4):74-7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调整经营战略,以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外包战略是跨国公司加强竞争地位的利器之一.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技术经营战略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跨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和资本输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方式。二战后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兴盛时期,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5年世界投资年度报告》,现在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大约有4万家,它们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约25万家,销售额高于5.2万亿美元,超过了同期的世界贸易总额。跨国公司已在当前国际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严西 《大经贸》2004,(10):22-23
中国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标志着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今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中国促进跨国投资的重要窗口,首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设立了"一对一,面对面"的项目对接会。同时,中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投资者提供的服务愈益到位,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势明显商务部亚洲司的王其辉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竞争优势作了深刻分析。他认为,一是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约翰·H·邓宁  相似文献   

5.
试析跨国公司加快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深层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销售、生产领域延伸到技术开发领域.当前,跨国公司不断加快对华技术投资,在华投资大量"研发中心".文章认为,这是提升其在华技术水平,占领我国市场的需要;是获取我国低成本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选择;可以获取我国的互补性技术资源或知识性资源;同时也因为我国逐渐完善的制度性建设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具有愈来愈强的吸引力.文章提出,为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应加快完善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正> 当代的国际竞争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二战”以后,跨国公司发展迅速,不仅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大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规模可观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力量。据估计,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大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0%。但是,我  相似文献   

7.
边祺 《商场现代化》2006,(27):11-1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出现了新的契机,新形式下跨国公司在华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跨国公司面临的新问题,了解跨国公司最新动向和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我们自己借鉴学习,更有利于我们采取适当战略引导其按照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帮助中国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8.
梁耀文 《大经贸》2001,(3):10-11
目前,广东已有685家境外企业。境外投资进一步发展,境外企业从单一的贸易企业向多元化发展,生产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增长点;投资的区域逐步拓展,东南亚、非洲成为广东省投资的热点地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累计投资总额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对外承包工作、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发展较快,完成营业额4.9亿美元,增长34.5%。  相似文献   

9.
汪治 《商业研究》2006,(6):129-133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跨国公司从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投资化或控股运作形式,并购手段、区域总部进入、本土化进程等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进入的同时,我国应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实现世界经济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警惕国外跨国公司给我国造成的税收黑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以后,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我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最热衷于投资的目标国之一,来自于跨国经营的税收收入也成了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跨国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借助于其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利用各国在税收法律上的不同规定进行避税,以减少其纳税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